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某有機物A的分子中,具有酚羥基、醇羥基、羧基等官能團,其結(jié)構(gòu)簡式如圖.
請同學們根據(jù)官能團
①A跟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②A跟NaHCO3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③A在一定條件下跟Na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隨著各地治霾力度的加大,大力發(fā)展高性能燃料電池汽車成為研究課題。如圖是某課題組設(shè)計的液體燃料電池示意圖。下列有關(guān)敘述不正確的是
A. 該電池的優(yōu)點是不產(chǎn)生污染氣體,且液體燃料便于攜帶
B. 電池內(nèi)部使用的是陰離子交換膜,OH-經(jīng)交換膜移向負極
C. 該燃料電池的電極材料采用多孔納米碳材料(如圖),目的是增大接觸面積,增加吸附量
D. 該電池中通入N2H4的電極為正極,發(fā)生的電極反應式為N2H4+4OH--4e-=N2↑+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徑與原子序數(shù)的關(guān)系圖。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Y、R兩種元素的氣態(tài)氫化物穩(wěn)定性:Y>R
B. 簡單離子的半徑:X<Z<M
C. 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R<N
D. 由X與N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不能與任何酸反應,但能與強堿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工業(yè)上常用鐵質(zhì)容器盛裝冷濃硫酸。為研究鐵質(zhì)材料與熱濃硫酸的反應,某學習小組進行了以下探究活動:
[探究一]
(1)將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鐵釘(碳素鋼)放入冷濃硫酸中,10分鐘后移入硫酸銅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觀察,鐵釘表面無明顯變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另稱取鐵釘6.0 g放入15.0 mL濃硫酸中,加熱,充分反應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氣體Y。
①甲同學認為X中除Fe3+外還可能含有Fe2+。若要確認其中的Fe2+,應選用_________。
a.KSCN溶液和氯水 b.鐵粉和KSCN溶液
c.濃氨水 d.酸性KMnO4溶液
②乙同學取448 mL(標準狀況)氣體Y通入足量溴水中,發(fā)生下列反應:SO2+Br2+2H2O===2HBr+H2SO4,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經(jīng)適當操作后得干燥固體2.33 g。由此推知氣體Y中SO2的體積分數(shù)為________。
[探究二] 分析上述實驗中SO2體積分數(shù)的結(jié)果,丙同學認為氣體Y中還可能含有H2和Q氣體。為此設(shè)計了下列探究實驗裝置(圖中夾持儀器省略)。
(3)裝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認為氣體Y中還含有Q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5)為確認Q的存在,需要用到裝置M,則M中裝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并將M添加于________(選填序號)。
a.A之前 b.A-B間 c.B-C間 d.C-D間
(6)如果氣體Y中含有H2,預計實驗現(xiàn)象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某氣體可能由CO2、SO2、H2中的一種或多種組成,經(jīng)測定其中氧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50%,則該氣體的組成可能為___________(填序號)。
a.SO2 b.H2、SO2 c.H2、CO2 d.CO2、SO2 e.SO2、CO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關(guān)于同溫同壓下等體積的CO2和CO的敘述:①質(zhì)量相等②密度相等③所含分子數(shù)相等④所含碳原子數(shù)相等,其中正確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Na2FeO4是一種高效多功能水處理劑。制備Na2FeO4的方法如下:2FeSO4+6Na2O2 =2Na2FeO4 +2Na2O+2Na2SO4 +O2↑,對此反應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還原劑與氧化劑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3
B. 每生成44.8L氧氣就有4 mol Fe2+ 被氧化
C. 還原產(chǎn)物是Na2FeO4和Na2O
D. 1mol FeSO4發(fā)生反應時,反應中共有4 mol電子轉(zhuǎn)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三份白色固體分別為碳酸鈉、碳酸氫鈉及二者的混合物。某化學課外活動小組對其進行相關(guān)實驗和探究。
I.甲組同學采用加熱的方法確定其成分。
(1)除托盤天平、藥匙、三腳架、泥三角、玻璃棒和干燥器外,完成本實驗還需要的實驗儀器有_________。
(2)該小組同學準確稱取一定量的樣品m1g,多次加熱、冷卻、稱量直至恒重,質(zhì)量為m2g。依據(jù)得出結(jié)論,請完成下表。
m2與m1的關(guān)系 | 結(jié)論 | |
① | 樣品為Na2CO3 | |
② | 樣品為NaHCO3 | |
③ | 樣品為Na2CO3和 NaHCO3的混合物 |
II.乙組同學利用已鑒別出的NaHCO3和Na2CO3,繼續(xù)進行實驗,對于“能否用CaCl2鑒別的NaHCO3和Na2CO3”的問題進行探究。
(3)小組同學先將NaHCO3、Na2CO3、CaCl2固體分別配制成0.5mol/L的溶液。設(shè)汁如下實驗方案:
表1
實驗方案 | 預測現(xiàn)象 | |
實驗1 | 向2mL Na2CO3溶液中滴加1mL CaCl2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實驗2 | 向2mL NaHCO3溶液中滴加1mL CaCl2溶液 | 無白色沉淀生成 |
若已知:①室溫下,0.5mol/L NaHCO3溶液pH=8.5,溶液中c(HCO3-)=0.49 mol/L 。
②室溫下, H2CO3的二級電離常數(shù)K2=5.6×10-11。
③Ksp(CaCO3)=2.8×10-9。
試估算使0.5mol/L NaHCO3溶液中的CO32-沉淀所需的c(Ca2+)應不低于_____mol/L,并由此得出結(jié)論:實驗2的預測現(xiàn)象_____(填“正確”或“不正確”)。
⑷實際實驗過程發(fā)現(xiàn)實驗2的現(xiàn)象為白色沉淀并有無色氣體生成。此現(xiàn)象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5)該小組同學繼續(xù)設(shè)計實驗對NaHCO3溶液與CaCl2溶液的反應進行探究,利用氣體壓力傳感器得到的部分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注:CaCl2溶液濃度相同)
表2 容器內(nèi)氣體濃度達到10000ppm所需時間
C(NaHCO3)/(mol/L) | 所需時間/s | |||
v(CaCl2):v(NaHCO3) | ||||
1:5 | 2:5 | 4:5 | 1:1 | |
1.0 | 142 | 124 | 114 | 156 |
0.5 | 368 | 264 | 244 | 284 |
0.25 | 882 | 450 | 354 | 632 |
0.1 | 1126 | 1316 | 816 | 1816 |
由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
①當v(CaCl2):v(NaHCO3)一定時,隨著_____,氣體逸出速率減;
②NaHCO3濃度在0.1~1.0mol/L,v(CaCl2)與v(NaHCO3)的比值為____時,氣體逸出速率最快,可獲得理想的實驗觀察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貝若霉是由阿司匹林,撲熱息痛經(jīng)化學法并合制備的解熱鎮(zhèn)痛抗炎藥,其合成反應式(反應條件略去)如下: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FeCl3溶液可區(qū)別阿司匹林和撲熱息痛
B.1mol阿司匹林最多可消耗2mol NaOH
C.常溫下貝若脂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撲熱息痛
D.C6H7NO是撲熱息痛發(fā)生類似酯水解反應的產(chǎn)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CH2=CHCl(氯乙烯,沸點-13.9C)是聚氯己烯的單體。某學習小組依據(jù)文獻報道用乙烷氧氯化法設(shè)計制取氯乙烯;卮鹣铝袉栴}:
(1)甲組同學設(shè)計下列裝置制備氯化氫和氧氣。
①裝置A和B用于制備和干燥HCl;濃硫酸顯示的性質(zhì)是_____;導管I的作用是_______;B的后續(xù)裝置發(fā)生堵塞時,玻璃管II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裝置C制O2時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組同學利用甲組制得的氯化氫和氧氣并利用下列裝置制取氯乙烯。
①裝置D除干燥三種氣體外,另外兩個作用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②E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裝置G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