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一定溫度下,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yīng):4NH3g)+5O2g4NOg)+6H2O)(g),下列敘述不能說明該反應(yīng)達平衡的是( 。

A.V(正)O2)=V(逆)NOB.密閉容器內(nèi)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

C.密閉容器的壓強不變D.氮氣的濃度不再改變

【答案】B

【解析】

A. 化學(xué)反應(yīng)速率V(正)O2)=V(逆)NO)=V(逆)O2),正逆反應(yīng)速率相等,反應(yīng)達到平衡狀態(tài),選項A不選;

B、根據(jù)ρ=,氣體的質(zhì)量沒有變,容器的體積也不變,密度ρ在整個過程中一直不變,平衡不一定達平衡,選項B選;

C、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只要未達到平衡狀態(tài),壓強一直在變,P不變就說明反應(yīng)達平衡,選項C不選;

D、各反應(yīng)物的濃度保持不變則反應(yīng)達平衡狀態(tài),氮氣的濃度不再改變則達平衡,選項D不選;

答案選B。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防止氮氧化物對空氣的污染,人們采取了很多措施。

(1)如用CH4催化還原NO2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發(fā)生的反應(yīng)如下: CH4(g)+2NO2(g)N2(g)+CO2(g)+2H2O(g) △H=-867 kJ·mol1。

①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

A.在容器中充入1mol CH42 mol NO2,當(dāng)體系中n(CH4)/n(NO2)比值不隨時間變化時,反應(yīng)達到平衡狀態(tài)

B.恒溫恒容時,當(dāng)混合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變化時,該反應(yīng)達到平衡狀態(tài)

C.體系達到平衡后,升高溫度,體系中的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增大

D.恒溫恒壓時,充入CH4有利于提高氮氧化物的轉(zhuǎn)化率

t2時刻,將容器的容積迅速擴大到原來的2倍,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t3時刻達到新的平衡狀態(tài)。請在右圖中補充畫出從t2t4時刻v(N2) 隨時間的變化曲線:____________

(2)現(xiàn)有的汽車尾氣處理的原理是:NO(g)+2CO(g)N2(g) +2CO2(g),通常使含適當(dāng)比例的NO、CO尾氣通過裝有高效催化劑的處理裝置。請根據(jù)以下相關(guān)數(shù)據(jù),分析僅使用催化劑能否有效消除NO、CO尾氣污染___________

反應(yīng)

25℃時的平衡常數(shù)

焓變

反應(yīng)I:2NO(g) N2(g)+O2(g)

K1=1×1030

△H=-180.5kJ/mol

反應(yīng)II:2CO2 (g)2CO(g)+O2(g)

K2=4×1092

△H= +566.0kJ/mol

(3)NH3催化還原NOx也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其反應(yīng)原理為:NO(g) +NO2(g)+2NH3(g)2N2(g) + 3H2O(g)。一定溫度下在某恒定壓強為P的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NO2NH3,達到平衡狀態(tài)后,容器中含n(NO)=a mol,n(NO2)=2a mol,n(NH3)=2a mol,n(N2)=2b mol,N2(g)的體積分數(shù)為1/3,請計算此時的平衡常數(shù)Kp=________________。(用只含P的式子表示,且化至最簡式)。(備注:對于有氣體參加的反應(yīng),可用某組分的平衡分壓代替物質(zhì)的量濃度計算平衡常數(shù),記作KP。p(NO2)NO2的平衡分壓,p(NO2)=x(NO2)p,p為平衡總壓,x(NO2)為平衡體系中NO2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

(4)用間接電化學(xué)法對大氣污染物NO進行無害化處理,其原理示意如圖(質(zhì)子膜允許H+H2O通過),電極I發(fā)生的電極反應(yīng)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存在如下反應(yīng):2SO2(g)+O2(g)2SO3(g)△H<0,某研究小組研究了其他條件不變時,改變某一條件對上述反應(yīng)的影響,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 圖Ⅰ表示的是t1時刻增大O2的濃度對反應(yīng)速率的影響

B. 圖Ⅱ表示的是t1時刻加入催化劑后對反應(yīng)速率的影響

C. 圖Ⅲ表示的是催化劑對平衡的影響,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高

D. 圖Ⅲ表示的是壓強對化學(xué)平衡的影響,且乙的壓強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科學(xué)家屠呦呦因發(fā)明抗瘧疾新藥青蒿素而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xué)或醫(yī)學(xué)獎。青蒿素的分子式為C15H22O5。下列有關(guān)青蒿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青蒿素是由碳的氧化物和氫的氧化物組成的混合物

B.青蒿素具有可燃性,可燃性屬于物理性質(zhì)

C.青蒿素中CH、O的質(zhì)量比為90∶11∶40

D.青蒿素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氟磺胺草醚(結(jié)構(gòu)式為,化學(xué)式為C13H10ClF3N2O6S)為高效豆田芽后除草劑,在雜草萌生后施藥可有效防除一年生闊葉雜草。其合成方法如圖:

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A的分子式為C7H8,則其結(jié)構(gòu)簡式為_______________。

(2)寫出從A→B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B具有相同官能團的B的同分異構(gòu)體有___________個,其中核磁共振氫譜吸收峰面積比值為2:2:2:1的是___________(寫結(jié)構(gòu)簡式)

(3)上述反應(yīng)中,B→C屬于___________反應(yīng),E→F屬于___________反應(yīng)。

(4)G的結(jié)構(gòu)簡式為___________。

(5)仿照題給價息,寫出以為原料合成的流程圖(其他無機試劑自選)。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每年的626日是世界禁毒日。下列物質(zhì)中不屬于毒品的是

A.大麻B.冰毒C.海洛因D.小蘇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氫,同時產(chǎn)生蒼白色火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yīng)是放熱反應(yīng)B.該反應(yīng)是吸熱反應(yīng)

C.斷裂H-H鍵放出熱量D.形成H-Cl鍵吸收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含SO2的硫酸工業(yè)尾氣聯(lián)合制備(NH4)2SO4MnxOy,其工藝流和如下:

1)反應(yīng)I的化學(xué)方程式為__________;反應(yīng)II控制溫度60℃70℃之間的原因是________。反應(yīng)I到反應(yīng)II的過程中可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zhì)是__________________。

2)反應(yīng)III中以SO2___________劑。

3MnCO3的作用是除去濾液中的Fe3+,寫出除去Fe3+的離子反應(yīng)方程式___________

4MnS的作用是提供S2-除去Ni2+Cu2+;當(dāng)Ni2+恰好完全沉淀時[c(Ni2+)= 1.0×10-5 mol·L -1〕,溶被中Cu2+的濃度是_______ mol·L -1(已知Ksp(CuS)=8.4×10-45, Ksp(NiS)=1.4×10-24,) 。

5)從MnSO4溶液中獲得MnSO4·nH2O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6) “鍛燒時溫度與剩余固體質(zhì)量變化曲線如下圖:

該曲線中B點所表示的固體氧化物的化學(xué)式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含氮、磷化合物在生活和生產(chǎn)中有許多重要用途,如:(CH3)3N、磷化硼(BP)、磷青銅(Cu3SnP)等。

回答下列問題

(1)(Sn)是第五周期ⅣA元素。基態(tài)錫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_,據(jù)此推測,錫的最高正價是_________ 。

(2)P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電負性比P小的元素有____,第一電離能比P大有____種。

(3)PH3分子的空間構(gòu)型為___________。PH3的鍵角小于NH3的原因是__________。

(4)化合物(CH3)3N能溶于水,試解析其原因____________。

(5)磷化硼是一種耐磨涂料,它可用作金屬的表面保護層。磷化硼晶體晶胞如圖所示:

①在一個晶胞中磷原子空間堆積方式為________,磷原子的配位數(shù)為________。

②已知晶胞邊長a pm,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為NA。則磷化硼晶體的密度為______ g/cm3

③磷化硼晶胞沿著體對角線方向的投影如圖,請將表示B原子的圓圈涂黑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