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預防與診療傳染性疾病過程中,經(jīng)常使用疫苗和抗體.已知某傳染性疾病的病原體為RNA病毒,該病毒表面的A蛋白為主要抗原,且疫苗生產(chǎn)和抗體制備的流程之一如圖:

(1)過程①代表的是
 

(2)過程③構建A基因重組載體時,必須使用
 
 
兩種工具酶.
(3)過程⑥是
 

(4)過程⑦采用的實驗技術是
 
,獲得的X是
 

(5)對健康人進行該傳染病免疫預防時,可選用圖中基因工程生產(chǎn)的
 
所制備的疫苗.對該傳染病疑似患者確診時,可以從疑似患者體內(nèi)分離出病毒,與已知病毒進行
 
比較;或用圖中的
 
進行特異性結合檢測.
(6)進入人體的疫苗相當于
 
,但又不具有致病性.因而能刺激志愿者體內(nèi)產(chǎn)生相應的抗體.在志愿者體內(nèi),抗體的產(chǎn)生及分泌過程中涉及到的膜結構細細胞器有
 

(7)有些人在病毒引起的傳染病的預防以及治療初期,會選擇服用抗生素.你認為這種做法合適嗎?利用生物學知識說明理由.
 
考點:基因工程的應用,細胞融合的概念及方法,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
專題:
分析:通過分析圖片我們可知,這個圖片包含逆轉錄以及細胞融合,涉及到基因工程和免疫過程,由此答題.
解答: 解:(1)以RNA為模板逆轉錄成DNA的過程叫逆轉錄.
(2)工具酶用的有兩種;一種是內(nèi)切酶.另一種工具酶叫連接酶.
(3)效應B細胞即漿細胞,是由B淋巴細胞或記憶細胞受抗原刺激后(或者T淋巴細胞將抗原呈遞給B淋巴細胞)分裂增殖分化成的一類分泌細胞,具有合成、貯存抗體的功能,會合成和分泌抗體并在血液中循環(huán),參與機體的體液免疫.
(4)原理是用了細胞膜的流動性使兩個細胞融合.獲得效應B細胞和小鼠骨髓瘤細胞的雜交瘤細胞.
(5)基因診斷技術它的基本原理是:互補的DNA單鏈能夠在一定條件下結合成雙鏈,即能夠進行雜交.這種結合是特異的,即嚴格按照堿基互補的原則進行,當用一段已知基因的核酸序列作出探針,與變性后的單鏈基因組DNA接觸時,如果兩者的堿基完全配對,它們即互補地結合成雙鏈,從而表明被測基因組DNA中含有已知的基因序列.第二種檢測原理是利用抗體與抗原的特異性結合,讓抗A蛋白的單克隆抗體進行特異性結合檢測如果結合,說明屬于此病毒,反之不屬于此病毒.
(6)疫苗是弱化的病毒相當于抗原,抗體屬于分泌蛋白,抗體在核糖體上合成后,由內(nèi)質(zhì)網(wǎng)、高爾基體進行加工折疊修飾并分泌出細胞,此過程線粒體提供能量.
(7)抗生素等抗菌劑的抑菌或殺菌作用,主要是針對細菌等微生物起作用.病毒引起的傳染病的預防以及治療選擇服用抗生素不合適,因為抗生素對病毒不起作用.
故答案為:
(1)逆轉錄
(2)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或限制酶或限制性內(nèi)切酶)  DNA連接酶(兩空可以互換)
(3)增殖、分化
(4)細胞融合   雜交瘤細胞
(5)A蛋白(重組DNA)  核酸序列(或基因序列或RNA序列或核糖核苷酸序列)  抗A蛋白的單克隆抗體
(6)抗原,內(nèi)質(zhì)網(wǎng)、高爾基體、線粒體
(7)不合適,因為抗生素對病毒不起作用
點評:本題考查知識面廣,重點在于基因工程和免疫過程,注意中間物質(zhì)的實質(zhì)和作用.考查了我們綜合分析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內(nèi)環(huán)境及其穩(wěn)態(tài)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人體代謝中的生物化學反應主要發(fā)生在細胞內(nèi)
B、血紅蛋白、遞質(zhì)、激素、葡萄糖和CO2都是內(nèi)環(huán)境的成分
C、內(nèi)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實質(zhì)是內(nèi)環(huán)境的滲透壓,溫度和pH保持不變
D、小腸絨毛上皮細胞生活的內(nèi)環(huán)境為組織液和消化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細胞的敘述,不合理的是( 。
A、細胞中的自由水與結合水可以相互轉化
B、幾乎所有的生物體細胞中都含有該物種全部的遺傳信息
C、細胞中的細胞器都通過膜結構與細胞質(zhì)基質(zhì)相對獨立
D、細胞吸收氨基酸的同時會產(chǎn)生ADP等物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一個含AaBbCc三對同源染色體的精原細胞,減數(shù)分裂形成4個精子,染色體組合可以是( 。
A、AbC、ABc、ABC、abc
B、ABc、ABC、aBC、aBC
C、ABC、abc、aBC、Abc
D、ABc、ABc、abC、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為探究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因素,將同一品種玉米苗置于25℃條件下培養(yǎng),實驗結果如圖所示.請回答
(1)與D點相比,B點條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因素是
 
,C點條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
 

(2)實驗結果表明,在
 
的條件下施肥效果明顯,除本實驗所涉及的因素外,從增加光合面積的角度考慮,采取
 
措施能提高玉米的光能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圖1是同一種生物體內(nèi),有關細胞分裂的一組圖象,圖2表示有絲分裂各階段細胞核中DNA和細胞質(zhì)中mRNA含量的變化,據(jù)圖回答:

(1)圖1中含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有
 
(填序號),①細胞含有
 
個染色體組,④細胞中染色體、DNA、染色單體數(shù)目依次是
 

(2)可表示減數(shù)分裂的細胞圖是
 
(填序號),圖1中的③與圖2中對應的區(qū)間是
 
(填字母).
(3)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分別發(fā)生在圖1中
 
(填序號)所示的細胞中.
(4)圖2中顯示d、e階段細胞質(zhì)中mRNA明顯減少,最可能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分析有關酵母細胞及其培養(yǎng)的資料,回答問題.
如圖1為酵母細胞結構示意圖.

(1)酵母細胞結構與菠菜葉肉細胞相比,主要的區(qū)別是酵母細胞
 
;與藍細菌細胞相比,最主要的區(qū)別是酵母細胞
 

(2)圖中不能直接分解葡萄糖但能釋放CO2的結構是
 
(填序號).
(3)酵母細胞內(nèi)能產(chǎn)生ATP的場所是
 
(填序號).
為研究化學物品X對酵母細胞的影響效應,進行一項實驗.用不同濃度的化學物品X將細胞處理24h,然后測定各培養(yǎng)液內(nèi)細胞中ATP濃度和細胞死亡的百分率.經(jīng)重復實驗后,所得的數(shù)據(jù)如下:
化學物品X濃度
(ng/mL)
細胞中ATP濃度
(nmol/mL)
細胞死亡
的百分率
0 80 1
2 70 3
4 50 10
8 20 25
16 5 70
32 1 95
(4)在圖2中繪制曲線圖顯示用不同濃度化學藥品X處理,細胞中ATP濃度及細胞死亡率情況.
(5)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說明細胞中ATP濃度與細胞死亡率之間的關系:
 
;為什么細胞中ATP濃度的變化會影響細胞活性?
 

(6)若上述表中實驗所用的細胞來自大鼠的小腸上皮,則使用高濃度化學物品X的動物飼料來飼喂大鼠,大鼠的腸功能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為藍藻細胞模式圖,如果用甲基綠進行染色,則顯綠色的部位是( 。
A、細胞壁B、擬核
C、細胞膜D、細胞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在組成生物體的大量元素中,C、H、O、N、P、S六種元素是組成原生質(zhì)的主要元素,其中氮元素被生物體吸收后可用于合成( 。
A、蛋白質(zhì)和核酸
B、淀粉和甘油
C、脂肪酸和固醇
D、麥芽糖和磷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