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目前有效控制及高效利用CO、CO2的研究正引起全球廣泛關(guān)注,根據(jù)《中國化工報》報道,美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幾種新的可將CO、CO2轉(zhuǎn)化為甲醇的高活性催化體系,比目前工業(yè)使用  的常見催化劑快近90倍.
已知工業(yè)上可以利用CO2制備CH3OH涉及反應如下:
反應I:CO2(g)+3H2(g)?CH3OH(g)+H2O(g)△H=-49.5kJ/mol
反應II:CO2(g)+H2(g)?CO(g)+H2O(g)△H=+41.3kJ/mol
(1)寫出工業(yè)上CO和H2制取甲醇的熱化學方程式CO(g)+2H2(g)?CH3OH(g)△H=-90.8kJ/mol.
(2)反應I能自發(fā)進行的條件是低溫.
(3)一定溫度下,H2、CO在體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4H2(g)+2CO(g)?CH3OCH3(g)+H2O(g),下列選項能判斷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有C、E.
A.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不變                 B.CO的消耗速率等于CH3OCH3的生成速率
C.容器內(nèi)的壓強保持不變                 D.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
E.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隨時間而變化
(4)500K,2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3mol的H2和1.5molCO2僅發(fā)生反應I(左下圖為實驗過程中在不同反應物起始投入量下,反應體系中CO2的平衡轉(zhuǎn)化率與溫度的關(guān)系圖),該反應10min時CH3OH生成0.9mol,此時達到平衡:
①用氫氣表示該反應的速率為0.135mol/(L•min).
②該溫度下,反應I的平衡常數(shù)為200.
③在此條件下,系統(tǒng)中CH3OH的濃度隨反應時間的變化趨勢如圖1所示,當反應時間達到3min時,迅速將體系溫度升至600K,請在圖2中畫出3~10min容器中CH3OH濃度的變化趨勢曲線.

(5)某研究小組將一定量的H2和CO2充入恒容密閉容器中并加入合適的催化劑發(fā)生上述反應,測得了不同溫度下體系達到平衡時CO2的轉(zhuǎn)化率(a)及CH3OH的產(chǎn)率(b),如圖2所示,請回答問題:
①該反應達到平衡后,為同時提高反應速率和甲醇的生成量,以下措施一定可行的是C、E(選填編號)
A.改用高效催化劑            B.升高溫度                C.縮小容器體積
D.分離出甲醇                E.增加CO2的濃度
②據(jù)圖可知當溫度高于260℃后,CO的濃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填“增大”、“減小”、“不變”或“無法判斷”),其原因是反應I:CO2(g)+3H2(g)?CH3OH(g)+H2O(g)、一氧化碳制備甲醇:CO(g)+2H2(g)?CH3OH(g)均為放熱反應,溫度升高不利于CO2、CO轉(zhuǎn)化為甲醇;反應II為吸熱反應,溫度升高使更多CO2轉(zhuǎn)化為CO.綜上所訴,CO的濃度一定增大..

分析 (1)準確寫出一氧化碳與氫氣反應生成甲醇的方程式,將已知的兩個熱化學方程式進行運算得到目標方程式,依據(jù)蓋斯定律計算反應熱;
(2)依據(jù)△H-T△S<0反應能自發(fā)進行判斷解答;
(3)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等,即V正=V逆,定,即達到平衡后反應物、生成物物質(zhì)的量,質(zhì)量,濃度,百分含量等保持不變據(jù)此判斷解答;
(4)①根據(jù)速率v=$\frac{△C}{△t}$結(jié)合三行式進行計算;
②化學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各個生成物平衡濃度系數(shù)次方的乘積和各個反應物平衡濃度系數(shù)次方乘積的比值,據(jù)此計算;
③將體系溫度升至600K,根據(jù)升高溫度,平衡向著吸熱方向來進行回答;
(5)①該反應達到平衡后,為同時提高反應速率和甲醇的生成量,只要加快反應速率且使得平衡正向移動的因素都可以;
②根據(jù)反應I、反應III均為放熱反應,溫度升高不利于CO2、CO轉(zhuǎn)化為甲醇,反應II為吸熱反應,溫度升高使更多的CO2轉(zhuǎn)化為CO來回答.

解答 解:(1)把題中所給的兩個熱化學方程式分別記為①和②,
①:CO2(g)+3H2(g)?CH3OH(g)+H2O(g)△H=-49.5kJ/mol
②:CO2(g)+H2(g)?CO(g)+H2O(g)△H=+41.3kJ/mol
根據(jù)蓋斯定律①-②得CO(g)+2H2(g)?CH3OH(g)△H=-90.8kJ/mol;
故答案為:CO(g)+2H2(g)?CH3OH(g)△H=-90.8kJ/mol;
(2)依據(jù)方程式:反應I:CO2(g)+3H2(g)?CH3OH(g)+H2O(g)△H=-49.5kJ/mol該反應能自發(fā)進行則滿足:△H-T△S<0,△H<0、△S<0,故應該在低溫下能自發(fā)進行;
故答案為:低溫;
(3)A.溫度不變,平衡常數(shù)不變,故不能作為判斷平衡的標志,故A錯誤;
B.所指的速率都是表示正反應速率,且比例不對,不能作為判斷平衡標志,故B錯誤;
C.該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相等,則壓強不變說明達到平衡,故C正確;
D.反應物和產(chǎn)物都是氣體,則氣體總質(zhì)量不變、容器體積不變,則密度始終不變,故D錯誤;
E.混合氣體的總質(zhì)量不變,但反應前后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不等,則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變說明達到平衡,故E正確;
故選:CE;
(4)在溫度為500K的條件下,充入3mol H2和1.5mol CO2,該反應10min時達到平衡,二氧化碳的轉(zhuǎn)化率是60%,
           CO2(g)+3H2(g)?CH3OH(g)+H2O(g)
初始濃度:0.75      1.5         0        0
變化濃度:0.45      1.35       0.45       0.45 
平衡濃度:0.3       0.15        0.45       0.45
①.氫氣表示的反應速率=$\frac{1.35mol/L}{10min}$=0.135 mol•L-1•min-1,故答案為:0.135 mol•L-1•min-1;
②.該溫度下,反應I的平衡常數(shù)K=$\frac{0.45×0.45}{0.3×0.1{5}^{3}}$=200,
故答案為:200;
③.當反應時間達到3min時,迅速將體系溫度升至600K,則平衡正向進行,甲醇的濃度會增加,圖象為
故答案為:;
(5)①該反應達到平衡后,為同時提高反應速率和甲醇的生成量,只要加快反應速率且使得平衡正向移動即可.
A.改用高效催化劑,能加快反應速率,但是不影響平衡的移動,故錯誤;
B.升高溫度,加快反應速率且使得平衡逆向移動,不符合,故錯誤;
C.縮小容器體積,即增大壓強,加快反應速率且使得平衡正向移動,故正確;
D.分離出甲醇,不能加快反應速率,故錯誤;
E.增加CO2的濃度,可以加快反應速率且使得平衡正向移動,故正確.
故選CE;
②反應I、反應III均為放熱反應,溫度升高不利于CO2、CO轉(zhuǎn)化為甲醇,反應II為吸熱反應,溫度升高使更多的CO2轉(zhuǎn)化為CO,所以當溫度高于260℃后,CO的濃度一定增大,
故答案為:增大;反應I、反應III均為放熱反應,溫度升高不利于CO2、CO轉(zhuǎn)化為甲醇,反應II為吸熱反應,溫度升高使更多的CO2轉(zhuǎn)化為CO,綜上所述,CO的濃度一定增大.

點評 本題綜合考查學生蓋斯定律的應用、化學反應速率的計算、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因素等知識,屬于綜合知識的考查,難度較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6.硫酸亞鐵晶體(FeSO4•7H2O)在醫(yī)藥上作補血劑.某課外研究小組測定該補血劑中鐵元素的含量,實驗步驟如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證明步驟①濾液中含有Fe2+的方法是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氯水(或雙氧水、稀硝酸),該過程的現(xiàn)象為:溶液開始不變色,后變?yōu)檠t色.
(2)步驟②加入過量H2O2的目的:將Fe2+全部氧化為Fe3+
(3)步驟③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Fe3++3NH3•H2O═Fe(OH)3↓+3NH4+
(4)若實驗無損耗,則每片補血劑含鐵元素的質(zhì)量0.07ag.
(5)該小組有些同學認為用KMnO4溶液滴定也能進行鐵元素含量的測定.
(5Fe2++MnO4-+8H+=5Fe3++Mn2++4H2O)
①實驗前,首先要精確配制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KMnO4溶液250mL,配制時需要的儀器除天平、玻棒、燒杯、膠頭滴管外,還需250mL容量瓶.
②上述實驗中的KMnO4溶液需要酸化,用于酸化的酸是b.
a.稀硝酸    b.稀硫酸    c.稀鹽酸    d.濃硝酸
③滴定到終點時的顏色為紫或紫紅色.若滴定到終點時俯視滴定管刻度線,對測量值有何影響?偏低( 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用0.1mol/L KOH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鹽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為如下幾步:
(A)移取20.00mL待測的鹽酸溶液注入潔凈的錐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用標準溶液潤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標準溶液的堿式滴定管固定好,調(diào)節(jié)液面使滴定管尖嘴充滿溶液
(D)取標準KOH溶液注入堿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cm
(E)調(diào)節(jié)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記下讀數(shù)
(F)把錐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用標準KOH溶液滴定至終點,記下液面的刻度
完成以下填空:
(1)正確操作的順序是(用序號字母填寫)B、D、C、E、A、F.
(2)上述(B)操作的目的是滴定管內(nèi)壁有一層水膜,如果直接裝液會使?jié)舛冉档停?br />(3)判斷到達滴定終點的實驗現(xiàn)象是錐形瓶內(nèi)溶液顏色由無色變淺紅,半分鐘不褪色;
(4)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測鹽酸的濃度數(shù)值偏低的是DE.
A.堿式滴定管未用標準溶液潤洗就直接注入標準液
B.滴定前盛放鹽酸的錐形瓶用蒸餾水洗凈后沒有干燥
C.堿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氣泡,滴定后氣泡消失
D.讀取氫氧化鉀溶液體積時,開始仰視讀數(shù),滴定結(jié)束時俯視讀數(shù)
E.若稱取一定量的KOH固體(含少量NaOH)配制標準溶液并用來滴定上述鹽酸
(5)若滴定開始和結(jié)束時,堿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圖,則所用鹽酸溶液的體積為25.90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含有非極性鍵的極性分子是( 。
A.C2H5OHB.C2H2C.HCOOHD.CH3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恒溫恒容下,向2L密閉容器中加入MgSO4(s)和CO(g),發(fā)生反應:
MgSO4(s)+CO(g)?MgO(s)+CO2(g)+SO2(g)
反應過程中測定的部分數(shù)據(jù)見表:
反應時間/minn(MgSO4)/moln(CO)/moln(SO2)/mol
02.02.00
20.8
41.2
6   1.22.8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0~2 min內(nèi)的平均速率為υ (CO)=0.6 mol/(L•min)
B.其他條件不變,若起始時容器中MgSO4、CO均為1.0 mol,則平衡時n(SO2)=0.6 mol
C.4 min后,若升高溫度,SO2物質(zhì)的量濃度變?yōu)?.7mol/L,則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D.4 min后,平衡移動的原因可能是向容器中加入了2.0 mol的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把0.8mol X 氣體和0.4mol Y 氣體混合于2L 密閉容器中,使它們發(fā)生如下反應:2X(g)+Y (g)?n Z (g)+2W (g).2min 末已生成0.2mol W,若測知以Z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05mol•(L•min)-1,計算:
(1)前2min內(nèi)用X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
(2)2min末時Y的濃度.
(3)化學反應方程式中n 值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在0.5L某NaCl溶液中含有0.5molNa+,對該溶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配制100mL該溶液需用5.85g NaCl
B.該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1mol•L -1
C.該溶液中含有58.5g NaCl
D.量取100mL該溶液,其中Na+的物質(zhì)的量為0.1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實驗室中需要配制2mol/L的NaCl溶液920mL,配制時應選用的容量瓶的規(guī)格和稱取的NaCl質(zhì)量分別是(  )
A.920 mL,107.64 gB.500 mL,117 g
C.1000 mL,117.0gD.任意規(guī)格,107.64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表示下列粒子結(jié)構(gòu)的圖式,不正確的是(  )
A.乙烯的結(jié)構(gòu)式:B.鈉離子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C.氫分子的電子式:H:HD.氯化氫分子的電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