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已知下列熱化學方程式:(l) C(s)+1/2O2(g)=CO(g)    △H =△H1
(2) =2H2O(g)  △H=H2
由此可知 C(s)+ H2O(g) == CO(g) + H2(g) ΔH3。則 ΔH3等于  (    )
A.△H1H2B.△H1H2
C.2△H1H2D.H2 -△H1
B
(l)—(2)*1/2 即得C(s)+ H2O(g) == CO(g) + H2(g) ,所以ΔH3=△H1H2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在25 mL 0.1 mol·L-1 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1CH3COOH溶液,溶液pH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離子濃度的比較正確的是   
                 
A.對于曲線上AB間任一點,溶液中都有:c(Na+) >c(CH3COO)>c(OH)>c(H+)
B.在B點,a>12.5,且有c(Na+) =c(CH3COO) =c(OH) =c(H+)
C.在C點,c(CH3COO)-c(Na+) =c(H+)-c(OH)
D.在D點,c(CH3COO) + c(CH3COOH) =c(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10分)常溫下有濃度均為0.5mol/L的四種溶液:①Na2CO3②NaHCO3③HCl ④NH3?H2O(1)上述溶液中,可發(fā)生水解的是         (填序號,下同)。
(2)上述溶液中,既能與氫氧化鈉反應,又能和硫酸反應的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到小的
順序為                       。
(3)向溶液④中加入少量氯化銨固體,此時c(NH4+)/c(OH)的值        (填增大、
減小、不變)。
(4)若將③和④的溶液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則混合前③的體積     ④的體積(填
大于、小于、等于)。
(5)取10mL溶液③,加水稀釋到500mL,則該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推斷或表述正確的是
A.某醋酸溶液的,將此溶液稀釋1倍后,溶液的,則
B.向2.0mL濃度均為0.1 mol·L-1的KCl、KI混合液中滴1~2滴0.01 mol·L-1
AgNO3溶液,振蕩,沉淀呈黃色,說明AgCl的Ksp比AgI的Ksp小
C.0.2 mol/L的一元酸HX與0.1 mol/L的KOH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中,
一定有:c(H+)+ c(K+)= c(OH)+ c(X
D.室溫下,0.2 mol?L-1鹽酸與等體積0.05 mol?L-1 Ba(OH)2溶液混合后,
溶液pH為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種說法中,都包含有前后兩個數值,其中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在25℃和80℃時純水中的c[H +] 濃度
B.室溫時,濃度均為 0.1 mol·L-1 的 (NH4)2SO4(aq)、(NH4)2CO3 (aq)的 c (NH4+)
C.相同條件下,0.l mol·L-1 NaHCO3 和 0.1 mol·L-1 Na2CO3 溶液的 pH
D.1 L飽和CH3COONa溶液中CH3COO- 和Na+的個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常溫下,在一定體積pH=1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當溶液中的恰好完全沉淀時,溶液。若反應后溶液的體積等于溶液與溶液的體積之和,則溶液與溶液的體積比是
A.1:9B.1:1C.1:2D.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常溫下,下列溶液一定呈堿性的是 (   )
A.pH=11的NaOH溶液與pH=3的CH3COOH溶液等體積混合
B.0.1mol·L-1鹽酸和0.1mol·L-1氨水等體積混合
C.0.1mol·L-1氨水和0.1mol·L-1氯水銨溶液等體積混合
D.一定體積pH=5的稀硫酸加水稀釋1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用鉑作電極電解500 mL含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一段時間后,在兩極均生成11.2L標準狀況下的氣體,原溶液中Cu2+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
A.0.5 mol/LB.2 mol/LC.l mol/L 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操作中,能使電離平衡H2OH+OH向右移動且溶液呈堿性的是(   )
A.向水中通入氨氣B.向水中加入Al2(SO4)3溶液
C.向水中加入Na2CO3溶液D.將水加熱到100℃,使pH=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