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直徑介于1100 nm之間的微粒稱為膠體

B.聚沉現(xiàn)象可以證明膠體屬于電解質溶液

C.利用丁達爾效應可以區(qū)別溶液與膠體

D.膠體粒子很小,可以透過半透膜

 

C

【解析】

試題分析:A、分散質粒子直徑介于1nm100nm之間的分散系稱為膠體;B、加入電解質可以使膠體聚沉,故聚沉現(xiàn)象可以證明膠體屬于電解質溶液是不正確的;C、利用丁達爾效應可以區(qū)別溶液與膠體;D、溶質粒子能透過半透膜,膠體粒子不能透過半透膜,但能透過濾紙。

考點:膠體的性質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反應中,調節(jié)反應物用量或濃度不會改變反應產(chǎn)物的是 ( )

ACO2通入石灰水 B、硝酸中加入銅片

C、硫酸中加入鋅粉 D、HCl溶液滴入NaHC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福建省廈門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模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納米材料是粒子直徑為1~ 100nm的材料,納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種,若將納米碳均勻地分散到蒸餾水中,所形成的物質( )

是溶液 是膠體 能產(chǎn)生丁達爾效應 能透過濾紙 不能透過濾紙 靜置后,會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⑥. ②③④ C.②③⑤. ①③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福建省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高鐵酸鉀(K2FeO4)是一種高效綠色水處理劑,其工業(yè)制備的反應原理為:2Fe(OH)3 +3KClO+4KOH2K2FeO4+3KCl+5H2O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制高鐵酸鉀用 KClO做還原劑

BKCl是還原產(chǎn)物

C高鐵酸鉀中鐵的化合價為 +7

D制備高鐵酸鉀時1 molFe(OH)3得到3 mol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福建省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下列反應中,水既不是氧化劑,又不是還原劑的是

A2Na+2H2O=2NaOH+H2↑ BCl2+H2O=HCl +HClO

C2F2+2H2O=4HF+O2 D3Fe+4H2OFe3O­4+4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福建省南平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下圖1是工業(yè)上堿法煙氣脫硫法示意圖,下圖2是工業(yè)上石灰石膏煙氣脫硫法示意圖,回答:

已知:

試 劑

Ca(OH)2

NaOH

價格(元/kg

0.36

2.9

吸收SO2的成本(元/mol

0.027

0.232

 

1)圖1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之一是

2)圖2中,反應的目的是穩(wěn)定固化硫元素形成高價態(tài)的化合物,氧氣的作用是 。該法的優(yōu)點之一是 。

3堿法煙氣脫硫法中的產(chǎn)物Na2SO3的穩(wěn)定性不好,易使硫元素重新轉化為揮發(fā)性污染物,為避免之,設計了的反應,寫出其化學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福建省南平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分析下表中三種氣體物質的有關數(shù)據(j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物質

質量/g

體 積

0101kPa

20,101kPa

0,202kPa

H2

2

22.4

24.0

11.2

O2

32

22.4

24.0

11.2

CO2

44

22.3

23.9

11.2

 

A.物質的量相同的三種氣體,在相同的條件下,其體積基本相同

B.相同的條件下,體積相同的三種氣體,其質量不同

C.質量相同的三種氣體,在相同的條件下,其體積一定不同

D.相同的條件下,體積相同的三種氣體,因其質量不同,所以氣體分子數(shù)目也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福建省南平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化學物質在實驗室存放,方法正確的是

A.濃硝酸保存在無色試劑瓶中

B.濃硫酸保存在帶玻璃塞的廣口瓶中

C.少量金屬鈉保存在煤油中

D.漂白粉可露置在空氣中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甘肅省嘉峪關市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標準狀況下,將某X氣體V L溶于水中,得到12mol·L1的溶液500mL,則氣體的體積V( )

A134.4L B67.2L C44.8L D537.6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