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化學平衡常數K等于生成物濃度冪之積與反應物濃度冪之積的比;化學平衡常數只與溫度有關;
(2)根據圖知,2min時生成n(NH3)=0.2mol,根據方程式知消耗n(N2)=$\frac{1}{2}$ n(NH3)=$\frac{1}{2}$×0.2mol=0.1mol,
v(N2)=$\frac{\frac{△n}{V}}{△t}$;
(3)5min時,反應沒有達到平衡狀態(tài),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10~12min間,氫氣的物質的量減小、氨氣的物質的量增加,平衡正向移動;改變條件的瞬間,氫氣和氨氣物質的量不變;
(4)壓縮容器體積,增大壓強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氫氣的轉化率增大,但其多參加反應的物質的量濃度遠遠小于增加的物質的量濃度.
解答 解:(1)化學平衡常數K等于生成物濃度冪之積與反應物濃度冪之積的比,K=$\frac{{c}^{2}(N{H}_{3})}{c({N}_{2}).{c}^{3}({H}_{2})}$;化學平衡常數只與溫度有關,溫度不變化學平衡常數不變,
故答案為:$\frac{{c}^{2}(N{H}_{3})}{c({N}_{2}).{c}^{3}({H}_{2})}$;c;
(2)根據圖知,2min時生成n(NH3)=0.2mol,根據方程式知消耗n(N2)=$\frac{1}{2}$ n(NH3)=$\frac{1}{2}$×0.2mol=0.1mol,
v(N2)=$\frac{\frac{△n}{V}}{△t}$=$\frac{\frac{0.1}{10}}{2}$mol/(L.min)=0.005 mol/(L•min),
故答案為:0.005;
(3)5min時,反應沒有達到平衡狀態(tài),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則V正大于V逆;10~12min間,氫氣的物質的量減小、氨氣的物質的量增加,平衡正向移動,則V正大于V逆;改變條件的瞬間,氫氣和氨氣物質的量不變,只能是增大氮氣濃度,
故答案為:大于;大于;C;
(4)壓縮容器體積,增大壓強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氫氣的轉化率增大,但其多參加反應的物質的量濃度遠遠小于增加的物質的量濃度,即達到平衡時c(H2)大于0.03mol/L,
故答案為:向右;大于.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計算及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平衡影響,為高頻考點,側重考查學生圖象分析判斷能力,難點是(4)題分析,很多同學往往認為平衡正向移動,則平衡時氫氣濃度小于0.03mol/L而導致錯誤,為易錯點.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④ | B. | ①④⑥ | C. | ②③⑥ | D. | ③⑤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向5mL 0.4mol•L-1 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mol•L-1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mol•L-1FeCl3溶液,能證明Mg(OH)2沉淀可以轉化為Fe(OH)3沉淀 | |
B.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熱幾分鐘,冷卻后再加入新制Cu(OH)2濁液,加熱,沒有紅色沉淀生成,說明淀粉沒有水解成葡萄糖 | |
C. | 用某已知濃度的HCl 滴定未知濃度的NaOH,滴定前尖嘴有氣泡滴定終點氣泡消失,則測定所得NaOH的濃度偏低 | |
D. | 向氯水中滴加AgNO3、稀HNO3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淀,則說明氯水中含有氯離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已知某溫度下純水中的c(H+)=2×l0-7mol/L,據此無法求出水中c(OH-) | |||||||||
B. | 已知Ksp(AgCl)>Ksp(AgBr),將AgCl和AgBr的飽和溶液等體積混合,再加入足量濃的AgNO3溶液,則最先析出AgBr沉淀并且其沉淀量多于AgCl沉淀 | |||||||||
C. | 反應A(g)?2B(g)△H若正反應的活化能為Ea kJ•mol-1,逆反應的活化能為Eb kJ•mol-1,則△H=Ea-Eb kJ•mol-1 | |||||||||
D. | 已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