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mL6mol?L-1H2SO4跟0.8mol鋅片反應(yīng),一定溫度下,為了減緩反應(yīng)進(jìn)行的速率,但又不影響生成氫氣的總量,可向反應(yīng)物中加入適量( 。
A.硝酸鈉固體
B.硝酸鈉溶液
C.6mol?L-1硫酸氫鉀溶液
D.醋酸鈉固體
A.加入硝酸鈉,在酸性條件下,NO3-具有強(qiáng)氧化性,與Zn反應(yīng)生成NO,不生成氫氣,故A錯誤;
B.KNO3溶液在酸性條件下具有強(qiáng)氧化性,與鋅反應(yīng)不生成氫氣,故B錯誤;
C.加入硫酸氫鉀溶液導(dǎo)致溶液中氫離子濃度增大,反應(yīng)速率加快,故C錯誤;
D.加入醋酸鈉固體,生成弱電解質(zhì)醋酸,溶液氫離子濃度減小,反應(yīng)速率減小,但不影響生成氫氣的總量,故D正確.
故選D.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已經(jīng)知25℃時幾種物質(zhì)的電離度(溶液濃度為0.1mol)如下表:

(已知(H2SO4的第一步是完全電離的)
(1)25℃時,0.1mol/L上述幾種溶液[H+]由大到小的順序是(填序號)____;
(2)25℃時,pH值相同的上述幾種溶液,其物質(zhì)的量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
(3)25℃時,將足量的 Zn粉放入等體積、pH=1的上述幾種溶液中產(chǎn)生氫氣的體積(同溫同壓下),由大到小順序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配制FeCl2溶液時,可將FeCl2晶體先溶于濃鹽酸,再加水稀釋和少量鐵屑保存
B.輸油管道,為防止其表面被腐蝕應(yīng)涂上隔水材料并與外電源負(fù)極相連
C.pH值均為9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兩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相同
D.0.1mol/L 弱酸HA溶液與0.05mol/L 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所得溶液微粒濃度間有: 2c(H+)+c(HA) = c(A)+2 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L1的醋酸溶液相比較,下列數(shù)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中和時所需NaOH的量B.電離度
C.H的物質(zhì)的量D.CH3COOH的物質(zhì)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1)體積相同,濃度均為0.2mol/L的鹽酸和CH3COOH溶液,分別加水稀釋10倍,溶液的pH分別變成m和n,則m與n的關(guān)系為______,稀釋后兩溶液中和NaOH溶液的能力______.
(2)體積相同,pH均等于3的鹽酸和CH3COOH溶液,分別加入等濃度的NaHCO3的溶液,開始時放出二氧化碳的速率鹽酸______醋酸(填“大于”“等于”“小于”)
(3)常溫下,將pH=2的鹽酸和pH=12的氨水等體積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______7(填“大于”“等于”“小于”).并解釋你所填選項的理由______.
(4)如何證明醋酸是弱酸?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20℃時,1LH2S的飽和溶液,濃度約為0.1mol/L.若要使該溶液的pH增大的同時c(S2-)減小,可采用的措施是( 。
①加入適量的NaOH溶液
②加入適量的水
③通入適量的SO2
④加入適量硫酸銅固體
⑤加入少量鹽酸.
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用水稀釋0.5mol?L-1的醋酸(CH3COOH)溶液,其中隨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的是( 。
①H+的物質(zhì)的量
②C(H+
③C(H+)/C(CH3COO-
④C(CH3COOH)/C(CH3COO-
⑤C(OH-
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已知:PbSO4難溶于水,也難溶于水HNO3,卻可溶于醋酸銨溶液中形成無色溶液,其化學(xué)方程式為:PbSO4+2CH3COONH4=(CH3COO)2Pb+(NH42SO4.試分析上述反應(yīng)發(fā)生的原因,并寫出(CH3COO)2Pb溶液中通入H2S時的離子方程式
原因:______.
離子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在RNH2?H2O?RNH3++OH-的平衡中,要使RNH2?H2O的電離程度及c(OH-)都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 。
A.通入HClB.加少量NaOH固體
C.加水D.升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