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膠體區(qū)別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質(zhì)特征是( 。
A.膠體穩(wěn)定B.膠體有丁達爾效應
C.膠體能凈水D.膠粒直徑在1-100nm之間

分析 分散系的本質(zhì)區(qū)別在于分散質(zhì)微粒的直徑大小,微粒直徑在1nm-100nm,形成的分散系為膠體,具有膠體的性質(zhì),據(jù)此進行判斷.

解答 解:膠體區(qū)別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質(zhì)特征是膠體粒子直徑在1-100nm(10-7~10-9m)之間,溶液的粒子直徑小于1nm,濁液的粒子直徑大于100nm,利用膠體具有丁達爾現(xiàn)象區(qū)分膠體和溶液,膠體穩(wěn)定、能凈水是其性質(zhì),不是區(qū)別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質(zhì)特征,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膠體的本質(zhì)特征,比較基礎,難度不大,側(cè)重對基礎知識的鞏固,注意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實驗操作和數(shù)據(jù)記錄都正確的是( 。
A.用托盤天平稱量時,將NaOH固體放在左盤內(nèi)的紙上,稱得質(zhì)量為10.2 g
B.用25 mL堿式滴定管量取高錳酸鉀溶液,體積為16.60 mL
C.用廣泛pH試紙測稀鹽酸的pH=3.2
D.用10 mL量筒量取NaCl溶液,體積為9.2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向50 mL 1 mol•L-1的鹽酸中加入燒堿,水的KW不變
B.NH4Cl和NH3•H2O混合液中,二者對對方的平衡都起了抑制作用
C.有兩種弱酸HX和HY且酸性HX>HY,則體積和濃度相同的NaX和NaY溶液中有c(Y-)>c(X-)>c(OH-)>c(H+
D.常溫下0.1mol•L-1的HA溶液中c(OH-)/c(H+)=10-8,則0.01 mol•L-1HA溶液中c(H+)=1×10-4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物質(zhì)的變化中,發(fā)生了氧化反應的是( 。
A.MnO4-→Mn2+B.H2S→SO2C.CuO→CuD.Fe3+→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實驗不能達到預期目的是( 。
A.濃、稀HNO3分別與Cu反應比較濃、稀HNO3的氧化性強弱
B.向盛有1mL硝酸銀溶液的試管中滴加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Na2S溶液 說明一種沉淀能轉(zhuǎn)化為另一種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C.測定等濃度的HCl、HNO3兩溶液的pH 比較Cl、N的非金屬性強弱
D.室溫下,分別向2支試管中加入相同體積、相同濃度的Na2S2O3溶液,再分別加入相同體積不同濃度的稀硫酸 研究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活化分子間的碰撞一定能發(fā)生化學反應
②普通分子間的碰撞有時也能發(fā)生化學反應
③升高溫度會加快反應速率,原因是增加了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
④增大反應物濃度會加快反應速率的原因是單位體積內(nèi)有效碰撞的次數(shù)增多
⑤使用催化劑能提高反應速率,原因是提高了分子的能量,使有效碰撞頻率增大
⑥化學反應的實質(zhì)是活化分子有合適取向時的有效碰撞.
A.①②⑤B.③④⑥C.③④⑤⑥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研究性學習小組對某硫酸亞鐵晶體(FeSO4•xH2O)熱分解進行研究,該小組同學稱取ag硫酸亞鐵晶體樣品按圖1高溫加熱,使其完全分解,對所得產(chǎn)物進行探究,并通過稱量裝置B質(zhì)量測出x的值.

(1)裝置B中硫酸銅粉末變藍,質(zhì)量增加12.6g,說明產(chǎn)物中有水,裝置C中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說明產(chǎn)物中還有SO2
(2)實驗中要持續(xù)通入氮氣,否則測出的x會偏。ㄌ睢捌蟆薄ⅰ捌 被颉安蛔儭保
(3)已知硫酸亞鐵晶體完全分解后裝置A中還殘留紅棕色固體Fe2O3,從理論上分析得出硫酸亞鐵分解還生成另一物質(zhì)SO3,寫出FeSO4分解的化學方程式2FeSO4$\frac{\underline{\;\;△\;\;}}{\;}$Fe2O3+SO2↑+SO3↑.
(4)裝置D球形干燥管的作用防止氫氧化鈉溶液倒吸.
(5)某研究所利用SDTQ600熱分析儀對硫酸亞鐵晶體(FeSO4•xH2O)進行熱分解,獲得相關數(shù)據(jù),繪制成固體質(zhì)量-分解溫度的關系圖如圖2,根據(jù)圖2中有關數(shù)據(jù),可計算出FeSO4•xH2O中的x=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物質(zhì)的鑒別方法不正確的是(  )
A.用焰色反應鑒別NaCl、K2CO3
B.用氫氧化鈉溶液鑒別MgCl2溶液和AlCl3溶液
C.利用丁達爾效應鑒別Fe(OH)3膠體與FeCl3溶液
D.用Ba(OH)2溶液鑒別Na2CO3和NaHCO3兩種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
磷酸三丁酯[(CH3CH2CH2CH2O)3PO]可用作稀有金屬的萃取劑、醋酸纖維的增塑劑等,它難溶于水,能與苯等多種有機溶劑混溶.實驗室制備磷酸三丁酯主要步驟如下:
步驟1.在圖示的四頸燒瓶中加入244.2g(3.3mol)無水正丁醇,300mL無水苯;在-5℃時并不斷攪拌下,從滴液漏斗中慢慢滴加153.5g(1.0mol) POCl3(三氯氧磷).
步驟2.控制溫度不超過10℃,攪拌并回流2h.
步驟3.加水500mL及適量吡啶鹽溶劑.
步驟4.分離出苯層,并經(jīng)水洗后,加入無水硫酸鈉干燥.
步驟5.減壓蒸餾,收集160~162℃/2.0kPa的餾分,得產(chǎn)品199.5g.
(1)步驟1制備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POCl3+3CH3CH2CH2CH2OH$\stackrel{5℃}{→}$(CH3CH2CH2CH2O)3PO+3HCl;
采用n(正丁醇)/n(POCl3)=3.3的投料比,其主要目的是減少磷酸二丁酯及磷酸一丁酯的生成.
(2)步驟2需“回流2h”,其主要目的是使生成的HCl充分揮發(fā),促進平衡正向移動.
(3)步驟3的目的是將有機相(磷酸三丁酯的苯溶液)與水相充分分離.
(4)步驟4用分液漏斗分離出苯層的操作是先從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水相,然后關閉旋塞,從上口倒出苯層.
(5)本次實驗收率為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