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題目要求利用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潮濕)反應(yīng)制取氧氣,故首先需要制備二氧化碳,只有儀器C可以用來制取二氧化碳.;制氣原料應(yīng)該采用大理石和鹽酸,此法制得的二氧化碳中會含有少量氯化氫,須通過裝有碳酸氫鈉溶液的洗氣瓶,以除去這些氯化氫;然后使凈化后的二氧化碳通過過氧化鈉來制取氧氣,該儀器只能選用裝置D;此反應(yīng)屬于氣體與固體之間的反應(yīng),不易反應(yīng)完全,為了除去生成的氧氣中混有未反應(yīng)的二氧化碳,可以使它們通過儀器A;在測量氧氣體積時,為了使測量更為準(zhǔn)確,要注意上下移動儀器E中的乙管,使甲、乙兩管的液面相平,以使甲管中的氣壓與大氣氣壓相等,同時視線應(yīng)與甲管內(nèi)凹液面最低處相平,以減少觀察誤差.
解答 解:(1)儀器C可以用來制取二氧化碳,連接3用來除去HCl,4連接6可使二氧化碳與過氧化鈉反應(yīng)生成氧氣,然后連接2可除去未反應(yīng)的二氧化碳,最后連接8測量氣體的體積,所以順序為:⑤③④⑥⑦②①⑧(⑥、⑦可換位),
故答案為:⑤③④⑥⑦②①⑧(⑥、⑦可換位);
(2)儀器C可以用來制取二氧化碳,此法制得的二氧化碳中會含有少量氯化氫,須通過裝有碳酸氫鈉溶液的洗氣瓶,以除去這些氯化氫,所以裝置A的作用是除去混在O2中未反應(yīng)的CO2,反應(yīng)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
故答案為:除去混在O2中未反應(yīng)的CO2;2NaOH+CO2=Na2CO3+H2O;
(3)凈化后的二氧化碳通過過氧化鈉來制取氧氣,為了除去生成的氧氣中混有未反應(yīng)的二氧化碳,可以使它們通過儀器A,反應(yīng)的方程式為NaHCO3+HCl=NaCl+H2O+CO2↑,
故答案為:吸收CO2中混有的HCl;NaHCO3+HCl=NaCl+H2O+CO2↑;
(4)只有儀器C可以用來制取二氧化碳,制氣原料應(yīng)該采用大理石和鹽酸,可在C中加止水夾,可控制反應(yīng)的進行,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CO2↑+H2O,
故答案為:大理石、鹽酸;CaCO3+2HCl=CaCl2+CO2↑+H2O;
(5)D中二氧化碳、水都能夠與過氧化鈉反應(yīng),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分別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
故答案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
點評 本題考查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yīng),并考查氣體的制備、除雜、量氣等知識,題目難度中等,明確實驗原理和操作方法為解答關(guān)鍵,注重基礎(chǔ)知識的積累,試題培養(yǎng)了學(xué)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學(xué)實驗?zāi)芰Γ?/p>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80% | B. | 20% | C. | 40% | D. | 6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實驗室中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 | |
B. | 比較硫、碳、硅三種元素的非金屬性強弱 | |
C. | 處理尾氣 | |
D. | 測定黃銅(Cu、Zn合金)中Zn 的含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步驟(不要求寫出具體操作過程) | 預(yù)期實驗現(xiàn)象和結(jié)論 |
取少量黑色固體加入足量稀鹽酸(或稀硫酸)溶解, 在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 若溶液不變紅色,則假設(shè)一成立. 若溶液變紅色,則假設(shè)一不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a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 | B. | 乙烷的結(jié)構(gòu)簡式:CH3CH3 | ||
C. | HClO的結(jié)構(gòu)式:H-Cl-O | D. | 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