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如圖是同一種動物體內(nèi)有關細胞分裂的一組圖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具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只有①④
B.動物睪丸中不可能同時出現(xiàn)①~⑤
C.④所示的細胞中不可能發(fā)生染色體重組
D.含有染色單體的細胞有①②③④

分析 分析題圖:①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且同源染色體分離,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②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且著絲點分裂,處于有絲分裂后期;③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④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且著絲點都排列在赤道板上,處于有絲分裂中期;⑤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且著絲點都排列在赤道板上,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

解答 解:A、具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有①②④,A錯誤;
B、原始生殖細胞可同時進行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因此動物睪丸中可能同時出現(xiàn)以上細胞,B錯誤;
C、④細胞處于有絲分裂中期,所以不可能發(fā)生基因重組,C正確;
D、姐妹染色單體從間期復制后出現(xiàn)到著絲點分裂后消失,因此含有染色單體的細胞有①④⑤,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結合細胞分裂圖,考查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要求考生識記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能準確判斷圖中各細胞的分裂方式及所處的時期,同時能準確辨別圖中染色體、染色單體、同源染色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高二上學期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T細胞的作用敘述最完整的一組是( )

①處理抗原 ②呈遞抗原 ③識別抗原 ④分化記憶細胞 ⑤分化效應細胞.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關于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結構變異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基因突變具有隨機性,其突變方向由環(huán)境決定
B.基因突變與染色體結構變異都導致堿基序列的改變
C.染色體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導致基因排列順序的變化
D.基因突變一定會導致基因結構的改變,但不一定引起性狀的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是人體胰島素合成過程示意圖.

請據(jù)圖回答:
(1)圖中的①是tRNA、谑呛颂求w   ③是mRNA,上圖表示胰島素合成的轉錄和翻譯兩個生理過程.
(2)形成③的模板是圖中的A(A/B)鏈,合成③的原料是游離的核糖核苷酸.
(3)圖示遺傳物質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也有一部分分布在線粒體中(細胞器).
(4)③從細胞核內(nèi)到細胞質中穿過0層磷脂雙分子層.
(5)關于該細胞核DNA所含基因的表述不正確的是C.
A.含有合成血紅蛋白的基因       B.基本單位是脫氧核糖核苷酸
C.只含有合成胰島素的基因       D.合成血紅蛋白的基因不表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小麥麥穗基部離地的高度受四對基因控制,這四對基因分別位于四對同源染色體上.每個基因對高度的增加效應相同且具疊加性.將麥穗離地27cm的mmnnuuvv和離地99cm的MMNNUUVV雜交得到F1,再用F1與甲植株雜交,產(chǎn)生F2的麥穗離地高度范圍是36~90cm,則甲植株可能的基因型為( 。
A.MMnnUuVvB.MmNnUuVvC.mmnnUuVVD.mmNnUuV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選項中,屬于測交實驗的是( 。
A.AaBb×AaBbB.aabb×AaBbC.Aabb×AaBbD.AAbb×aa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授予揭開細胞內(nèi)部囊泡運輸調控機制的三位科學家.下列關于細胞內(nèi)囊泡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囊泡膜的基本組成成分為磷脂分子和蛋白質分子
B.囊泡膜能與其他膜結構融合,這體現(xiàn)了生物膜的流動性特點
C.興奮在神經(jīng)元之間傳遞時需要囊泡參與信號的轉換
D.各種激素在分泌時都需要囊泡從內(nèi)質網(wǎng)轉移到高爾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中,符合以自然選擇學說為基礎的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有( 。
A.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單位
B.基因重組導致種群的基因頻率改變
C.兩個種群間的隔離一旦形成,即可出現(xiàn)新的物種
D.自然選擇導致突變,從而使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自然選擇學說的創(chuàng)立,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可行性的依據(jù),閱讀以下材料:
材料一:
科學家做了下面的實驗:把家蠅分成多組,每組再分為A、B兩部分,用DDT處理每組的A部分,B部分不接觸DDT.處理后選死亡率最低的那一組的B部分飼養(yǎng)繁殖,再把后代分成許多組:每組分成A、B兩部分,重復上述實驗.這樣一代一代選擇下去,就可以從B部分選出強抗藥性的家蠅.
材料二:
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患者在幼年時期會夭折,但在瘧疾流行的地區(qū),鐮刀型細胞貧血癥基因的攜帶者對瘧疾的感染率比正常人低得多.現(xiàn)對A、B兩地區(qū)進行調查,其中B地區(qū)流行瘧疾.
回答下列問題:
(1)材料一的實驗說明:
①抗藥性的出現(xiàn)是基因突變 的結果,DDT起選擇 作用.
②基因突變 是不定向的,自然選擇 是定向的.
(2)材料一中,若家蠅的長翅(T)對殘翅(t)為顯性,長肢(R)對短肢(r)為顯性,在隨機交配后,表現(xiàn)型比例為長翅長肢63%,長翅短肢21%,殘翅長肢12%,殘翅短肢為4%,則基因型為Tt_ _和TTRR的個體所占的比例分別為48%、9%.
(3)材料二中A地區(qū)人群中各種基因型比例如圖:
①計算A地區(qū)中A的基因頻率為94%.
②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的出現(xiàn)反映了基因對性狀控制的途徑是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性狀.
(4)上述材料說明了生物進化的實質為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