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銅是重要金屬,Cu及其化合物在科學研究和工業(yè)生產(chǎn)中具有許多用途.請回答以下問題:
(1)CuSO4可由金屬銅與稀硫酸并通入氧氣反應制備,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u+O2+2H2SO4(。$\frac{\underline{\;△\;}}{\;}$2CuSO4+2H2O;
(2)無水CuSO4粉末常用來檢驗一些有機物中的微量水分,現(xiàn)象是白色粉末變成藍色晶體;
(3)SO42-的立體構型是正四面體,其中S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是sp3;
(4)元素金(Au)處于周期表中的第六周期,與Cu同族,Au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6s1;一種銅合金晶體具有面心立方最密堆積的結構,在晶胞中Cu原子處于面心,Au原子處于頂點位置,該合金中每一層均為密置層(填“密置層”、“非密置層”),金原子的配位數(shù)為12;該晶體中,原子之間的作用力是金屬鍵;
(5)上述晶體具有儲氫功能,氫原子可進入到由Cu原子與Au原子構成的四面體空隙中.若將Cu原子與Au原子等同看待,該晶體儲氫后的晶胞結構與CaF2的晶胞結構結構相似,該晶體儲氫后的化學式應為H8AuCu3.若Cu原子與Au原子的距離為a cm,則該晶體儲氫后的密度為$\frac{397}{2\sqrt{2}NAa3}$g/cm3.(含a的表達式)

分析 (1)加熱條件下,Cu和稀硫酸、氧氣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根據(jù)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書寫方程式;
(2)無水硫酸銅固體是白色、五水硫酸銅晶體是藍色;
(3)硫酸根離子中S原子價層電子對個數(shù)是4且不含孤電子對,根據(jù)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確定硫酸根離子空間構型及S原子雜化方式;
(4)根據(jù)Cu原子結構知,Au原子最外層為第6電子層,且最外層只有一個電子;
一種銅合金晶體具有面心立方最密堆積的結構,在晶胞中Cu原子處于面心,Au原子處于頂點位置,該合金中每一層均為密置層,Au原子配位數(shù)=3×8÷2;該晶體是由金屬晶體,原子之間存在金屬鍵;
(5)該晶體儲氫后的晶胞結構與CaF2的晶胞結構結構相似,則在金屬晶胞內(nèi)部有8個H原子,該晶胞中含有1個Au原子、3個Cu原子,據(jù)此判斷其化學式;
若Cu原子與Au原子的距離為a cm,則晶胞棱長=$\sqrt{2}$acm,晶胞體積=($\sqrt{2}$acm)3,晶胞密度=$\frac{\frac{M}{{N}_{A}}}{V}$.

解答 解:(1)加熱條件下,Cu和稀硫酸、氧氣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根據(jù)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書寫方程式為2Cu+O2+2H2SO4(稀) $\frac{\underline{\;△\;}}{\;}$2CuSO4+2H2O,故答案為:2Cu+O2+2H2SO4(。 $\frac{\underline{\;△\;}}{\;}$2CuSO4+2H2O;
(2)無水硫酸銅固體是白色、五水硫酸銅晶體是藍色,所以無水硫酸銅吸水后固體由白色變?yōu)樗{色,故答案為:白色粉末變成藍色晶體;
(3)硫酸根離子中S原子價層電子對個數(shù)是4且不含孤電子對,根據(jù)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確定硫酸根離子空間構型為正四面體,S原子雜化方式為sp3;
故答案為:正四面體,sp3;
(4)根據(jù)Cu原子結構知,Au原子最外層為第6電子層,且最外層只有一個電子,其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6s1;
一種銅合金晶體具有面心立方最密堆積的結構,在晶胞中Cu原子處于面心,Au原子處于頂點位置,該合金中每一層均為密置層,Au原子配位數(shù)=3×8÷2=12;該晶體是由金屬晶體,原子之間存在金屬鍵;
故答案為:6s1;密置層;12;金屬鍵;
(5)該晶體儲氫后的晶胞結構與CaF2的晶胞結構結構相似,則在金屬晶胞內(nèi)部有8個H原子,該晶胞中含有Au原子個數(shù)=8×$\frac{1}{8}$=1、Cu原子個數(shù)=6×$\frac{1}{2}$=3,據(jù)此判斷其化學式為H8AuCu3;
若Cu原子與Au原子的距離為a cm,則晶胞棱長=$\sqrt{2}$acm,晶胞體積=($\sqrt{2}$acm)3,晶胞密度=$\frac{\frac{M}{{N}_{A}}}{V}$=$\frac{\frac{397}{{N}_{A}}}{2\sqrt{2}{a}^{3}}$g/cm3,
故答案為:H8AuCu3;$\frac{397}{2\sqrt{2}NAa3}$g/cm3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zhì)結構和性質(zhì),為高頻考點,涉及晶胞計算、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原子雜化、空間構型判斷、氧化還原反應等知識點,側重考查學生分析計算能力,難點是晶胞計算,注意密度公式中各個字母含義,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將0.2mol•L-1的H2S溶液與0.2mol•L-1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所的溶液中各離子濃度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
A.c(Na+)>c(OH-)>c(HS-)>c(S2-)>c(H+B.c(Na+)>c(HS-)>c(H+)>c(S2-)>c(OH-
C.c(Na+)>c(HS-)>c(OH-)>c(H+)>c(S2-D.c(Na+)>c(HS-)>c(OH-)>c(S2-)>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某制糖廠以甘蔗為原料制糖,同時得到大量的甘蔗渣,對甘蔗渣進行綜合利用不僅可以提高經(jīng)濟效益,而且還能防止環(huán)境污染,生產(chǎn)流程如圖:已知石油裂解已成為生產(chǎn)H的主要方法,E的溶液能發(fā)生銀鏡反應,G是具有香味的液體,試填空.

(1)A的名稱纖維素;G的名稱乙酸乙酯;
(2)B的結構簡式CH2OH-CHOH-CHOH-CHOH-CHOH-CHO;H的結構簡式CH2=CH2;
(3)寫出H發(fā)生加聚反應的方程式:;
(4)D→E的化學方程式:2CH3CH2OH+O2$→_{△}^{催化劑}$2CH3CHO+2H2O;
(5)E→F的化學方程式:2CH3CHO+O2$→_{△}^{催化劑}$2CH3COOH;
(6)F→G的化學方程式CH3CH2OH+CH3COOH$→_{△}^{濃硫酸}$CH3COOCH2CH3+H2O;
(7)寫出符合條件①能與鈉反應放出氫氣;②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的G的所有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CH3CHOHCH2CHO、CH3CH2CHOHCHO、HOCH2CH2CH2CHO、HOCH2CH(CH3)CHO、(CH32COHCH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如圖所示為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的活性部分---血紅素的結構:

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元素電負性請判斷H2N-CHO中碳和氮的化合價分別為+2和-3.
(2)血紅素中兩種氮原子的雜化方式分別為sp2,sp3;在圖乙的方框內(nèi)用“→”標出亞鐵離子的配位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我國古代用爐甘石煉鋅,主要反應為:2C+ZnCO3$\frac{\underline{\;高溫\;}}{\;}$Zn+3CO↑,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C被還原B.C發(fā)生氧化反應C.ZnCO3被氧化D.ZnCO3是還原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實驗表明,液態(tài)時,純硫酸的電離能力強于純硝酸,純硫酸的導電性也顯著強于純水.又知液態(tài)純酸都能像水那樣進行自身電離(H2O+H2OH3O++OH-)而建立平衡,且在一定溫度下都有各自的離子積常數(shù).據(jù)此回答:
(1)純硫酸在液態(tài)時自身電離的方程式是2H2SO4?H3SO4++HSO4-
(2)25℃時,液態(tài)純硫酸的離子積常數(shù)K(H2SO4)>1×10-14(填“>”、“<”或“=”).
(3)在純硫酸與純硝酸的液態(tài)混合酸中,存在的陰離子主要是HSO4-,這是因為混合酸中不僅存在硫酸和硝酸各自電離的兩個電離平衡,而且還因硫酸的酸度大于硝酸,又在無水條件下,混合酸中必然發(fā)生H++NO3-?HNO3(或NO3-+H3SO4+?HNO3+H2SO4)(寫離子方程式)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直徑介于1~100 nm之間的粒子稱為膠體
B.電泳現(xiàn)象可證明膠體帶電
C.1 mol•L-1的硫酸鈉溶液和1 mol•L-1的氫氧化鈉溶液,分別做導電性實驗,兩種溶液的導電性不同
D.氫氧化鐵膠體能導電,故氫氧化鐵膠體是電解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10℃時加熱NaHCO3飽和溶液,測得該溶液的pH發(fā)生如表變化:
溫度(℃)102030加熱煮沸后冷卻到50℃
pH8.38.48.58.8
甲同學認為:該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HCO${\;}_{3}^{-}$的水解程度增大,堿性增強.
乙同學認為:該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熱分解,生成了Na2CO3,并推斷Na2CO3的水解程度大于NaHCO3的水解程度(填“大于”或“小于”).
丙同學認為甲、乙的判斷都不充分.丙認為:
(1)只要在加熱煮沸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試劑X,若產(chǎn)生沉淀,則乙(填“甲”或“乙”)的判斷正確.試劑X是B.
A.Ba(OH)2溶液        B.BaCl2溶液      C.NaOH溶液      D.澄清石灰水
(2)將加熱煮沸后的溶液冷卻到10℃,若溶液的pH等于8.3(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則甲(填“甲”或“乙”)判斷正確.
(3)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NaHCO3的分解溫度為150℃,丙斷言乙(填“甲”或“乙”)判斷是錯誤的,理由是常壓下加熱NaHCO3的水溶液溶液的溫度達不到150℃.
(4)關于NaHCO3飽和水溶液的表述正確的是a.
a.c(Na+)=c(HCO${\;}_{3}^{-}$)+c(CO${\;}_{3}^{2-}$)+c(H2CO3
b.c(Na+)+c(H+)=c(HCO${\;}_{3}^{-}$)+c(CO${\;}_{3}^{2-}$)+c(OH-
c.HCO${\;}_{3}^{-}$的電離程度大于HCO${\;}_{3}^{-}$的水解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為探究乙烯與溴的加成反應,甲同學設計并進行了如下實驗:先用乙醇和濃硫酸為原料制取乙烯,將生成的氣體直接通入溴水中,發(fā)現(xiàn)溶液褪色,即證明乙烯與溴水發(fā)生了加成反應.乙同學發(fā)現(xiàn)在甲同學的實驗中,產(chǎn)生的氣體有刺激性氣味,推測在制得的乙烯中還可能含有少量有還原性的雜質(zhì)氣體,由此他提出必須先把雜質(zhì)氣體除去,再與溴水反應.
請你回答下列問題:
(1)①制取乙烯的化學方程式為:CH3CH2OH$→_{170℃}^{濃硫酸}$CH2═CH2↑+H2O
②乙烯與溴水發(fā)生加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2═CH2+Br2-→CH2Br-CH2Br
(2)甲同學設計的實驗不能(填“能”或“不能”)驗證乙烯與溴水發(fā)生了加成反應,其理由是AC.
A.使溴水褪色的反應,未必是加成反應
B.使溴水褪色的反應,就是加成反應
C.使溴水褪色的物質(zhì),未必是乙烯
D.使溴水褪色的物質(zhì),就是乙烯
(3)乙同學推測此乙烯中必定含有的一種雜質(zhì)氣體是SO2,它與溴水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SO2+Br2+2H2O═2HBr+H2SO4
(4)在驗證過程中必須除去雜質(zhì)氣體,為此,乙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請回答:
Ⅰ、Ⅱ、Ⅲ裝置中可盛放的試劑是:ⅠB,ⅡA,ⅢC.(填序號)
A.品紅溶液  B.NaOH溶液    C.溴水   D.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