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之間的反應不會隨溫度或反應物用量的改變而發(fā)生變化的是


  1. A.
    Al與NaOH(aq)
  2. B.
    Cl2與KOH(aq)
  3. C.
    CO2與苯酚鈉(aq)
  4. D.
    Na2S(aq)與FeCl3(aq)
AC
分析:根據(jù)反應物的用量或濃度不同時能否發(fā)生不同的化學反應來判斷,如果發(fā)生不同的化學反應,則與反應物的用量或濃度有關,否則無關.
解答:A.無論氫氧化鈉是否過量,鋁和氫氧化鈉溶液都生成偏鋁酸鈉,故A選;
B.氯氣和氫氧化鉀溶液的反應,溫度低時生成氯化鈉和次氯酸鈉,溫度高時生成氯化鈉和氯酸鈉,所以生成物與溫度有關,故B不選;
C.無論二氧化碳是否過量,二氧化碳和苯酚鈉反應都生成苯酚和碳酸氫鈉,所以與量無關,故C選;
D.硫化鈉和氯化鐵溶液反應,少量的硫化鈉:S 2-+2Fe 3+=2Fe 2++S↓,過量的硫化鈉:3S 2-+2Fe 3+=2FeS↓+S↓,所以與量有關,故D不選;
故選AC.
點評:本題考查了物質的用量或濃度不同導致產(chǎn)物不同,明確物質之間的反應是解本題的關鍵,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物質之間的反應不會隨溫度或反應物用量的改變而發(fā)生變化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普陀區(qū)2013年高考一�;瘜W試題 題型:021

物質之間的反應不會隨溫度或反應物用量的改變而發(fā)生變化的是

A.

Al與NaOH(aq)

B.

Cl2與KOH(aq)

C.

CO2與苯酚鈉(aq)

D.

Na2S(aq)與FeCl3(a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2-2013學年上海市普陀區(qū)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物質之間的反應不會隨溫度或反應物用量的改變而發(fā)生變化的是

A.Al與NaOH(aq)                 B.Cl2與KOH(aq)

C.CO2與苯酚鈉(aq)               D.Na2S(aq)與FeCl3(a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0分)工業(yè)上通常把溶液中存在的CO32- 和HCO3-的總濃度稱為總堿度。水中堿度的控制成為碳酸鈉軟化水處理法的關鍵。碳酸在水中一般以3種形態(tài)存在,即H2CO3(CO2)、CO32- 和HCO3-。當溶液的pH發(fā)生變化時,其中任一種形態(tài)的物質的量占三種形態(tài)總物質的量的分數(shù)δ也可能發(fā)生變化,下圖是碳酸溶液中碳酸的各種形態(tài)的δ隨pH的變化曲線。

(1)從圖中推斷NaHCO3溶液呈      (填“酸”、“堿”、或“中”)性,其原因是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2)正常情況下,人體血液的pH維持在7.35~7.45之間,則溶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填寫微�;瘜W式)

(3)根據(jù)上圖,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HCO3-既能與強酸反應又能與強堿反應。

B.鹽酸逐滴滴入碳酸鈉溶液至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呈中性

C.pH小于7的雨水稱為酸雨

D.在pH為6.37時,溶液中的c (H2CO3)= c (HCO3-)

(4)工業(yè)用循環(huán)冷卻水中常含有Ca2+等雜質離子,在循環(huán)過程中易結垢,可通過控制溶液的總堿度使Ca2+等離子形成沉渣除去。已知某溫度下Ksp(CaCO3)=3.03×10-9,當水中的c(Ca2+)≤3×10-4 mol·L-1時,不會出現(xiàn)結垢現(xiàn)象,則該水中的c(CO32-)應至少為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