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短周期元素A、B、C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遞增,它們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10,A與C同主族,B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等于A原子的次外層電子數(shù),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原子半徑:A<B<C
B.三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均可由化合反應得到
C.A的氫化物穩(wěn)定性小于C的氫化物穩(wěn)定性
D.B 和A的最高價氧化物可發(fā)生置換反應

分析 短周期元素A、B、C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遞增,它們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10,A與C同主族,B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等于A原子的次外層電子數(shù),B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2,A、C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frac{10-2}{2}$=4,則A為C,B為Mg,C為Si,以此來解答.

解答 解:由上述分析可知,A為C,B為Mg,C為Si,
A.電子層越多,原子半徑越大,同周期從左向右原子半徑減小,則原子半徑:A<C<B,故A錯誤;
B.MgO與水不能化合生成氫氧化鎂,二氧化硅不能與水化合生成硅酸,故B錯誤;
C.非金屬性A>C,則A的氫化物穩(wěn)定性大于C的氫化物穩(wěn)定性,故C錯誤;
D.B 和A的最高價氧化物可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MgO和C,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律,為高頻考點,把握原子結構、元素的位置來推斷元素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規(guī)律性知識的應用,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6.某興趣小組為探究鐵和濃硫酸反應的產(chǎn)物及性質,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夾持裝置和A中加熱裝置已略,氣密性已檢驗).

實驗開始前,先打開彈簧夾通一段時間N2,關閉彈簧夾后,在A中滴加一定量的濃硫酸,觀察實驗現(xiàn)象,然后加熱,觀察到A中有白霧生成,鐵片上有氣泡產(chǎn)生.已知A中白霧是硫酸與水形成的酸霧.請回答下列問題:
(1)鐵片上滴入濃硫酸未加熱前沒有明顯現(xiàn)象的原因是鐵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或鐵發(fā)生鈍化.
(2)加熱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B裝置中溶液褪色,取出A中的溶液少許,加入KSCN溶液未出現(xiàn)血紅色,寫出此時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Fe+2H2SO4(濃)$\frac{\underline{\;\;△\;\;}}{\;}$FeSO4+SO2↑+2H2O.
(3)C裝置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硫氣體中硫酸蒸汽,則盛放的溶液是D.
A水              B NaOH溶液         C Na2SO3          D NaHSO3溶液
(4)實驗開始前,先通一段時間N2的目的是除去裝置內(nèi)的空氣(或氧氣),防止二氧化硫被氧化.
(5)可以證明H2SO3是弱酸的實驗裝置是D.
(6)E中的白色沉淀是BaSO4,該沉淀的生成表明SO2具有還原性.
(7)裝置F的作用是尾氣處理,防止污染空氣,寫出該裝置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aOH+SO2=Na2S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氯、硫、氮是中學化學常見的三種非金屬,請回答下列問題:
(1)工業(yè)上用電解飽和食鹽水的方法生產(chǎn)Cl2,電解所用食鹽水由粗鹽水精制而成,精制時,為除去Ca2+,要加入的試劑為Na2CO3(填化學式);
(2)SO2可以使品紅溶液褪色,說明SO2具有漂白性,SO2也能使新制的氯水褪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SO2+Cl2+2H2O═2HCl+2H2SO4,將其改寫成離子方程式Cl2+SO2+2H2O=4H++SO42-+2Cl-
(3)在3Cu+8HNO3(。┄T3Cu(NO32+2NO↑+4H2O的反應中,氧化產(chǎn)物是Cu(NO32(填化學式),當反應產(chǎn)生標準狀況下4.48L NO,硝酸作為作氧化劑消耗的物質的量為0.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已知A、B、C、D、E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們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其中A元素原子的核外p電子數(shù)比s電子數(shù)少1.C是電負性最大的元素.D原子次外層電子數(shù)是最外層電子數(shù)2倍,E是第Ⅷ族中原子序數(shù)最小的元素.
(1)寫出基態(tài)C原子的電子排布式1s22s22p5
(2)A、B兩種元素的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的順序為N>O(用元素符號表示),原因是N原子的2p能級處于較穩(wěn)定的半滿狀態(tài).
(3)已知DC4常溫下為氣體,則該物質的晶體類型是分子晶體,組成微粒的中心原子的軌道雜化類型為sp3,空間構型是正四面體.
(4)Cu2+容易與AH3形成配離子[Cu(AH34]2+,但AC3不易與Cu2+形成配離子,其原因是電負性F>N>H,在NF3分子中,共用電子對偏向F原子,使得N原子上孤電子對難與銅離子形成配位鍵.
(5)A、B兩元素分別與D形成的共價鍵中,極性較強的是Si-O.A、B兩元素間能形成多種二元化合物,其中與A3-互為等電子體的物質的化學式為N2O.
(6)已知E單質的晶胞如圖所示,則晶體中E原子的配位數(shù)為8,一個E的晶胞質量為$\frac{112}{{N}_{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0.01mol Al投入100mL 3mol•L-1 NaOH溶液中充分反應后,再滴入1mol•L-1 H2SO4 120mL,其結果(  )
A.溶液的pH<7B.得到澄清透明溶液
C.得到渾濁液D.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逐漸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表是第三周期部分元素氧化物和氟化物的熔點和摩氏硬度:
化合物NaFMgF2MgOSiF4SiO2
熔點/K1266153431251831983
摩氏硬度3,26.06.57
①兩種氧化物MgO和SiO2的晶體類型分別是離子晶體、原子晶體
②表格中幾種氟化物熔點差異的主要原因是NaF與MgF2為離子晶體,SiF4為分子晶體,故SiF4的熔點低;Mg2+的半徑比Na+的半徑小,Mg2+帶2個單位正電荷數(shù)比Na+多,故MgF2的熔點比NaF高
③1mol SiO2中含有4molSi-O鍵,Si和O原子配位數(shù)之比為2:1
④NaF、MgF2、MgO、SiF4、SiO2中化學鍵能夠代表分子真實組成的是SiF4
(2)  比 的沸點高(填“高”或“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化學--人類進步的關鍵”.化學在生產(chǎn)生活中有著廣泛的運用,尤其是化學反應原理.人們平時所用的鐵及其化合物都跟化學有關.
(1)鐵在自然界中容易生銹.常見原因是因為鐵表面吸附的水膜中溶有一定量的氧氣,從而發(fā)生了吸氧腐蝕.請寫出吸氧腐蝕時正極反應方程式為O2+4e+2H2O=4OH-
(2)鍍鋅板有較好的耐銹能力.右圖是實驗室模擬工業(yè)上的鐵上鍍鋅的裝置圖.在通電過程中,發(fā)現(xiàn)濾紙a處出現(xiàn)了紅色,若要在甲燒杯中完成鐵上鍍
鋅,則:電極A材料為鋅,電極B材料為鐵,甲中電解質溶液為硫酸鋅溶液.
(3)高鐵酸鉀(K2FeO4)中的+6價鐵不穩(wěn)定,在反應中極易變成+3價,此種特性可以用于水處理.
可通過電解法制備高鐵酸鉀,若電解總反應為:Fe+2H2O+2KOH═K2FeO4+3H2↑,要在圖的乙燒杯中完成高鐵酸鉀的制備,已知:電極材料分別是石墨和純鐵,電解液是較濃的KOH溶液,D電極處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有無色氣體生成,電極C處的電極反應為Fe-6e-+8OH-═FeO42-+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5.以Al和不同的銅鹽溶液間的反應為實驗對象,探索Al與不同銅鹽溶液反應的多樣性.
實驗向試管中加入2ml溶液實驗現(xiàn)象
實驗Ⅰ:0.5mol/LCuCl2溶液15s:大量氣泡且有紅色物質析出
60s:反應進一步加快且反應劇烈放熱,液體幾乎沸騰
120s:鋁片反應完,試管中析出大量蓬松的紅色物質
實驗Ⅱ:0.5mol/LCuSO4溶液15s 無明顯現(xiàn)象
60s:鋁片表面有極少氣泡
120s:有少量氣泡溢出,鋁片邊緣有很少紅色物質生成
(1)對實驗Ⅰ進行研究②④
①實驗Ⅰ中生成紅色物質的離子方程式為:2Al+3Cu2+=2Al3++3Cu
②經(jīng)檢驗實驗Ⅰ中產(chǎn)生的氣體為氫氣,用離子方程式解釋溶液中存在H+的原因:Cu2++2H2O?Cu(OH)2+2H+
③請寫出60s后反應進一步加快可能的原因(寫出兩條)Cu和Al在酸性條件下形成原電池;反應放熱,溫度升高速率加快
(2)對實驗Ⅱ進行研究
實驗Ⅱ反應明顯比實驗Ⅰ緩慢,說明Al與不同的銅鹽溶液反應呈現(xiàn)多樣性,其原因可能有:
假設一:SO42-對Al與Cu2+的置換反應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
假設二:Cl-對Al與Cu2+的置換反應存在促進作用
(3)為進一步研究上述假設,設計如下實驗:
實驗向試管中加入2mL溶液實驗現(xiàn)象
實驗Ⅲ:0.5mol/LCuCl2溶液+1g Na2SO4固體加入 Na2SO4固體后速率幾乎不變,仍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紅色物質生成且劇烈放熱,鋁片反應完全,溶液沸騰
實驗Ⅳ:0.5mol/L CuCl2溶液+5g Na2SO4固體加入Na2SO4固體后速率幾乎不變,仍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紅色物質生成且劇烈放熱,鋁片反應完全,溶液沸騰
實驗Ⅴ:0.5mol/LCuSO4溶液+0.02mol NaCl固體未加入 NaCl固體前幾乎沒現(xiàn)象,加入后,鋁片表面迅速產(chǎn)生大量氣體和紅色物質,溶液溫度上升至沸騰,鋁反應完全
實驗Ⅵ:0.5mol/LCuSO4溶液+0.02mol NH4Cl固體未加入 NH4Cl固體前幾乎沒現(xiàn)象,加入后,鋁片表面迅速產(chǎn)生大量氣體和紅色物質,溶液溫度上升至沸騰,鋁反應完全
實驗Ⅵ的設計目的是:對照實驗,排除Na+的干擾,證明Na+對該反應不造成影響
其中,實驗Ⅰ與實驗Ⅲ、Ⅳ做對比,結論為:SO42-對Al與Cu2+的置換反應沒有抑制作用
其中,實驗Ⅱ與實驗Ⅴ、Ⅵ做對比,結論為:Cl-對Al與Cu2+的置換反應存在促進作用
(4)請設計實驗證明Cl-對Al與H+的反應同樣起到相似的作用:用砂紙打磨后的鋁片分別與H+濃度均為0.2mol/L的鹽酸和硫酸反應,前者更劇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某無色溶液,其中可能存在如下離子:Na+、Ba2+、Al3+、AlO2-、S2-、CO32-、SO32-、SO42-,現(xiàn)取該溶液進行有關實驗,結果如圖所示.

(1)生成沉淀甲的離子方程式為2S2-+SO32-+6H+=3S↓+3H2O.
(2)由溶液甲生成沉淀乙的離子方程式為Al3++3HCO3-=Al(OH)3↓+3CO2↑.
(3)沉淀丙可能是BaCO3或BaCO3與BaSO4的混合物,請設計化學實驗確定其成分在所得沉淀丙中加入稀鹽酸,若沉淀全部溶解,說明沉淀丙是BaCO3,若沉淀僅部分溶解,說明沉淀是BaCO3和BaSO4的混合物.
(4)綜合上述信息,可以肯定存在的離子有Na+、S2-、SO32-、AlO2-,一定不存在的離子是Ba2+、A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