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已知:過氧化鈣與CO2反應有氣體生成,而將SO2通入過氧化鈣粉末中也有氣體生成.有人提出:CO2、SO2與過氧化鈣的反應原理相同,但也有人提出SO2具有較強的還原性,CO2無強還原性,反應原理不相同.據(jù)此設計如下實驗操作進行判斷.
實驗一:通過測量氣體的體積判斷發(fā)生的化學反應,實驗裝置如下

(1)試劑A可以選用濃硫酸,試劑B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氣干燥氣體.
(2)裝置E用于測定氧氣的體積,請在方框中畫出裝置圖.
(3)實驗測得裝置C中過氧化鈣質量增加了m1g,裝置D質量增加了m2g,裝置E中收集到的氣體為VL(已換算成標準狀況下),用上述有關測量數(shù)據(jù)判斷,SO2未被氧化、部分被氧化、完全被氧化的V-m1關系式.
未被氧化:$\frac{7{m}_{1}}{30}$,部分被氧化:0<V<$\frac{7{m}_{1}}{30}$,完全被氧化:0.
若SO2完全被氧化,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O2+SO2=CaSO4
實驗二:向一定量的過氧化鈉固體中通入足量SO2,取反應后的固體進行實驗探究,以證明過氧化物與SO2反應的特點.
(4)提出假設:
假設1:反應后固體中只有Na2SO3,證明SO2未被氧化;
假設2:反應后固體中只有Na2SO4,證明SO2完全被氧化;
假設3:固體為Na2SO3和Na2SO4的混合物.
實驗探究:(5)設計實驗,證明假設3是正確的,簡要回答實驗過程、現(xiàn)象和結論:取反應后的固體放入試管中,加少量的水溶解,加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鹽酸沉淀部分溶解,證明原固體中即有亞硫酸鈉也有硫酸鈉,即過氧化鈉部分氧化二氧化硫.
實驗評價:(6)實驗過程中SO2的通入量直接影響探究實驗結果的科學性,請簡要說明原因:若剩余過氧化鈉,固體加水溶解時,過氧化鈉能將亞硫酸鈉氧化為硫酸鈉,檢驗出的硫酸根離子不能確定是過氧化鈉和二氧化硫反應生成的.

分析 實驗一:(1)過氧化鈣和水反應,裝置B中試劑能吸收水蒸氣,所以試劑為濃硫酸,干燥氣體除去水蒸氣;
(2)測定氧氣的體積利用排水量氣法:裝置為以下幾種裝置中的一種
(3)實驗測得裝置C中過氧化鈣質量增加了m1 g,裝置D質量增加了m2 g,裝置E中收集到的氣體為V L(已換算成標準狀況下),若SO2未被氧化、則發(fā)生反應:2CaO2+2SO2=2CaSO3+O2
依據(jù)化學方程式和反應增重計算E中收集的氧氣:
2CaO2+2SO2=2CaSO3+O2 反應增重
1mol                                      96g
$\frac{VL}{22.4L/mol}$                         m1g
V=$\frac{7{m}_{1}}{30}$L
若二氧化硫全部被氧化發(fā)生的反應為:CaO2+SO2=CaSO4;反應過程中 無氧氣生成,V=0,若0<V<$\frac{7{m}_{1}}{30}$,則二氧化硫部分被氧化;
實驗二:向一定量的過氧化鈉固體中通入足量的SO2,取反應后的固體進行實驗探究
(4)假設1:反應后固體只有 Na2SO3,證明SO2未被氧化;
假設2:反應后固體中只有 Na2SO4,證明SO2完全被氧化;
假設3:固體為Na2SO3和Na2SO4的混合物;
(5)證明假設3是正確的,實驗設計為:取反應后的固體放入試管中,加少量的水溶解,加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鹽酸沉淀部分溶解,證明原固體中即有亞硫酸鈉也有硫酸鈉,即過氧化鈉部分氧化二氧化硫.
(6)實驗過程中SO2的通入量直接影響探究實驗結果的科學性,若剩余過氧化鈉,固體加水溶解時,過氧化鈉能將亞硫酸鈉氧化為硫酸鈉,檢驗出的硫酸根離子不能確定是過氧化鈉和二氧化硫反應生成的;

解答 解:實驗一:(1)過氧化鈣和水反應,裝置B中試劑能吸收水蒸氣,所以試劑為濃硫酸,干燥氣體除去水蒸氣,
故答案為:濃硫酸;吸收水蒸氣干燥氣體;
(2)測定氧氣的體積利用排水量氣法:裝置為以下幾種裝置中的一種,
故答案為:;
(3)實驗測得裝置C中過氧化鈣質量增加了m1 g,裝置D質量增加了m2 g,裝置E中收集到的氣體為V L(已換算成標準狀況下),若SO2未被氧化、則發(fā)生反應:2CaO2+2SO2=2CaSO3+O2
依據(jù)化學方程式和反應增重計算E中收集的氧氣:
2CaO2+2SO2=2CaSO3+O2 反應增重
1mol                                            96g
$\frac{VL}{22.4L/mol}$                                    m1g
V=$\frac{7{m}_{1}}{30}$L
若二氧化硫全部被氧化發(fā)生的反應為:CaO2+SO2=CaSO4;反應過程中 無氧氣生成,V=0,若0<V<$\frac{7{m}_{1}}{30}$,則二氧化硫部分被氧化;
故答案為:$\frac{7{m}_{1}}{30}$;0<V<$\frac{7{m}_{1}}{30}$;0;CaO2+SO2=CaSO4
實驗二:向一定量的過氧化鈉固體中通入足量的SO2,取反應后的固體進行實驗探究
(4)假設1:反應后固體只有 Na2SO3,證明SO2未被氧化;
假設2:反應后固體中只有 Na2SO4,證明SO2完全被氧化;
假設3:固體為Na2SO3和Na2SO4的混合物;
故答案為:Na2SO3;Na2SO4;固體為Na2SO3和Na2SO4的混合物;
(5)證明假設3是正確的,實驗設計為:取反應后的固體放入試管中,加少量的水溶解,加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鹽酸沉淀部分溶解,證明原固體中既有亞硫酸鈉也有硫酸鈉,即過氧化鈉部分氧化二氧化硫.
故答案為:取反應后的固體放入試管中,加少量的水溶解,加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鹽酸沉淀部分溶解,證明原固體中即有亞硫酸鈉也有硫酸鈉,即過氧化鈉部分氧化二氧化硫;
(6)實驗過程中SO2的通入量直接影響探究實驗結果的科學性,若剩余過氧化鈉,固體加水溶解時,過氧化鈉能將亞硫酸鈉氧化為硫酸鈉,檢驗出的硫酸根離子不能確定是過氧化鈉和二氧化硫反應生成的;
故答案為:若剩余過氧化鈉,固體加水溶解時,過氧化鈉能將亞硫酸鈉氧化為硫酸鈉,檢驗出的硫酸根離子不能確定是過氧化鈉和二氧化硫反應生成的.

點評 本題考查了二氧化硫性質應用和實驗驗證,實驗設計的步驟和實驗方案的確定應根據(jù)題干要求分析判斷,關鍵是讀懂題干信息,依據(jù)題干條件計算判斷,題目較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區(qū)別下列各組物質的方法錯誤的是( 。
A.丙烷和丙烯:分別通入酸性KMnO4溶液
B.乙醇和乙酸:分別滴加NaOH溶液
C.苯和四氯化碳:分別加水后靜置
D.棉花織品和羊毛織品:分別燃燒聞氣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現(xiàn)有m克某氣體,它由雙原子分子構成,它的摩爾質量為M g•mol-1.若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用NA表示,則:該氣體所含原子總數(shù)為$\frac{2m{N}_{A}}{M}$個;該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frac{22.4m}{M}$L;該氣體溶于水后形成V L溶液,其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frac{m}{MV}$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常溫下,向NH4Cl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NH3,使溶液呈中性,對此溶液說法中,正確的是( 。
A.c(Cl-)=c(NH4+B.NH4+水解程度增大
C.氨水電離程度增大D.溶液中有少量NH4Cl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KMnO4以的氧化性隨pH的減小而增大,在酸性介質中還原產(chǎn)物是Mn2+,在中性或堿性介質中還原產(chǎn)物主要是MnO2.三氯乙烯(C2HCl3)是地下水有機污染物的主要成分,研究顯示,在地下水中加人KMnO4溶液可將其中的三氯乙烯除去,氧化產(chǎn)物只有CO2,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KMnO4+C2HCl3═2KCl+2CO2↑+2MnO2+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有一晶體X,可發(fā)生如下的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從略).其中B、D、E、F均為無色氣體,W、K為常見的金屬單質,C為難溶于水的紅褐色固體.在混合液中加入BaCl2溶液可生成不溶于稀鹽酸的白色沉淀,H和W反應可放出大量的熱.

(1)I轉化為G的反應中,當有2molG生成時,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2NA
(2)A→C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4Fe(OH)2+O2+2H2O=4Fe(OH)3
(3)對混合液電解時的陽極反應式為4OH--4e-=2H2O+O2↑.工業(yè)上金屬W也可用電解法制備,電解時的陰極反應式為Al3++3e-=Al.
(4)將一定量的B和D放入容積為1L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在760~840℃下,反應達到平衡.該平衡常數(shù)的表達式為$\frac{{c}^{4}(NO){c}^{6}({H}_{2}O)}{{c}^{4}(N{H}_{3}){c}^{5}({O}_{2})}$.若平衡時兩種反應物的轉化率相等,則起始投料時n(B):n(D)=4:5.
(5)某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M(s)+2N(g)?P(g)+Q(g)
當下列物理量不再變化時,表明反應達到平衡的是ABD.
A.N的物質的量濃度              B.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
C.容器內(nèi)的總壓強                D.混合氣體的密度
E. v(N ):v(P)=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硫酸亞鐵晶體(FeSO4•7H2O)在醫(yī)藥上作補血劑.某課外小組測定該補血劑中鐵元素的含量.實驗步驟如下:

硅孔雀石H2SO4溶浸浸出渣硫酸銅粗液MnO2浸出液除雜濾渣濾液硫酸銅晶體…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補血劑存放時間較長會氧化變質,對濾液中鐵元素的存在形式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1:只有Fe2+                     
假設2:只有Fe3+
假設3:既有Fe2+又有Fe3+
(2)如何證明步驟①濾液中含有Fe2+取少量濾液加入試管中,先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變色,再滴加氯水(或雙氧水、稀硝酸),溶液變?yōu)檠t色.
(3)步驟④中一系列處理的操作步驟:洗滌、洗滌、灼燒、冷卻、稱量.
(4)該小組有些同學認為可用酸化的KMnO4溶液滴定進行Fe2+含量的測定.
①用離子方程式表示該滴定原理:5Fe2++MnO4-+8H+=5Fe3++Mn2++4H2O.
②實驗前,首先要精確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KMnO4溶液250mL,配制時需要的儀器除天平、玻璃棒、燒杯、量筒、藥匙、膠頭滴管外,還需250mL容量瓶.
③重復滴定三次,消耗1.00mol/L KMnO4標準溶液體積分別為19.98mL、20.00mL、20.02mL,3次實驗所用Fe2+溶液的體積為20.00mL.請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再設計合理數(shù)據(jù),完成實驗過程的記錄表格.
④如何判斷達到滴定終點:滴入最后一滴酸性KMnO4溶液,溶液由無色變?yōu)樽霞t色,30秒內(nèi)不恢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碳、氫、氧3種元素組成的有機物A,相對分子質量為152,其分子中C、H原子個數(shù)比為1:1,含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31.58%.A遇FeCl3溶液顯紫色,其苯環(huán)上的一氯取代物有兩種,請回答下列問題:
(1)A的分子式是C8H8O3
(2)若A能與NaHCO3溶液反應,A的結構簡式為;寫出A與NaHCO3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2.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100g 10.00%的K2SO4溶液,電極均為石墨電極.
(1)接通電源,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測得丙中K2SO4濃度為10.47%,乙中c電極質量增加.據(jù)此回答問題:
①電源的N端為正極;
②電極b上發(fā)生的電極反應為4OH--4e-=2H2O+O2↑;
③計算電極b上生成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2.8L.
④電極c的質量變化是16g;
⑤電解前后各溶液的pH大小是否發(fā)生變化,簡述其原因:
甲溶液甲增大,因為相當于電解水;
乙溶液乙減小,OH-放電,H+增多;
丙溶液丙不變,相當于電解水.
(2)如果電解過程中銅全部析出,此時電解能否繼續(xù)進行,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