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W、X、Y、Z是四種常見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徑隨原子序數(shù)變化如下圖所示.已知W的一種核素的質量數(shù)為14,中子數(shù)為7;X的離子與NH4+具有相同的質子、電子數(shù)目:W與Y的氧化物均能導致酸雨的形成;Z的非會屬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強.
(1)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ⅥA族.
(2)用電子式表示化合物X3W的結構
(3)X3W遇水可釋放出使酚酞溶液變紅的氣體A,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Na3N+3H2O=NH3↑+3NaOH.
(4)同溫同壓下,將a L W的簡單氫化物和b LZ的氫化物通入水中,若所得溶液的pH=7則a>b(填“>”或“<”或“=”).
(5)用惰性電極電解化合物XZ溶液從陰極釋放出氣休B,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2Cl-+2H2O$\frac{\underline{\;通電\;}}{\;}$2OH-+H2↑+Cl2↑.
(6)已知W的單質與氣體B在一定條件下可形成氣體A,即:W2(g)+3B(g)?2A(g)△H=-92.4kJ•mo1-1
在某溫度時,一個容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上述反應.在不同時間測定的容器內各物質的濃度如下表:
時間濃度(mo1/L)
c(W2c(B)c(A)
第0min4.09.00
第10min3.88.40.4
第20min3.47.21.2
第30min3.47.21.2
第40min3.67.80.8
①0min~10min,W2的平均反應速率0.02mol/(L•min).
②反應在第l0min改變了反應條件,改變的條件可能是ab.
a.更新了催化劑b.升高溫度c.增大壓強d.增加B的濃度
③若反應從第30min末又發(fā)生了一次條件改變,改變的反應條件可能是b.
a.更新了催化劑b.升高溫度c.增大壓強d.減小A的濃度.

分析 W、X、Y、Z是四種常見的短周期元素,W的一種核素的質量數(shù)為14,中子數(shù)為7,質子數(shù)為14-7=7,故W為氮元素;X的離子與NH4+具有相同的質子、電子數(shù)目,X的質子數(shù)為11,故X為Na元素;由圖可知,X、Y、Z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都處于第三周期,W、Y的氧化物均能導致酸雨的形成,故Y為硫元素;Z的非金屬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強,故Z為Cl元素,據(jù)此解答.

解答 解:W、X、Y、Z是四種常見的短周期元素,W的一種核素的質量數(shù)為14,中子數(shù)為7,質子數(shù)為14-7=7,故W為氮元素;X的離子與NH4+具有相同的質子、電子數(shù)目,X的質子數(shù)為11,故X為Na元素;由圖可知,X、Y、Z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都處于第三周期,W、Y的氧化物均能導致酸雨的形成,故Y為硫元素;Z的非金屬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強,故Z為Cl元素.
(1)Y為硫元素,原子有3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6,處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ⅥA族,故答案為:第三周期第ⅥA族;
(2)用電子式表示Na3N的結構為:,故答案為:
(3)Na3N遇水可釋放出使酚酞溶液變紅的氣體A,A為堿性氣體,故A為NH3,由水解原理可知,還生成NaOH,反應化學方程式是:Na3N+3H2O=NH3↑+3NaOH,
故答案為:Na3N+3H2O=NH3↑+3NaOH;
(4)氨氣與氯化氫等物質的量化合生成氯化銨溶液顯酸性,現(xiàn)在溶液中性,說明氨氣過量,所以a>b,故答案為:>;
(5)用惰性電極電解氯化鈉溶液,電解NaCl溶液生成氫氣、氯氣、氫氧化鈉,陰極發(fā)生還原反應,產(chǎn)生B是氫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2Cl-+2H2O$\frac{\underline{\;通電\;}}{\;}$2OH-+H2↑+Cl2↑,
故答案為:2Cl-+2H2O$\frac{\underline{\;通電\;}}{\;}$2OH-+H2↑+Cl2↑;
(6)①0min~10min,N2的濃度減小0.2mol/L,所以v(N2)=$\frac{0.2mol/L}{10min}$=0.02mol/(L•min),
故答案為:0.02mol/(L•min);
②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10min~20min的速率比0min~10min速率快,10min時反應未到達平衡,反應進行向正反應進行,20min時W2、B、A的濃度變化量為分別為0.6mol/L、1.8mol/L、1.2mol/L,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故不可能為增大某一物質濃度,增大壓強反應混合物的濃度都應增大,W2、B 濃度降低,故不可能為增大壓強,故10min時改變條件應是更新了催化劑或升高溫度加快反應速率,故答案為:ab;
③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20min時反應到達平衡,30min末又發(fā)生了一次條件改變,由40min時各組分的濃度可知,平衡向逆反應進行,30~40min之間W2、B、A的濃度變化量為分別為0.2mol/L、0.6mol/L、0.4mol/L,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故不可能為減小某一反應物的濃度,也不可能是增大A的濃度,降低壓強平衡向逆反應移動,W2、B的濃度也應該降低,故不可能為降低壓強,使用催化劑,不影響平衡移動,該反應正反應為放熱反應,故30min時改變條件應是升高溫度,故答案為:b.

點評 本題考查元素推斷、電子式、元素結構及其化合物性質、化學反應速率計算、電化學理論、溶液的酸堿性、化學平衡理論的綜合應用等,難度較大,(5)中②③注意根據(jù)濃度變化結合外界條件影響解答,②中增大壓強為易錯點,只考慮速率加快,容易忽略濃度變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石油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氫化合物
B.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可以用飽和碳酸鈉溶液鑒別
C.在酸性條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產(chǎn)物是CH3CO18OH和C2H5OH
D.甘氨酸(NH2-CH2-COOH)既能與NaOH反應,又能與鹽酸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紙層析實驗示意圖正確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Na2CO3固體中混有少量NaHCO3,除去的方法是加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NaHC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2CO3,除去的方法是通入過量CO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O32-+H2O+CO2═2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實驗室用密度為1.25g•mL-1,質量分數(shù)為36.5%的濃鹽酸配制240mL 0.1mol•L-1的鹽酸,請回答下列問題:
(1)濃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2.5mol/L.
(2)配制240mL 0.1mol•L-1的鹽酸應量取濃鹽酸體積2mL,應選用容量瓶的規(guī)格250mL.
(3)操作中,將洗滌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保證溶質全部轉入容量瓶中.
(4)實驗誤差分析:用“偏大”“偏小”或“無影響”填空
①轉移到容量瓶的過程中,有少量的溶液濺出偏。
②用量筒量取濃鹽酸時,仰視讀數(shù)偏大.
③配制前容量瓶中有水滴不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有關化學用語正確的是( 。
A.O原子的電子排布圖為
B.氯化鈉的分子式:NaCl
C.Cl-的結構示意圖:
D.Ca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  1s22s22p63s23p63d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一定條件下,在密閉容器內,SO2氧化成SO3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SO2(g)+O2(g)?2SO3(g);△H=-akJ•mo1-2在相同條件下要想得到2akJ熱量,加入各物質的物質的量可能是( 。
A.4 mo1SO2和2mol O2B.4mol SO2、2mo1 O2和2mol SO3
C.4mol SO2和4 mo1 O2D.6mo1 SO2和4 mo1 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分子晶體的熔點比金屬晶體的低
B.在晶體中只要有陽離子,一定有陰離子
C.在SiO2晶體中,Si原子與Si-O鍵數(shù)目比為1:2
D.離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非極性共價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工業(yè)上用甲苯生產(chǎn)對-羥基苯甲酸乙酯:,下列反應①-⑥是其合成過程,其中某些反應條件及部分反應物或生成物未注明).

回答下列問題:
(1)有機物A的結構簡式為
(2)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是:
(3)試劑x是酸性KMnO4溶液,反應⑥的反應類型是酯化反應.
(4)反應⑤的化學方程式是:
(5)合成路線中設計③、⑤兩步反應的目的是保護酚羥基,使之不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