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本實驗可用甲基綠代替龍膽紫染液對染色體染色 | |
B. | 觀察到分裂中期的細胞核內(nèi)染色體整齊地排列在赤道板上 | |
C. | 該實驗的主要操作過程為解離→漂洗→染色→制片 | |
D. | 質量分數(shù)為15%的鹽酸和體積分數(shù)為95%的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
分析 觀察細胞有絲分裂實驗的步驟:解離(解離液由鹽酸和酒精組成,目的是使細胞分散開來)、漂洗(洗去解離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龍膽紫、醋酸洋紅等堿性染料)、制片(該過程中壓片是為了將根尖細胞壓成薄層,使之不相互重疊影響觀察)和觀察(先低倍鏡觀察,后高倍鏡觀察).
解答 解:A、本實驗可用醋酸洋紅液代替龍膽紫染液對染色體染色,但不能使用甲基綠對染色體染色,A錯誤;
B、分裂中期沒有核膜、核仁,故看不到細胞核,B錯誤;
C、該實驗的主要操作過程為解離→漂洗→染色→制片,C正確;
D、質量分數(shù)為15%的鹽酸和體積分數(shù)為95%的酒精混合液主要起解離作用,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jié)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選用的材料、實驗采用的試劑及試劑的作用、實驗現(xiàn)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某22肽被水解成1個4肽,2個3肽,2個6肽,則這些短肽的氨基總數(shù)的最小值及肽鍵總數(shù)依次是6,18 | |
B. | 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之間的肽鍵結構式是 NH-CO | |
C. | 蛋白質了功能的多樣性決定結構的多樣性生物體的氨基酸都只有20種 | |
D. | 雞蛋煮熟后,蛋白質變性失活,這是由于高溫破壞了蛋白質的空間結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I K O S | B. | Mo Fe Zn Cu | ||
C. | N H O P C | D. | Fe Ca Cu Mg 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第一次觀察時容易看到細胞膜 | |
B. | 第二次觀察時可以發(fā)現(xiàn)細胞質壁分離首先發(fā)生在細胞的角隅處,液泡的體積變小,顏色變深 | |
C. | 第三次觀察前用滴管滴加液體時,不能在顯微鏡的載物臺上進行,以防污染鏡頭 | |
D. | 為了節(jié)約實驗時間,通常可以省略第一次顯微觀察步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中結構①和④都含有RNA | |
B. | 結構①存在于所有的動植物細胞中 | |
C. | 該圖中含有磷脂的細胞器是①③④ | |
D. | 合成酶的過程都需要結構①②③④的參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于鑒定還原性糖的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質的鑒定 | |
B. | 脂肪的鑒定需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黃色的脂肪滴 | |
C. | 鑒定還原糖時,要加入斐林試劑甲液搖勻后,再加入乙液 | |
D. | 淀粉用碘液檢測變紫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其內(nèi)容之一是一切生物都是由細胞發(fā)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chǎn)物構成 | |
B. | 主要由施萊登和施旺創(chuàng)立 | |
C. | “細胞通過分裂產(chǎn)生新細胞”是對細胞學說的重要補充 | |
D. | 細胞學說揭示生物界與非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流感病毒的甲、乙、丙三種類型是基因重組產(chǎn)生的 | |
B. | 甲型流感病毒一定含有C、H、O、N四種元素,不一定含有P元素 | |
C. | 只能通過高溫才能殺滅甲型流感病毒 | |
D. | 甲型流感病毒與鴨、鵝、鴿子等動物的關系屬于寄生關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