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祁陽縣一模)某;瘜W研究性學習小組為探究銅及其化合物的性質(zhì),進行了如下科學探究:
[實驗一]:研究性學習小組甲以銅為電極電解飽和食鹽水,探究過程如下:
實驗過程:按如圖裝置,接通電源后,陰極產(chǎn)生大量氣泡;陽極銅絲由粗變細,不久出現(xiàn)磚紅色渾濁,最后在試管底部聚集磚紅色沉淀,溶液始終未出現(xiàn)藍色.
查閱資料:某些銅的化合物有關(guān)性質(zhì)如表所示:
物質(zhì) |
性質(zhì) |
物質(zhì) |
性質(zhì) |
氯化銅 |
濃溶液呈綠色,稀溶液呈藍色 |
氯化亞銅 |
白色 |
氧化亞銅 |
磚紅色,在酸性條件下易反應: Cu2O+2H+=Cu+Cu2++H2O. Cu2O在空氣中灼燒生成CuO |
氫氧化亞銅 |
橙黃色,不穩(wěn)定 |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試管底部磚紅色沉淀的化學式為
Cu2O
Cu2O
.
(2)寫出電解總反應方程式
.
[實驗二]研究性學習小組乙為檢測[實驗一]生成的磚紅色沉淀中是否含有Cu,設計了以下兩種方案進行探究.
方案1:取少量磚紅色沉淀溶于足量的濃硝酸中,觀察溶液顏色變化.
方案2:取一定質(zhì)量磚紅色沉淀在空氣中充分灼燒,根據(jù)灼燒前后質(zhì)量變化進行判斷.
(3)請你評價方案1和方案2是否合理,并簡述其原因.
方案1
不合理,因為銅和氧化亞銅都能與硝酸生成Cu2+
不合理,因為銅和氧化亞銅都能與硝酸生成Cu2+
.
方案2
合理,因為等質(zhì)量的Cu2O與Cu2O、Cu的混合物在空氣中灼燒前后質(zhì)量變化不同
合理,因為等質(zhì)量的Cu2O與Cu2O、Cu的混合物在空氣中灼燒前后質(zhì)量變化不同
.
思考與交流:實驗結(jié)束后,同學們關(guān)于[實驗二]中“方案一”溶液呈綠色,而不呈藍色展開了討論.丙同學認為是該溶液中硝酸銅的質(zhì)量分數(shù)較高所致;丁同學則認為是該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氣體.
(4)同學們分別設計了以下4個實驗來判斷兩種看法是否正確.這些方案中不可行的是(選填序號字母)
B
B
.
A、加熱該綠色溶液,觀察顏色變化.
B、加水稀釋綠色溶液,觀察顏色變化
C、向該綠色溶液中通入氧氣,觀察顏色變化
D、向飽和的硝酸銅溶液中通入濃硝酸與銅反應產(chǎn)生的氣體,觀察顏色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