【題目】I.某實驗小組用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進行中和熱的測定裝置如圖
(1)圖中A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實驗過程中酸堿添加過慢,所得△H將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者無影響)
(3)取50mL NaOH溶液和30mL硫酸溶液進行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
實驗次數(shù) | 起始溫度t1/℃ | 終止溫度 t2/℃ | ||
H2SO4 | NaOH | 平均值 | ||
1 | 26.2 | 26.0 | 26.1 | 30.1 |
2 | 27.0 | 27.4 | 27.2 | 33.3 |
3 | 25.9 | 25.9 | 25.9 | 29.8 |
4 | 26.4 | 26.2 | 26.3 | 30.4 |
近似認為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熱容c=4.18J/(g℃).則中和熱△H=_____________(取小數(shù)點后一位).
II.為了研究硫酸銅的量對氫氣生成速率的影響,某同學(xué)設(shè)計了如下一系列的實驗:將表中所給的混合溶液分別加入到6個盛有過量Zn粒的容器中,收集產(chǎn)生的氣體,記錄獲得相同體積的氣體所需時間。
(4)請完成此實驗設(shè)計,其中:V6=________,V8=___________
(5)該同學(xué)最后得出的結(jié)論為:當(dāng)加入少量CuSO4溶液時,生成氫氣的速率會大大提高,請分析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利用間接酸堿滴定法可測定Ba2+的含量,實驗分兩步進行。
已知:2CrO42-+2H+=Cr2O72-+H2O Ba2++CrO42-=BaCrO4↓
步驟Ⅰ:移取xmL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Na2CrO4溶液于錐形瓶中
步驟Ⅱ:移取ymL BaCl2溶液于錐形瓶中,加入xmL與步驟Ⅰ相同濃度的Na2CrO4溶液,待Ba2+完全沉淀后,再加入酸堿指示劑,用bmol·L-1鹽酸標準液滴定至終點,測得滴加鹽酸的體積為V1mL。
(6)BaCl2溶液的濃度為___________mol·L-1,若步驟Ⅱ中滴加鹽酸時有少量鹽酸滴至錐形瓶外,Ba2+濃度測量值將__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 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 偏大 -53.5kJ/mol 7 9.5 Zn與CuSO4反應(yīng)生成了Cu,Zn 和Cu形成了原電池加快反應(yīng)速率 偏小
【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中和熱的測定、數(shù)據(jù)處理和誤差分析,實驗探究外界條件對化學(xué)反應(yīng)速率的影響,間接酸堿滴定和誤差分析。
I.(1)圖中A的名稱為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
(2)由于中和熱的ΔH0,若實驗過程中酸堿添加過慢,熱量損失過多,所得ΔH將偏大。
(3)四次實驗的溫度差依次為4℃、6.1℃、3.9℃、4.1℃,第2次實驗產(chǎn)生明顯實驗誤差不參與求平均,所以第1、3、4三次實驗的溫度差平均值為(4℃+3.9℃+4.1℃)3=4℃,實驗過程中放出的熱量Q=cmΔt=4.18J/(g℃)(1g/cm350mL+1g/cm330mL)4℃=1337.6J;反應(yīng)過程中硫酸過量,生成n(H2O)=n(NaOH)=0.5mol/L0.05L=0.025mol,則中和熱ΔH=-=-53.5kJ/mol。
II.(4)實驗?zāi)康氖翘骄苛蛩徙~的量對氫氣生成速率的影響,用控制變量法,控制其他條件完全相同,改變硫酸銅的量,則V1=V2=V3=V4=V5=30mL,每次實驗中溶液總體積為30mL+10mL+0mL=40mL,則V6=40mL-30mL-3mL=7mL,V8=40mL-30mL-0.5mL=9.5mL。
(5)當(dāng)加入少量CuSO4溶液時,生成氫氣的速率會大大提高,主要原因是Zn與CuSO4反應(yīng)生成了Cu,Zn 、Cu與稀硫酸形成了原電池加快反應(yīng)速率。
III.(6)步驟I中消耗H+物質(zhì)的量為bV0/1000mol,則xmLNa2CrO4溶液中n(CrO42-)=bV0/1000mol;步驟II中消耗H+物質(zhì)的量為bV1/1000mol,則與BaCl2反應(yīng)后剩余的n(CrO42-)=bV1/1000mol,與BaCl2反應(yīng)的n(CrO42-)=(bV0-bV1)/1000mol,n(BaCl2)=(bV0-bV1)/1000mol,c(BaCl2)=(bV0-bV1)/1000mol=mol/L。若步驟Ⅱ中滴加鹽酸時有少量鹽酸滴至錐形瓶外,V1偏大,Ba2+濃度測量值將偏小。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燃料電池是目前正在探索的一種新型電池,現(xiàn)在已經(jīng)使用的氫氧燃料電池的基本反應(yīng)是:x 極:O2(g) + 2H2O(l) + 4e- == 4OH- y極:2H2(g) + 4OH-- 4e-== 4H2O(l) 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x極為電池的負極 B.x極附近溶液的pH值減小
C.y極發(fā)生氧化反應(yīng) D.電流由y極流向x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向50 mL稀H2SO4與稀HNO3的混合溶液中逐漸加入鐵粉,假設(shè)加入鐵粉的質(zhì)量與產(chǎn)生氣體的體積(標準狀況)之間的關(guān)系如下圖所示,且每一段只對應(yīng)一個反應(yīng)。下列說法正確的
A. 開始時產(chǎn)生的氣體為H2
B. AB段產(chǎn)生的反應(yīng)為置換反應(yīng)
C. 所用混合溶液中c(HNO3)=0.5mol·L-1
D. 參加反應(yīng)鐵粉的總質(zhì)量m2=5.6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zhì)既能與鹽酸反應(yīng),又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yīng),且既不是電解質(zhì)也不是非電解質(zhì)的是
A. SiO2B. AlC. NaHCO3D. 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guān)于物質(zhì)分類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膽礬、石膏、漂白粉都是純凈物
B. 氫氧化鈣、鹽酸、硫酸銅均為強電解質(zhì)
C. 熟石灰、燒堿、純堿都是堿
D. 玻璃、水泥、陶瓷都是傳統(tǒng)無機非金屬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空氣吹出法工藝,是目前“海水提溴”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其工藝流程如下:
(1)步驟①獲得Br2的離子反應(yīng)方程式為:;
(2)步驟③所發(fā)生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為: . 在該反應(yīng)中,氧化劑是(填化學(xué)式);若反應(yīng)中生成2molHBr,則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約為個.
(3)根據(jù)上述反應(yīng)可判斷SO2、Cl2、Br2三種物質(zhì)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4)步驟②通入熱空氣或水蒸氣吹出Br2 , 利用了溴的 .
A.氧化性
B.還原性
C.揮發(fā)性
D.腐蝕性
(5)步驟⑤的蒸餾過程中,溫度應(yīng)控制在80~90℃.溫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生產(chǎn),請解釋原因: .
(6)步驟⑥中溴蒸氣冷凝后得到液溴與溴水的混合物,可利用它們的相對密度相差很大的特點進行分離.分離儀器的名稱是 .
(7)提取溴單質(zhì)時,蒸餾溴水混合物Ⅱ而不是蒸餾溴水混合物Ⅰ,請說明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0.1 mol·L-1的醋酸加水稀釋,c(CH3COOH)/c(CH3COO—)減小
B.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體硫酸氫鈉,c(H+)增大,Kw變大
C. 體積、pH均相同的醋酸和鹽酸完全溶解等量的鎂粉(少量)后者用時少
D. 常溫下pH=11的NaOH溶液與pH=3的CH3COOH溶液等體積混合,溶液顯堿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解釋實際應(yīng)用的原理表達式中,不正確的是( )
A. 用排飽和食鹽水法收集Cl2:Cl2+H2OH++Cl-+HClO
B. 熱的純堿溶液堿性增強:CO32-+2H2OH2CO3+2OH-
C. 向Mg(OH)2懸濁液中加入FeCl3溶液:3Mg(OH)2(s)+2Fe3+=2Fe(OH)3(s)+3Mg2+
D. 用TiCl4制備TiO2:TiCl4+(x+2)H2O(過量) TiO2·x H2O↓+4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xué)用托盤天平稱量鋅粒24.4g(1g以下用游碼),他把鋅粒放在右盤,砝碼放在左盤,當(dāng)天平平衡時,所稱取的鋅粒的實際質(zhì)量應(yīng)是( )
A. 24.4g B. 23.6g C. 25.5g D. 2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