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6.氰化物有劇毒,冶金工業(yè)會產生大量含氰化物的廢水,其中氰化物以CN-等形式存在于廢水中.某化學小組同學對含氰化物廢水處理進行研究.
Ⅰ.查閱資料:含氰化物的廢水破壞性處理方法.
利用強氧化劑將氰化物氧化為無毒物質,如以TiO2為催化劑用NaClO將CN-離子氧化成CNO-(CN-和CNO-中N元素均為-3價),CNO-在酸性條件下繼續(xù)與NaClO反應生成N2、CO2、Cl2等.
Ⅱ.實驗驗證:破壞性處理CN-的效果.
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密閉系統(tǒng)中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以測定CN-被處理的百分率,實驗步驟如下:

步驟1:取一定量廢水進行加熱蒸發(fā)、濃縮.
步驟2:取濃縮后含CN-離子的廢水與過量NaClO溶液的混合液共200mL(設其中CN-的濃度為0.2mol•L-1)倒入甲中,塞上橡皮塞.
步驟3:點燃酒精燈對丁裝置加熱
步驟4:打開甲上的橡皮塞和活塞,使甲中溶液全部放入乙中,關閉活塞.
步驟5:打開活塞K,通一段時間N2,關閉活塞K.
步驟6:實驗完成后測定干燥管I(含堿石灰)的質量m2(實驗前干燥管I(含堿石灰)的質量m1
回答下列問題:
(1)在破壞性處理方法中,在酸性條件下NaClO和CNO-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CNO-+6ClO-+8H+═2CO2↑+N2↑+3Cl2↑+4H2O,請標出反應中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
(2)對丁裝置加熱放在步驟3進行的原因是將產生的氯氣及時除去.
(3)丙裝置中的試劑是濃硫酸.
(4)干燥管Ⅱ的作用是防止空氣中的水和CO2進入干燥管I中影響對CO2的測量.
(5)請簡要說明實驗中通入N2的目的是使裝置中的CO2全部被排到干燥管I中被吸收,減少誤差.
(6)若干燥管Ⅰ中堿石灰增重1.408g,則該實驗中測得CN-被處理的百分率為80%.

分析 (1)根據題意可知,酸性條件下CNO-與NaClO反應生成N2、CO2和Cl2,根據氧化還原反應電子守恒標注電子轉移;
(2)裝置丁的作用是加熱利用銅與氯氣反應,除去乙中反應生成的氣體中混有的氯氣,防止干燥管Ⅰ吸收氯氣,影響二氧化碳質量的測定;
(3)實驗原理為測量干燥管Ⅰ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確定對CN-的處理,由于乙裝置中產生N2、CO2、Cl2、H2O,氯氣與水都能被堿石灰吸收,影響二氧化碳質量的測定,所以進入干燥管Ⅰ的氣體應除去氯氣與水,用濃硫酸吸水,用銅網除去氯氣;
(4)應防止空氣中的CO2、水蒸氣進入干燥管Ⅰ干擾實驗,影響二氧化碳質量的測定;
(5)裝置中殘留有CO2未被完全吸收,導致測定的二氧化碳質量偏低;
(6)干燥管Ⅰ中堿石灰增重1.408g為二氧化碳的質量,根據碳元素守恒可知被處理的CN-的物質的量為n(CN-)=n(CO2),原溶液中CN-的物質的量為0.2L×0.2mol/L=0.04mol,據此計算.

解答 解:(1)根據題意可知,酸性條件下CNO-與NaClO反應生成N2、CO2和Cl2,反應離子方程式為2CNO-+6ClO-+8H+═N2↑+2CO2↑+3Cl2↑+4H2O,電子轉移標注方向和數目為:;
故答案為:;
(2)裝置丁的作用是加熱利用銅與氯氣反應,除去乙中反應生成的氣體中混有的氯氣,故乙中反應之前應先點燃酒精燈對丁裝置加熱,防止干燥管Ⅰ吸收氯氣,影響二氧化碳質量的測定;
故答案為:將產生的氯氣及時除去;
(3)實驗原理為測量干燥管Ⅰ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確定對CN-的處理,由于乙裝置中產生N2、CO2、Cl2、H2O,氯氣與水都能被堿石灰吸收,影響二氧化碳質量的測定.所以進入干燥管Ⅰ的氣體應除去氯氣與水,用濃硫酸吸水,用銅網除去氯氣,故丙裝置中的試劑是濃硫酸,丁裝置的目的是除去Cl2;
故答案為:濃硫酸;
(4)干燥管Ⅰ的作用是吸收CO2,測定生產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空氣中的CO2、水蒸氣進入干燥管Ⅰ干擾實驗,干燥管Ⅱ的作用是防止空氣中的CO2、水蒸氣進入干擾實驗;
故答案為:防止空氣中的水和CO2進入干燥管I中影響對CO2的測量;
(5)裝置中殘留有CO2未被完全吸收,導致測定的二氧化碳質量偏低,通入N2使裝置中的CO2全部被排到干燥管I中被吸收,減少誤差;
故答案為:使裝置中的CO2全部被排到干燥管I中被吸收,減少誤差;
(6)干燥管Ⅰ中堿石灰增重1.408g為二氧化碳的質量,物質的量為$\frac{1.408g}{44g/mol}$=0.032mol,根據碳元素守恒可知被處理的CN-的物質的量為n(CN-)=n(CO2)=0.032mol,原溶液中CN-的物質的量為0.2L×0.2mol/L=0.04mol,所以該實驗中測得CN-被處理的百分率為$\frac{0.032mol}{0.04mol}$×100%=80%;
故答案為:80%.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組成與含量的測定、對實驗原理與裝置理解與評價、閱讀獲取信息的能力等,難度較大,是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理解實驗原理是解題的關鍵,需要學生具有扎實的基礎與綜合運用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中全面把握基礎知識.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某化學興趣小組用甲、乙兩套裝置(如圖所示)進行甲酸(HCOOH)與甲醇(CH3OH)酯化反應的實驗,回答以下問題.

(1)甲酸和甲醇進行酯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HCOOH+CH3OH$?_{△}^{濃硫酸}$HCOOCH3+H2O.
(2)實驗過程中選用的用品及試劑:碎瓷片(作用為防暴沸)、甲酸、甲醇以及濃H2SO4 (作用為催化劑),還有試管A和錐形瓶B內裝的是飽和Na2CO3溶液(作用為中和揮發(fā)出來的甲酸,使之轉化為甲酸鈉溶于水中,溶解揮發(fā)出來的甲醇,降低甲酸甲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層得到酯).
(3)乙裝置中長玻璃導管c的作用是冷凝回流甲醇,平衡內外大氣壓強;冷凝水應該從b進入.
(4)甲、乙兩套裝置中效果比較好的裝置是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7.草酸亞鐵為黃色固體,作為一種化工原料,可廣泛用于涂料、陶瓷、玻璃器皿等的著色劑以及新型電池材料、感光材料的生產.合成草酸亞鐵的流程如圖1:

(1)配制(NH42Fe(SO42•6H2O溶液時,需加入少量稀硫酸,目的是抑制Fe2+和NH4+離子水解.
(2)得到的草酸亞鐵沉淀需充分洗滌,檢驗是否洗滌干凈的方法是取少量最后一次的洗滌濾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鹽酸酸化的 BaCl2溶液,若無白色沉淀產生,則表明已洗滌干凈.
(3)將制得的產品(FeC2O4•2H2O)在氬氣氣氛中進行加熱分解,結果如圖2(TG%表示殘留固體質量占原樣品總質量的百分數).
①則A-B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C2O4•2H2O$\frac{\underline{\;\;△\;\;}}{\;}$FeC2O4+2H2O;
②已知B→C過程中有等物質的量的兩種氣態(tài)氧化物生成,寫出B→C的化學方程式FeC2O4 $\frac{\underline{\;\;△\;\;}}{\;}$FeO+CO↑+CO2↑;
(4)某草酸亞鐵樣品中含有少量草酸銨.為了測定不純產品中草酸根的含量,某同學做了如下分析實驗:
Ⅰ.準確稱量m g樣品,溶于少量2mol/L硫酸中并用100mL容量瓶定容.
Ⅱ.取上述溶液20mL,用c mol/L高錳酸鉀標準溶液滴定,溶液變?yōu)榈仙,消耗高錳酸鉀溶液的體積為V1 mL.
Ⅲ.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使溶液中的Fe3+恰好全部還原為Fe2+,過濾,
Ⅳ.洗滌剩余的鋅粉和錐形瓶,洗滌液并入濾液
Ⅴ.用c mol/L KMnO4溶液滴定該濾液至溶液出現淡紫色,消耗KMnO4溶液的體積V2 mL.
回答下列問題:
①已知:草酸(H2C2O4)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現象是有氣泡產生,紫色消失,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②若省略步驟Ⅳ,則測定的草酸根離子含量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③m g樣品中草酸根離子的物質的量為c(V1-V2)×10-3×$\frac{25}{2}$mol(用c,V1,V2的式子表示,不必化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4.已知:ICl的熔點為13.9℃,沸點為97.4℃,易水解,且能發(fā)生反應:ICl(l)+Cl2(g)═ICl3(l).(圖中夾持裝置略去)

(1)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KClO3+6HCl=KCl+3Cl2↑+3H2O.
(2)裝置B的作用是除去氯氣中的氯化氫.不能用裝置F代替裝置E,理由  裝置F中的水蒸氣會進入裝置D中,使ICl水解.
(3)所制得的ICl中溶有少量ICl3雜質,提純的方法是C(填標號).
A.過濾B.蒸發(fā)結晶C.蒸餾       D.分液
(4)用ICl的冰醋酸溶液測定某油脂的不飽和度.進行如下兩個實驗,實驗過程中有關反應為:

②ICl+KI=I2+KCl    
③I2+2Na2S2O3=2NaI+Na2S4O6
實驗1:將5.00g該油脂樣品溶于四氯化碳后形成100mL溶液,從中取出十分之一,加入20mL某ICl的冰醋酸溶液(過量),充分反應后,加入足量KI溶液,生成的碘單質用a mol/L的Na2S2O3 標準溶液滴定.經平行實驗,測得消耗的Na2S2O3溶液的平均體積為V1mL.
實驗2(空白實驗):不加油脂樣品,其它操作步驟、所用試劑及用量與實驗1完全相同,測得消耗的Na2S2O3溶液的平均體積為V2mL.
①滴定過程中可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劑.
②滴定過程中需要不斷振蕩,否則會導致V1偏。ㄌ睢捌蟆被颉捌。
③5.00g該油脂樣品所消耗的ICl的物質的量為5a(V2-V1)×10-3mol.由此數據經換算即可求得該油脂的不飽和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聚合化鋁是一種新型、高效絮凝劑和凈水劑,其單體是液態(tài)的堿式氯化鋁Al2(OH)nCl6-n.本實驗采用鋁鹽溶液水解絮凝法制備堿式氯化鋁.其制備原料為分布廣、價格廉的高嶺土,化學組成為:Al2O3(25%~34%)、SiO2(40%~50%)、Fe2O3(0.5%~3.0%)以及少量雜質和水分.已知氧化鋁有多種不同的結構,化學性質也有差異,且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化;高嶺土中的氧化鋁難溶于酸.制備堿式氯化鋁的實驗流程如下:
根據流程圖回答下列問題:
(1)“煅燒”的目的是改變高嶺土的結構,使其能溶于酸.
(2)配制質量分數15%的鹽酸需要200ml30%的濃鹽酸(密度約為1.15g•cm-3)和230g蒸餾水,配制用到的儀器有燒杯、玻璃棒、量筒.
(3)“溶解”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Al2O3+6H+=2Al3++3H2O、Fe2O3+6H+=2Fe3++3H2O.
(4)加少量鋁粉的主要作用是除去溶液中的鐵離子.
(5)“蒸發(fā)濃縮”需保持溫度在90~100℃,控制溫度的實驗方法是水。
(6)若溶解過程改為加入一定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Al2O3+2OH-=2AlO2-+H2O、SiO2+2OH-=SiO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Na2SO3應用廣泛.利用工業(yè)廢堿渣(主要成分Na2CO3)吸收硫酸廠尾氣中的SO2制備無水Na2SO3的成本低,優(yōu)勢明顯,其流程如下.

(1)舉例說明向大氣中排放SO2導致的環(huán)境問題:酸雨.
(2)如圖為吸收塔中Na2CO3溶液與SO2反應過程中溶液組成變化.則初期反應(圖中A點以前)的離子方程式是2CO32-+SO2+H2O=2HCO3-+SO32-

(3)中和器中發(fā)生的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NaHSO3+NaOH=Na2SO3+H2O.
資料顯示:
Ⅰ.Na2SO3在33℃時溶解度最大,將其飽和溶液加熱至33℃以上時,由于溶解度降低會析出無水Na2SO3,冷卻至33℃以下時析出Na2SO3•7H2O;
Ⅱ.無水Na2SO3在空氣中不易被氧化,Na2SO3•7H2O在空氣中易被氧化.
(4)為了降低由中和器所得溶液中Na2SO3的溶解度,從而提高結晶產率,中和器中加入的NaOH是過量的.
①請結合Na2SO3的溶解平衡解釋NaOH過量的原因Na2SO3存在溶解平衡:Na2SO3(s)?2Na+ (aq)+SO32- (aq),NaOH過量使c(Na+)增大,上述平衡逆向移動.
②結晶時應選擇的最佳操作是B(選填字母).
a.95~100℃加熱蒸發(fā),直至蒸干
B.維持95~100℃蒸發(fā)濃縮至有大量晶體析出
C.95~100℃加熱濃縮,冷卻至室溫結晶
(5)為檢驗Na2SO3成品中是否含少量Na2SO4,需選用的試劑是稀鹽酸、BaCl2溶液.
(6)KIO3滴定法可測定成品中Na2SO3的含量:室溫下將0.1260g 成品溶于水并加入淀粉做指示劑,再用酸性KIO3標準溶液(x mol/L)進行滴定至溶液恰好由無色變?yōu)樗{色,消耗KIO3標準溶液體積為y mL.
①滴定終點前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IO3-+□SO32-=□3SO42-+□1I-(將方程式補充完整)
②成品中Na2SO3(M=126g/mol)的質量分數是3xy×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8.亞硝酸鈉被稱為工業(yè)鹽,在漂白、電鍍等方面應用廣泛.以木炭,濃硝酸、水和銅為原料生成的一氧化氮與過氧化鈉反應制備亞硝酸鈉的裝置如圖所示.
已知:室溫下,①2NO+Na2O=2NaNO2
②酸性條件下,NO或NO2-都能與MnO4-反應生成NO3-和Mn2+,
5NO2-+2MnO4-+6H+=5NO3-+2Mn2++3H2O

(1)A中觀察到的現象是有紅棕色氣體生成 或 有(深)紅色氣體生成
(2)裝置B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有3NO2+H2O=2H++2NO3-+NO、3Cu+8H++2NO3-=3Cu2++2NO↑+4H2O.
(3)裝置C的作用是防止倒吸,裝置F的作用是吸收未反應的NO
(4)若無裝置D,則E中產物除亞硝酸鈉外還含有副產物Na2CO3NaOH.(填化學式)
(5)NaNO2像食鹽一樣的咸味,但能引起中毒.已知亞硝酸鈉能發(fā)生如下反應:
2NaNO2+4HI=2NO+I2+2NaI+2H2O,根據上述反應,可以用試劑和生活中常見的物質進行實驗,以鑒別亞硝酸鈉和食鹽.進行實驗時,必須選用的物質有BE.
A、自來水  B、碘化鉀淀粉試液  C、淀粉  D、白糖  E、食醋  F、白酒
(6)充分反應后,某同學設計實驗對E中NaNO2的含量進行檢測.稱取E中固體2g,完全溶解配制成溶液100mL,取出25mL溶液用0.100mol/L酸性KMnO4溶液進行滴定(雜質不與KMnO4反應),消耗KMnO4溶液20mL,求樣品中亞硝酸鈉的質量分數69.0%(保留小數點后1位)(已知:NaNO2摩爾質量為69g/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在體積恒定的密閉容器中投入物質A和物質B在適宜的條件下發(fā)生反應:A(g)+2B(g)?C(g)+D(g)
能表示該反應已達平衡狀態(tài)的是( 。
A.2V(B)=V(D)
B.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
C.混合氣體中B、C、D的濃度之比為2:2:1
D.混合氣體的壓強不隨時間變化而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在一固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加入2mol A和1mol B發(fā)生可逆反應2A(g)+B(g)?3C(g)+D(g),達到平衡,C的濃度為w mol/L.若維持容器體積和溫度不變,下列四種配比作為起始物質,達平衡后,C的濃度仍為w mol/L的是(  )
A.4 mol A+2 mol B
B.1 mol B+3 mol C+1 mol D
C.3 mol C+2 mol D
D.1 mol A+0.5 mol B+1.5 mol C+0.5 mol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