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1)畫出b元素的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并寫出元素b的單質(zhì)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2Mg+CO2$\frac{\underline{\;點燃\;}}{\;}$2MgO+C
(2)將a、b、c三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堿性由強到弱排序:NaOH>Mg(OH)2>Al(OH)3(填寫物質(zhì)化學式)
(3)寫出元素c的氧化物與元素a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反應的離子方程式:Al2O3+2OH-=2AlO2-+H2O
(4)將e、f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酸性較強的是:HClO4 (填寫物質(zhì)化學式)
(5)寫出d元素的氫化物(一個分子共有三個原子)電子式:,寫出f元素單質(zhì)與該氫化物反應的離子方程式:Cl2+H2O=H++Cl-+HClO.

分析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a為Na、b為Mg、c為Al、d為O、e為S、f為Cl.
(1)鎂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生成氧化鎂與碳;
(2)金屬性越強,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越強;
(3)元素c的氧化物為Al2O3,元素a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為NaOH,二者反應生成偏鋁酸鈉與水;
(4)元素非金屬性越強,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越強;
(5)d元素的氫化物(一個分子共有三個原子)為H2O,氯氣與水反應生成HCl與HClO.

解答 解: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a為Na、b為Mg、c為Al、d為O、e為S、f為Cl.
(1)Mg原子核外電子數(shù)為12,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為,鎂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生成氧化鎂與碳,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Mg+CO2$\frac{\underline{\;點燃\;}}{\;}$2MgO+C,
故答案為:;2Mg+CO2$\frac{\underline{\;點燃\;}}{\;}$2MgO+C;
(2)金屬性Na>Mg>Al,金屬性越強,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越強,故堿性:NaOH>Mg(OH)2>Al(OH)3
故答案為:NaOH>Mg(OH)2>Al(OH)3;
(3)元素c的氧化物為Al2O3,元素a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為NaOH,二者反應生成偏鋁酸鈉與水,反應離子方程式為:Al2O3+2OH-=2AlO2-+H2O,
故答案為:Al2O3+2OH-=2AlO2-+H2O;
(4)由于非金屬性Cl>S,故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HClO4>H2SO4,
故答案為:HClO4;
(5)一個分子共有三個原子的d元素氫化物為H2O,電子式為,氯氣與水反應生成HCl與HClO,反應離子方程式為:Cl2+H2O=H++Cl-+HClO,
故答案為:;Cl2+H2O=H++Cl-+HClO.

點評 本題以元素周期表為載體,考查學生對元素周期表的掌握、元素周期律、常用化學用語等,關(guān)鍵是熟練掌握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有利于基礎知識的鞏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銅在自然界存在于多種礦石中.
(Ⅰ)以硅孔雀石(主要成分為CuSiO3•2H2O,含少量SiO2、FeCO3、Fe2O3等雜質(zhì))為原料制取硫酸銅的工藝流程如下:

已知:Fe3+、Cu2+和Fe2+以氫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時,溶液的pH分別為3.2、6.7和9.7.
(1)“溶浸”中CuSiO3•2H2O和H2SO4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uSiO3•2H2O+H2SO4=CuSO4+H2SiO3+2H2O.
(2)“溶浸”中,選取濃度為20% H2SO4為浸出劑,銅的浸出率與浸出時間的關(guān)系見圖1.由圖1可得,隨著浸出時間的增長,①銅的浸出率相應增加;②浸出時間超過24小時后,銅的浸出率變化不是很明顯.(至少寫一條變化規(guī)律)

(3)“除雜”中,加入MnO2的作用是2Fe2++MnO2+4H+=2Fe3++2H2O+Mn2+(用離子方程式表示).“除雜”中需在攪拌下加入石灰乳以調(diào)節(jié)溶液的pH到3~4,沉淀部分雜質(zhì)離子,分離得濾液.濾渣的主要成分為Fe(OH)3
(Ⅱ)以黃銅礦(主要成分為CuFeS2)為原料煉制精銅的工藝流程如下:
黃銅礦$\stackrel{焙燒}{→}$精銅冰銅(Cu2S和FeS)$\stackrel{還原}{→}$粗銅$\stackrel{電解精煉}{→}$精銅
(4)“還原”工藝中其中一個反應為:Cu2S+2Cu2O $\frac{\underline{\;高溫\;}}{\;}$6Cu+SO2↑,該反應的氧化劑是Cu2O、Cu2S.
(5)粗銅含少量Fe、Ag、Au等金屬雜質(zhì),電解精煉銅時,陰極反應式為Cu2++2e-=Cu.完成圖2中由粗銅電解得到精銅的示意圖,并作相應標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1)根據(jù)以下兩個反應
C(s )+O2 (g)=CO2(g)△H=-393.5KJ/mol
CO(g)+$\frac{1}{2}$O2(g)=CO2(g)△H=-283KJ/mol
寫出C(s)與 O2(g)反應生成CO(g)的熱化學方程式:C(s )+$\frac{1}{2}$O2(g)=CO(g)△H=-110.5KJ/mol
(2)在溫度、壓強一定的條件下,化學反應方向的判斷:
①②△H-T△S=0則反應達到平衡.
②②△H-T△S<0則反應能自發(fā)進行.
③△H-T△S>0則反應不能自發(fā)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能源的開發(fā)利用與人類社會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息息相關(guān).
①Fe2O3(s)+3C(s)=2Fe(s)+3CO(g)△H1=a kJ•mol-1
②CO(g)+$\frac{1}{2}$ O2(g)=CO2(g)△H2=b kJ•mol-1
③4Fe(s)+3O2(g)=2Fe2O3(s)△H3=ckJ•mol-1
則C的燃燒熱$\frac{2a+6b+c}{6}$kJ•mol-1
Ⅱ.(1)依據(jù)原電池的構(gòu)成原理,下列化學反應在理論上可以設計成原電池的是D(填序號).
A.C(s)+CO2(g)═2CO(g)
B.NaOH(aq)+HCl(aq)═NaCl(aq)+H2O(l)
C.2H2O(l)═2H2(g)+O2(g)
D.2CO(g)+O2(g)═2CO2(g)
若以熔融的K2C03與C02為反應的環(huán)境,依據(jù)所選反應設計成一個原電池,請寫出該原電池的負極反應:CO-2e-+CO32-=2CO2
(2)某實驗小組模擬工業(yè)合成氨反應N2+3H2$?_{催化劑}^{高溫、高壓}$ 2NH3 △H=92.4 kJ•mol-1,開始他們將N2和H2混合氣體20mol(體積比1:1)充入5L合成塔中.反應前壓強為P.,反應過程中壓強用P表示,反應過程中P/P.與時間t的關(guān)系如圖2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反應達平衡的標志是(填字母代號)AC.
A.壓強保持不變
B.氣體密度保持不變
C.NH3的生成速率是N2的生成速率的2倍
②2min時,以C(N2)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1mol•L-1•min-1
③若提高N2的轉(zhuǎn)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AB.
A.向體系中按體積比1:1再充入N2和H2 
B.分離出NH3
C.升高溫度                                 
D.充入He氣使壓強增大
E.加入一定量的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室溫下,0.1mol/L氨水10mL,加蒸餾水稀釋到1L后,下列變化中正確的是(  )
①電離程度增大       ②$\frac{c({H}^{+})}{c(O{H}^{-})}$減小      ③c(H+) 增大④導電性增強       ⑤$\frac{c(O{H}^{-})}{c(N{H}_{3}•{H}_{2}O)}$增大.
A.僅①②③B.僅①③④C.僅①③⑤D.僅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在T℃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64,在2L恒容密閉容器甲和乙中,分別按如表所示加入物質(zhì),反應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
Fe2O3COFeCO2
甲/mol1.01.01.01.0
乙/mol1.02.01.01.0
①甲容器中CO的平衡轉(zhuǎn)化率為60%.
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填字母)ac.
a.若容器內(nèi)氣體密度恒定時,標志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
b.若容器內(nèi)壓強恒定時,標志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
c.甲、乙容器中,CO的平衡濃度之比為2:3
d.增加Fe2O3可以提高CO2的轉(zhuǎn)化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污染大氣并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質(zhì)是( 。
A.COB.NH3C.SO2D.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我國化學家近年來合成的聚乙炔衍生物分子M的結(jié)構(gòu)式及M在稀硫酸作用下的水解過程如圖:下列有關(guān)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M與A均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和溴水褪色
B.B中含有羧基和羥基兩種官能團,B能發(fā)生消去反應和酯化反應
C.1molM與熱的燒堿溶液反應,可消耗2nmol的NaOH
D.A、B、C各1mol分別與金屬鈉反應,放出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將2molSO2和1molO2混合置于體積可變,壓強恒定的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溫度下發(fā)生如下反應:2SO2(g)+O2(g)?2SO3(g);△H<0,當反應進行到時間t1點時達到平衡狀態(tài),測得混合氣體總物質(zhì)的量為2.1mol.試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frac{{c}^{2}(S{O}_{3})}{{c}^{2}(S{O}_{2})c({O}_{2})}$
(2)反應進行到t1時,SO2的體積分數(shù)為9.5%;
(3)若在t1時充入一定量的氬氣(Ar),SO2的物質(zhì)的量將增大(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4)若在t1時升溫,重新達到平衡狀態(tài),新平衡混合物中氣體的總物質(zhì)的量>2.1mol(填“<”、“>”或“=”),簡單說明原因升高溫度反應向吸熱反應方向進行,即化學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氣體的總物質(zhì)的量增大;
(5)若其它條件不變,在t1時再加入0.2molSO2、0.1molO2和1.8molSO3,在圖中作出從t0→t1→t2點這段時間內(nèi)SO2的物質(zhì)的量變化曲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