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下列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
A.實驗室制乙酸乙酯時,不斷的蒸出乙酸乙酯來提高產率
B.CO有毒,會與血液中血紅蛋白(用Hb表示)化合發(fā)生下述反應:CO+HbO2?HbCO+O2,輸氧搶救CO中毒的患者
C.皂化反應采用強堿性條件,促使油脂水解
D.合成氨時,采用高溫與高壓來提高氨氣的產率

分析 A.實驗室制乙酸乙酯的反應為可逆反應,減少生成物濃度導致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B.增大生成物濃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C.皂化反應是可逆反應,堿和油脂水解生成的羧酸發(fā)生中和反應而促進油脂水解;
D.合成氨反應是反應前后氣體體積減小的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

解答 解:A.實驗室制乙酸乙酯的反應為可逆反應,減少生成物濃度導致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從而提高乙酸乙酯產率,可以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故A不選;
B.增大生成物濃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從而減輕CO中毒現(xiàn)象,可以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故B不選;
C.皂化反應是可逆反應,堿和油脂水解生成的羧酸發(fā)生中和反應而促進油脂水解,可以采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故C不選;
D.合成氨反應是反應前后氣體體積減小的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不利于提高氨氣產率,升高溫度是為了加快反應速率,所以不能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故D選;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移動原理,為高頻考點,明確化學平衡移動原理適用范圍是解本題關鍵,只有改變條件時能引起平衡移動的可逆反應才能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易錯選項是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屬于正確的電離方程式是( 。
A.HCO3-+H2O?CO32-+H3O+B.NH4++H2O?NH3•H2O+H+
C.NaHCO3?Na++HCO3-D.H2S?2H++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能說明NH3分子的空間構型是三角錐形而不是平面正三角形的充分理由是( 。
A.NH3與H+反應生成的NH4為正四面體結構
B.NH3分子內3個共價鍵的鍵角、鍵長相等
C.NH3分子內3個共價鍵的鍵長相等,3個鍵角都等于107°
D.NH3分子內3個共價鍵的鍵長相等,3個鍵角都等于1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在一定條件下,向一體積為2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 A、1mol B,發(fā)生反應:2A(g)+B(g)?3C(g)△H=-Q kJ/mol(Q>0).經過60s達到平衡,測得B的物質的量為0.4mol,下列對該平衡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用C表示該反應的速率為0.03mol/(L•s)
B.達到平衡,測得放出熱量為x kJ,則x=Q
C.若向容器中再充入1 mol C,重新達到平衡,A的體積分數(shù)保持不變
D.若升高溫度,則V(逆)增大,V(正)減小,平衡逆向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酸堿中和反應是中學化學一類重要的反應,某學生實驗小組對課本中的兩個酸堿中和實驗進行了研究.
(1)用圖甲裝置進行強酸(50mL 0.5mol/L的HCl)和強堿(50mL 0.55mol/L的NaOH)反應的中和熱測定.
①從實驗裝置上看,圖中尚缺少的一種玻璃儀器是環(huán)形玻璃攪拌器.
②大小燒杯之間填滿紙屑的作用是保溫、隔熱、減少實驗過程中的熱量散失.
③若用醋酸代替上述鹽酸實驗,實驗測得的中和熱的數(shù)值偏低(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2)用實驗室準確配制的0.100mol/L的NaOH溶液測定某未知濃度的稀鹽酸.其具體實驗步驟如下:
①應選擇b滴定管(填寫圖乙中對應字母),用少量標準NaOH溶液潤洗2~3次水洗后的該滴定管,再加入標準的0.100mol/L的NaOH溶液并記錄液面刻度讀數(shù);
②用酸式滴定管精確的放出25.00mL待測鹽酸,置于用蒸餾水洗凈的錐形瓶中.再加入2滴酚酞試液;
③滴定時,邊滴邊振蕩,同時眼睛注視錐形瓶內溶液顏色的變化,觀察到錐形瓶中溶液的顏色由無色變?yōu)闇\紅色,且半分鐘不褪色即達到滴定終點;
④記錄液面刻度讀數(shù).根據(jù)滴定管的兩次讀數(shù)得出消耗標準NaOH溶液的體積,再重復測定兩次,實驗結果記錄見下表:
實驗次數(shù)起始滴定管讀數(shù)終點滴定管讀數(shù)
10.00mL24.02mL
20.50mL24.46mL
32.50mL25.02mL
測得未知稀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096mol/L(保留小數(shù)點后3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工業(yè)上以侯氏制堿法為基礎生產焦亞硫酸鈉(Na2S2O5).其制備工藝流程如下:

已知:反應Ⅱ包含2NaHSO3?Na2S2O5+H2O等多步反應.
(1)反應I的化學方程式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灼燒”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CuS+3O2$\frac{\underline{\;高溫\;}}{\;}$2CuO+2SO2
(3)已知Na2S2O5與稀硫酸反應放出SO2,其離子方程式為:S2O52-+2H+=2SO2↑+H2O.
(4)反應I時應先通的氣體為NH3副產品X的化學式是CuSO4•5H2O.生產中可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為CO2(填化學式)
(5)為了減少產品Na2S2O5中雜質含量,需控制反應Ⅱ中氣體與固體的物質的量之比約為2:1.檢驗產品中含有碳酸鈉雜質所需試劑是①③⑥(填編號)
①酸性高錳酸鉀        ②品紅溶液        ③澄清石灰水
④飽和碳酸氫鈉溶液     ⑤NaOH          ⑥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某同學在用稀硫酸與鋅制取氫氣的實驗中,發(fā)現(xiàn)加入少量硫酸銅溶液可加快氫氣的生成速率.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實驗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有CuSO4+Zn=ZnSO4+Cu、Zn+H2SO4=ZnSO4+H2↑.
(2)加入硫酸銅溶液后可以加快氫氣生成速率的原因是CuSO4與Zn反應產生的Cu與Zn形成Cu-Zn原電池,加快了氫氣生成的速率.
(3)實驗室中現(xiàn)有Na2SO4、MgSO4、Ag2SO4、K2SO4等4種溶液,可與上述實驗中CuSO4溶液起相似作用的是Ag2SO4
(4)要加快上述實驗中氫氣生成速率,還可采取的措施有升溫;增加H2SO4濃度 (答兩種即可).
(5)為了進一步研究硫酸銅的量對氫氣生成速率的影響,該同學設計了如表一系列的實驗:將表中所給的混合溶液分別加入到6個盛有過量Zn粒的容器中,收集產生的氣體,記錄獲得相同體積的氣體所需時間.

實驗
混合溶液
ABCDEF
4mol/L H2SO4(mL)30V1V2V3V4V5
飽和CuSO4溶液(mL)00.52.55V620
H2O(mL)V7V8V9V10100
①請完成此實驗設計,其中:V1=30,V6=10.
②該同學最后得出的結論為:當加入少量CuSO4溶液時,生成氫氣的速率會大大提高,但當加入的CuSO4溶液超過一定量時,生成氫氣的速率反而會下降.請分析氫氣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當加入一定量的CuSO4后,生成的單質Cu會沉積在Zn的表面,降低了Zn與H2SO4溶液的接觸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根據(jù)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題實驗.(a、b為彈簧夾,加熱及固定裝置已略去)

(1)驗證SO2的氧化性、還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若大量的SO2通入NaOH溶液中,其離子方程式是:SO2+NaOH═NaHSO3
②打開b,關閉a.能驗證SO2具有氧化性的化學方程式是:2H2S+SO2═3S↓+2H2O.
③BaCl2溶液中無沉淀現(xiàn)象,將其分成兩份,分別滴加下列溶液,將產生的沉淀的化學式填入下表相應位置.
滴加的溶液氯水氨水
沉淀的化學式
寫出其中SO2顯示還原性并生成沉淀的離子方程式Ba2++SO2+Cl2+2H2O═BaSO4↓+4H++2Cl-
(2)驗證碳、硅非金屬性的相對強弱.(已知酸性:亞硫酸>碳酸)
①銅與濃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u+2H2SO4(濃)$\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裝置A中的試劑是酸性KMnO4溶液.
②連接儀器、檢驗裝置的氣密性、加藥品后,打開a關閉b,然后滴入濃硫酸,加熱.
③能說明碳的非金屬性比硅強的實驗現(xiàn)象是:A中酸性KMnO4溶液不退色,Na2SiO3溶液中出現(xiàn)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關于胡椒酚(,植物揮發(fā)油中成分)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化合物屬于芳香烴
B.分子中9個碳原子一定處于同一平面
C.它的部分同分異構體能夠發(fā)生銀鏡反應
D.1 mol該有機物最多可與2 mol Br2 發(fā)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