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獲鯽魚100條,做上標記后放回,第二次捕獲鯽魚90條,其中有標記的25條。則池塘中共約有鯽魚                                     (   )

A.29條B.360條C.390條D.394條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種群密度的取樣調查對于不同種類的生物采用的方法存在著差異。?

(1)植物——樣方法。某同學采用樣方法對一種植物進行計數,右圖是其中一個樣方中該植物的分布情況(注:圖中黑點表示該種植物),對該樣方中該種植物進行計數時,應記錄的數目是                  。?

(2)動物——標志重捕法。在對某池塘內鯽魚種群數量調查時,第一次捕獲鯽魚200尾,全部進行標志后放回;第二次捕獲160尾,其中被標志的鯽魚有10尾,則該池塘內鯽魚的總數為                  。?

(3)細菌——顯微記數法。每單位面積上平均有50個細菌,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在液體中培養(yǎng)4 h后稀釋10倍,與以前相同的條件下再在顯微鏡下觀察,這次觀察到每單位面積上平均有80個細菌。則細菌細胞分裂的平均時間為                小時。?

(4)昆蟲——去除取樣法。對于某些隔離帶的穩(wěn)定種群,可以通過連續(xù)捕捉一定次數,根據捕獲量的減小來估計種群大小。由于每次捕獲后不放回,理論上種群數量應當越來越小,因此,我們把每次捕獲次數加到前面所捕獲的總數上,得到捕獲積累數,以推算種群數量。以捕獲積累數為X軸,每次捕獲數為Y軸,根據數據描點作直線向右延伸與X軸的交點即為種群估計數。假如在某田塊(120平方米)連續(xù)捕蟲8次,得到下表數據:?

捕獲次數

1

2

3

4

5

6

7

8

每次捕獲數(Y)

72

63

44

32

23

17

16

15

捕獲積累數(X)

72

135

179

211

234

251

267

282

①依數據可得出該昆蟲種群平均密度大約是                      只/平方米?。?

②如果你捕獲到的昆蟲數并不是遞減的,請分析發(fā)生這種情況的可能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2013學年廣東省湛江二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調查統(tǒng)計的方法被廣泛應用于生物科學研究之中。請回答:
(1)目前調查種群密度的方法一般有         和標志重捕法。為了模擬標志重捕法測定種群密度,小馬同學對某池塘中的鯽魚進行了調查:第一次捕獲106條,做上標記后放回,第二次捕獲鯽魚91條,其中有標記的25條,則該池塘中鯽魚大概共     條。
(2)某研究性學習小組通過資料查找發(fā)現:在15~35℃范圍內,酵母菌種群數量增長較快。為了探究酵母菌種群增長的最適溫度是多少,他們設置了5組實驗,每隔24 h取樣檢測一次,連續(xù)觀察7天。下表是他們進行相關探究實驗所得到的結果
請據表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溫度(℃)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0 h
24 h
48 h
72 h
96 h
120 h
144 h
168 h
15
1.2
3.0
3.8
4.6
4.0
3.2
2.8
2.5
20
1.2
5.0
5.3
4.2
2.1
1.2
0.8
0.6
25
1.2
5.2
5.6
4.6
2.9
1.0
0.6
0.2
30
1.2
4.9
5.5
4.8
2.2
1.3
0.7
0.5
35
1.2
1.5
1.8
2.0
2.2
1.3
0.8
0.6

①每隔24小時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養(yǎng)液,用血球計數板在顯微鏡下進行細胞計數,并以多次計數的平均值估算試管中酵母菌種群密度,這種方法稱為__________法。
②該實驗的自變量是       ,酵母菌種群數量增長的最適溫度約是________℃。
③圖中96h后酵母菌種群數量開始呈下降趨勢,究其原因是                      
④請在坐標中畫出上述實驗過程中不同溫度條件下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達到K值時的柱形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2013學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學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獲鯽魚106條,做上標記后放回,第二次捕獲鯽魚91條,其中有標記的25條。由此可以估算出該池塘中鯽魚的密度。后來發(fā)現這次估算的結果與實際結果誤差較大,分析其原因不正確的是:

A.捕魚用的漁網網眼太大             B .被標記的魚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

C. 兩次捕獲的鯽魚數量較小           D .重捕方法不當使捕獲的魚部分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屆廣東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調查統(tǒng)計的方法被廣泛應用于生物科學研究之中。請回答:

(1)目前調查種群密度的方法一般有         和標志重捕法。為了模擬標志重捕法測定種群密度,小馬同學對某池塘中的鯽魚進行了調查:第一次捕獲106條,做上標記后放回,第二次捕獲鯽魚91條,其中有標記的25條,則該池塘中鯽魚大概共     條。

(2)某研究性學習小組通過資料查找發(fā)現:在15~35℃范圍內,酵母菌種群數量增長較快。為了探究酵母菌種群增長的最適溫度是多少,他們設置了5組實驗,每隔24 h取樣檢測一次,連續(xù)觀察7天。下表是他們進行相關探究實驗所得到的結果

請據表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溫度(℃)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0 h

24 h

48 h

72 h

96 h

120 h

144 h

168 h

15

1.2

3.0

3.8

4.6

4.0

3.2

2.8

2.5

20

1.2

5.0

5.3

4.2

2.1

1.2

0.8

0.6

25

1.2

5.2

5.6

4.6

2.9

1.0

0.6

0.2

30

1.2

4.9

5.5

4.8

2.2

1.3

0.7

0.5

35

1.2

1.5

1.8

2.0

2.2

1.3

0.8

0.6

①每隔24小時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養(yǎng)液,用血球計數板在顯微鏡下進行細胞計數,并以多次計數的平均值估算試管中酵母菌種群密度,這種方法稱為__________法。

②該實驗的自變量是       ,酵母菌種群數量增長的最適溫度約是________℃。

③圖中96h后酵母菌種群數量開始呈下降趨勢,究其原因是                      。

④請在坐標中畫出上述實驗過程中不同溫度條件下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達到K值時的柱形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獲鯽魚106條,做上標記后放回,第二次捕獲鯽魚91條,其中有標記的25條。由此可以估算出該池塘中鯽魚的密度。后來發(fā)現這次估算的結果與實際結果誤差較大,分析其原因不正確的是:


  1. A.
    捕魚用的漁網網眼太大
  2. B.
    被標記的魚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
  3. C.
    兩次捕獲的鯽魚數量較小
  4. D.
    重捕方法不當使捕獲的魚部分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