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小組利用如下裝置制備Cu(NH3)xSO4·H2O(溶于水呈深藍色).并測量x值。

(Cu(NH3)xSO4·H2O制備)見圖1

(1)A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B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中CCl4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

(3)欲從Cu(NH3)xSO4溶液中析出Cu(NH3)xSO4·H2O晶體,可加入試劑 _______________

(x值的測量)見圖2

步驟一:檢查裝置氣密性,稱取0.4690g晶體[M = (178+17x)g/mol]于錐形瓶a中;

步驟二:通過分液漏斗向錐形瓶a中滴加l0%NaOH溶液;

步驟三:用0. 5000 mol/L的NaOH標液滴定b中剩余HCI,消耗標液16. 00 mL。

(4)步驟二的反應可理解為Cu(NH3)xSO4與NaOH在溶液中反應,其離子方程式為 ______

(x值的計算與論證)

(5)計算:x = __________

該學習小組針對上述實驗步驟,提出測量值(x)比理論值偏小的原因如下:

假設1:步驟一中用于稱量的天平砝碼腐蝕缺損;

假設2:步驟二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寫兩點);

假設3 :步驟三中測定結束讀數(shù)時,體積讀數(shù)偏小。該假設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6)針對假設l,你對實驗的處理意見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OH)2+2NH4Cl=△2NH3↑+CaCl2+2H2O由藍色溶液變?yōu)樗{色沉淀,隨后沉淀溶解變成深藍色溶液防止倒吸無水乙醇Cu(NH3)x2++2OH= Cu(OH)2↓+xNH3↑3.56加入NaOH溶液不足,沒有加熱或生成氨氣未完全溢出等不成立更換砝碼完好的托盤天平后,重新進行步驟一到三的全部實驗

【解析】

試題(1A為實驗室制取氨氣的裝置,是利用氯化銨與氫氧化鈣固體加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NH4Cl+Ca(OH)22NH3↑+CaCl2+2H2O;氨氣通入硫酸銅溶液中,開始生成氫氧化銅藍色沉淀,隨著氨氣的通入,則氨氣與氫氧化銅反應生成四氨合銅離子,后沉淀逐漸溶解,轉化為深藍色溶液;

2)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因為氨氣直接通入水中,會發(fā)生倒吸現(xiàn)象,氨氣不溶于四氯化碳,通過四氯化碳的緩沖作用,可以防止發(fā)生倒吸;

3)欲從Cu(NH3)xSO4溶液中析出Cu(NH3)xSO4·H2O晶體,可加入試劑無水乙醇,因為乙醇的極性較小,且該晶體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有利于晶體的析出;

4Cu(NH3)xSO4NaOH在溶液中反應,生成硫酸鈉、氫氧化銅和氨氣,所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u(NH3)x2++2OH-= Cu(OH)2↓+xNH3;

5b中原來HCl的物質的量是0.03L×0.5000mol/L=0.015mol,剩余HCl的物質的量是0.016L×0.5000mol/L=0.008mol,則與氨氣反應的HCl的物質的量也是氨氣的物質的量是0.015-0.008=0.007mol;則0.4690g/(178+17x)g/mol×x=0.007mol,解得x=3.56;測定結果偏小,可能步驟二加入NaOH溶液不足,沒有加熱或生成的氨氣未完全逸出等;

步驟三中測定結束讀數(shù)時,體積讀數(shù)偏小,則說明剩余HCl偏小,則與氨氣反應的HCl偏多,則氨氣的物質的量偏大,測定結果應偏高,所以不成立;

針對假設l,可更換砝碼完好的天平后重新進行步驟一到步驟三全部實驗,再進行測定。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裝置或操作設計正確,且能達到目的的是

A. 實驗①,設計銅鋅雙液原電池

B. 實驗②,將鋼閘門與外接電源的負極相連,可防止鋼閘門腐蝕

C. 實驗③,準確量取一定體積K2CrO7標準溶液

D. 實驗④,可用于驗證酸性:H2SO4>H2CO3>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機物的結構可用鍵線式簡化表示,如CH3-CH=CH-CH3可表示為,有一種有機物X的鍵線式如圖所示。

(1)X的分子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機物Y是X的同分異構體,且屬于芳香族化合物。則Y的結構簡式是_____________。

(3)Y在一定條件下可發(fā)生反應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4)Y可以與溴水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曲線中,可以描述乙酸(甲, Ka=1.8×10-5)和一氯乙酸(乙, Ka=1.4×10-3)在水中的電離度與濃度關系的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工業(yè)廢氣、汽車尾氣排放出的NOx、SO2等,是形成霧霾的主要物質,其綜合治理是當前重要的研究課題。

Ⅰ. NOx的消除。汽車尾氣中的NO(g)CO(g)在一定溫度和催化劑條件下可發(fā)生如下反應:2NO(g)+2CO(g) N2(g)+2CO2(g) H。

(1)已知:CO燃燒熱的H1=-283.0kJ·mol-l,

N2(g)+O2(g) 2NO(g) H2=+180.5kJ·mol-1,則H=____________。

(2)某研究小組探究催化劑對CO、NO轉化的影響。將NOCO以一定的流速通過兩種不同的催化劑進行反應,相同時間內(nèi)測量逸出氣體中NO含量,從而確定尾氣脫氮率(脫氮率即NO的轉化率),結果如下圖所示。

①以下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兩種催化劑均能降低活化能,但H不變

B.相同條件下,改變壓強對脫氮率沒有影響

C.曲線中的催化劑適用于450℃左右脫氮

D.曲線中催化劑脫氮率比曲線I中的高

②若低于200℃,圖中曲線I脫氮率隨溫度升高而變化不大的主要原因為___________;判斷a點是否為對應溫度下的平衡脫氮率,并說明其理由:____________。

Ⅱ.SO2的綜合利用

(3)某研究小組對反應NO2+SO2SO3+NO H<0進行相關實驗探究。在固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使用某種催化劑,改變原料氣配比[no(NO2):no(SO2)]進行多組實驗(各次實驗的溫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測定NO2的平衡轉化率[a(NO2)]。部分實驗結果如右圖所示。

①如果將圖中C點的平衡狀態(tài)改變?yōu)?/span>B點的平衡狀態(tài),應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②圖中C、D兩點對應的實驗溫度分別為TCTD,通過計算判斷:TC__________TD(“>”、“=”“<”)。

(4)已知25℃時,NH3·H2OKb=1.8×10-5,H2SO3Ka1=1.3×10-2,Ka2=6.2×10-8。若氨水的濃度為2.0mol·L-1,溶液中的c(OHˉ)= ____________mol·L-1;將SO2通入該氨水中,當溶液呈中性時溶液中的=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膜技術原理和電化學原理制備少量硫酸和綠色硝化劑N2O5,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電極a和電極c都發(fā)生氧化反應

B. 電極d的電極反應式為2H++2e-=H2

C. c電極上的電極反應式為N2O4-2e-+H2O=N2O5+2H+

D. 裝置A中每消耗64gSO2,理論上裝置A和裝置B中均有2moH+通過質子交換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往含ICl-的稀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產(chǎn)生沉淀的質量m(沉淀)與加入AgNO3

溶液的體積V( AgN03)的關系如圖所示。已知:Ksp(AgCl)=1.8×l0-10, Ksp( AgI) =l.5xl0-16,則原溶液中cI)/cCl-)的比值為

A. (V2- Vl)/Vl B. Vl/V2 C. Vl/( V2- Vl) D. V2/V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欲用NaOH固體配制1.0 mol·L1NaOH溶液240 mL

1配制溶液時,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稱量 計算 溶解 搖勻 轉移 洗滌并轉移

定容 冷卻 搖動

其正確的操作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本實驗必須用到的儀器有天平、藥匙、玻璃棒、燒杯、______________

2某同學欲稱量NaOH的質量,他先用托盤天平稱量燒杯的質量,天平平衡后的狀態(tài)如圖所示。燒杯的實際質量為________ g,要完成本實驗該同學應稱出________ g NaOH

3使用容量瓶前必須進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配制過程中,其它操作都是正確的(按燒杯的實際質量),下列操作會引起誤差偏低的是________。

A.轉移溶液時不慎有少量灑到容量瓶外面

B.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復倒轉搖勻,靜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線,再加水至刻度線

C.稱量時藥品和砝碼位置放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