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學實驗小組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探究純凈乙酸(冰乙酸)在加水的過程中,溶液的導電性變化規(guī)律。隨著水的緩緩加入,電流表的讀數(shù)(I)不斷發(fā)生變化。根據(jù)電流表的讀數(shù),繪出溶液的導電性隨加入水體積(V)的增大的變化曲線如圖2所示。依此回答下列問題:

(1)圖1盛冰乙酸的量杯中的電極為何采用漂浮電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2所示的坐標原點表明:冰乙酸在沒有加水時,電流表的讀數(shù)為0。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圖2中OA段曲線從O點到A點逐漸上升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圖2中AB段曲線從A點到B點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將量杯中的冰乙酸換成鹽酸,請在圖3的坐標系中畫出溶液導電性變化的曲線示意圖。

(1)控制電流的測定是在相同的條件下進行,防止因電極與電解質(zhì)溶液的接觸面積的變化而導致電流表讀數(shù)的變化引起的誤差
(2)純凈的冰乙酸沒有電離,所以不導電
(3)水的加入使冰乙酸電離出的離子的濃度逐漸增大,溶液的導電性增強
(4)因溶液的體積增大,導致了離子濃度逐漸減小,導電性逐漸減弱
(5)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1?廈門一模)某化學興趣小組用如圖裝置模擬工業(yè)制備造紙原料BaSO3,并測定產(chǎn)品純度.
(1)圖1燒瓶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Na2SO3+H2SO4(濃)═Na2SO4+SO2↑+H2O
Na2SO3+H2SO4(濃)═Na2SO4+SO2↑+H2O
;  
(2)甲同學觀察到圖1試管中出現(xiàn)白色沉淀,該白色沉淀可能含有①BaSO3、②
BaSO4
BaSO4

實驗一:探究白色沉淀的成分
(3)設計如下實驗方案:
實驗步驟 預期現(xiàn)象與結(jié)論
步驟1:用適量白色沉淀于試管中,加入少量蒸餾水,滴加幾滴品紅溶液 白色沉淀不溶解,溶液呈紅色.
步驟2:往上述試管中滴加足量
稀鹽酸
稀鹽酸
,充分振蕩.
沉淀部分溶解
沉淀部分溶解
,則含有②.
實驗二:測定產(chǎn)品純度
(4)取白色沉淀wg于圖2裝置的試管,在分液漏斗中加入
稀硫酸
稀硫酸
(可從稀鹽酸、稀硝酸、稀NaOH溶液中選擇一種).實驗后,測得C裝置增重mg,根據(jù)此實驗數(shù)據(jù)可計算出白色沉淀中BaS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217m
64w
×100%
217m
64w
×100%
(用含m、w的式子表示).本測定方案有缺陷,請指出本方案的缺點及其對實驗結(jié)果的可能影響.
答:
選用鹽酸溶解沉淀,因為鹽酸揮發(fā)出氯化氫氣體被C吸收后可以導致結(jié)果偏大;二氧化硫未被完全吸收可能導致結(jié)果偏小
選用鹽酸溶解沉淀,因為鹽酸揮發(fā)出氯化氫氣體被C吸收后可以導致結(jié)果偏大;二氧化硫未被完全吸收可能導致結(jié)果偏小
;
(5)為制備純凈的BaSO3,請設計改進圖1裝置的實驗方案.
答:
先從燒瓶的左邊通入氮氣排除這種中的空氣
先從燒瓶的左邊通入氮氣排除這種中的空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學實驗小組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制取乙酸乙酯,并檢驗乙  酸  乙  酯中是否含有乙酸雜質(zhì)(鐵架臺、夾子等支撐儀器省略)。已知乙酸乙酯的沸點為77.1℃,乙醇沸點為78.4℃,乙酸的沸點為118℃。請根據(jù)要求填空:

⑴寫出實驗室用冰醋酸和無水乙醇制乙酸乙酯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

⑵為使反應物充分反應,以下措施中正確的是        (填寫對應序號)。

①先小火溫熱,再慢慢升溫至微沸狀態(tài)  ②先大火加熱至沸騰狀態(tài),并持續(xù)加熱保持沸騰狀態(tài)  ③使用稀硫酸作催化劑  ④作用濃硫酸作催化劑

⑶如果單孔塞上的導管短一些,對乙酸乙酯的收集有何影響,簡述原因。

答:                                                        。

⑷A同學將收集到的乙酸乙酯滴入含有少量酚酞的NaOH溶液中并在水浴中溫熱,發(fā)現(xiàn)溶液的紅色逐漸變淺,由此得出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的結(jié)論,你認為這一結(jié)論正確嗎?為什么?

答:                                                        。

⑸B同學將收集到的乙酸乙酯滴入飽和NaHCO3溶液中,觀察到有少量氣泡產(chǎn)生,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             ,該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⑹C同學將收集到的乙酸乙酯緩緩滴入飽和Na2CO3溶液中,無氣泡產(chǎn)生,于是得出該乙酸乙酯中不含乙酸的結(jié)論。請你運用所學知識,評價該同學的結(jié)論是否正確。

我的評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0-2011學年河南省商丘市高一下學期必修二綜合測試2化學卷 題型:實驗題

某化學實驗小組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制取乙酸乙酯,并檢驗乙 酸 乙 酯中是否含有乙酸雜質(zhì)(鐵架臺、夾子等支撐儀器省略)。已知乙酸乙酯的沸點為77.1℃,乙醇沸點為78.4℃,乙酸的沸點為118℃。請根據(jù)要求填空:

⑴寫出實驗室用冰醋酸和無水乙醇制乙酸乙酯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
⑵為使反應物充分反應,以下措施中正確的是       (填寫對應序號)。
①先小火溫熱,再慢慢升溫至微沸狀態(tài) ②先大火加熱至沸騰狀態(tài),并持續(xù)加熱保持沸騰狀態(tài) ③使用稀硫酸作催化劑 ④作用濃硫酸作催化劑
⑶如果單孔塞上的導管短一些,對乙酸乙酯的收集有何影響,簡述原因。
答:                                                        。
⑷A同學將收集到的乙酸乙酯滴入含有少量酚酞的NaOH溶液中并在水浴中溫熱,發(fā)現(xiàn)溶液的紅色逐漸變淺,由此得出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的結(jié)論,你認為這一結(jié)論正確嗎?為什么?
答:                                                        。
⑸B同學將收集到的乙酸乙酯滴入飽和NaHCO3溶液中,觀察到有少量氣泡產(chǎn)生,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             ,該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⑹C同學將收集到的乙酸乙酯緩緩滴入飽和Na2CO3溶液中,無氣泡產(chǎn)生,于是得出該乙酸乙酯中不含乙酸的結(jié)論。請你運用所學知識,評價該同學的結(jié)論是否正確。
我的評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屆河南省商丘市高一下學期必修二綜合測試2化學卷 題型:實驗題

某化學實驗小組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制取乙酸乙酯,并檢驗乙  酸  乙  酯中是否含有乙酸雜質(zhì)(鐵架臺、夾子等支撐儀器省略)。已知乙酸乙酯的沸點為77.1℃,乙醇沸點為78.4℃,乙酸的沸點為118℃。請根據(jù)要求填空:

⑴寫出實驗室用冰醋酸和無水乙醇制乙酸乙酯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⑵為使反應物充分反應,以下措施中正確的是        (填寫對應序號)。

①先小火溫熱,再慢慢升溫至微沸狀態(tài)  ②先大火加熱至沸騰狀態(tài),并持續(xù)加熱保持沸騰狀態(tài)  ③使用稀硫酸作催化劑  ④作用濃硫酸作催化劑

⑶如果單孔塞上的導管短一些,對乙酸乙酯的收集有何影響,簡述原因。

答:                                                         。

⑷A同學將收集到的乙酸乙酯滴入含有少量酚酞的NaOH溶液中并在水浴中溫熱,發(fā)現(xiàn)溶液的紅色逐漸變淺,由此得出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的結(jié)論,你認為這一結(jié)論正確嗎?為什么?

答:                                                        

⑸B同學將收集到的乙酸乙酯滴入飽和NaHCO3溶液中,觀察到有少量氣泡產(chǎn)生,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              ,該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⑹C同學將收集到的乙酸乙酯緩緩滴入飽和Na2CO3溶液中,無氣泡產(chǎn)生,于是得出該乙酸乙酯中不含乙酸的結(jié)論。請你運用所學知識,評價該同學的結(jié)論是否正確。

我的評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