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6.為探究細胞分裂素在解除頂端優(yōu)勢中的作用部位及效果,某研究人員選用適宜濃度的細胞分裂素溶液、若干生長狀況相同的幼苗為材料進行了實驗.對照組為未經處理的幼苗(如圖所示),則對實驗組的處理應為( 。
①保留b,在a處涂抹等量的細胞分裂素溶液
②保留a,在b處涂抹等量的細胞分裂素溶液
③只切除b,不再做其他處理
④切除b,在a處涂抹等量的細胞分裂素溶液.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

分析 分析題干信息可知,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細胞分裂素的作用部位,實驗原理是細胞分裂素可解除植物的頂端優(yōu)勢,因此實驗的自變量應該是細胞分裂素作用的部位,即a部位和b部位,因變量是側芽的發(fā)育情況.

解答 解:該實驗的自變量應該是細胞分裂素作用的部位,即a部位和b部位,因變量是側芽的發(fā)育情況.故該實驗要設兩個實驗組,一組細胞分裂素涂抹在a處,另一組在b處涂抹等量細胞分裂素溶液,此外還要設置一組對照,即不涂抹細胞分裂素,只是摘除頂芽的,用于對比觀察細胞分裂素在解除頂端優(yōu)勢中的效果,①②③正確;④切除b,不管是否在a處涂抹等量的細胞分裂素溶液,側芽都會發(fā)育成側枝,不會看出細胞分裂素在解除頂端優(yōu)勢中的作用.④錯誤.B正確.
故選:B.

點評 根據(jù)實驗目的找出出實驗的自變量和因變量是解題的突破口,對應實驗變量的控制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血細胞、肌細胞、淋巴細胞、毛細血管壁細胞、毛細籬笆管壁細胞所處的內環(huán)境分別是( 。
A.血漿、體液、體液、血漿和組織液、淋巴
B.血液、體液、淋巴、血漿和組織液、淋巴液和組織液
C.血漿、組織液、淋巴、血漿和組織液、淋巴液和組織液
D.血液、細胞外液、體液、血漿、淋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物質在跨膜運輸時,不需要載體蛋白協(xié)助的是( 。
A.氧氣進入紅細胞B.K+進入紅細胞
C.葡萄糖進入細胞D.Na+從紅細胞中出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圖1表示在一定的光照強度下,植物葉肉細胞中CO2、O2的來源和去路,圖2是整個植株的光合作用強度與光照強度的關系.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圖1表明細胞呼吸強度大于其光合作用
B.圖2中的A點沒有細胞呼吸
C.圖2中的B點表示葉肉細胞呼吸產生的CO2等于該細胞光合作用消耗的CO2
D.若該植株的全部葉肉細胞長期處于圖1的狀態(tài),植株能正常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咖啡酸是丹參的有效成分,科研人員以丹參為材料,研究植物激素脫落酸(ABA)和赤霉素(GA3)對咖啡酸合成關鍵酶--TAT和PAL酶活性的影響以及對咖啡酸積累的影響.
(1)為研究ABA對TAT和PAL酶活性的影響,科研人員向培養(yǎng)的丹參中添加ABA和氟啶酮(ABA生物合成抑制劑),實驗分兩個處理:①不同濃度的ABA誘導;②ABA和氟啶酮聯(lián)合誘導.每個處理設置3個重復,處理24h后測定TAT和PAL酶活性,結果如圖1.
①實驗結果表明,ABA對TAT和PAL酶活性的影響均表現(xiàn)出兩重性,當ABA濃度增加到200μM時,TAT和PAL活性高于(填“高于”或“低于”)對照組.3個濃度的氟啶酮均可以抵消(或“抑制”)ABA誘導的TAT和PAL酶活性.
②實驗的每個處理設置三個重復,目的是避免偶然因素(或“實驗次數(shù)過少”)導致實驗結果不夠客觀.科研人員在實驗②中選用濃度為50μM的ABA溶液,其原因是TAT、和PAL酶活性相對較高,且所需ABA濃度較低.
(2)為研究ABA和GA3聯(lián)合處理對丹參咖啡酸積累的影響,科研人員向培養(yǎng)的丹參中添加ABA、GA3、氟啶酮和多效唑(GA3生物合成抑制劑),實驗處理及結果如圖2.
①未加入多效唑或氟啶酮的條件下,GA3處理使咖啡酸含量降低(或“較低”),ABA與GA3在誘導丹參咖啡酸積累過程中表現(xiàn)為拮抗作用.
②加入多效唑或氟啶酮的條件下,ABA和GA3聯(lián)合處理能夠提高咖啡酸的含量(積累),ABA與GA3在誘導丹參咖啡酸的積累過程中表現(xiàn)為協(xié)同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為具有2對相對性狀的某自花傳粉的植物種群中甲植株(純種)的一個A基因和乙植株(純種)的一個B基因發(fā)生突變的過程(已知A基因和B基因是獨立遺傳的),請分析該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兩個基因發(fā)生突變都是在DNA復制過程中一個堿基對的替換(基因結構的改變)引起的.
(2)發(fā)生基因突變的甲植株基因型和表現(xiàn)型分別是AaBB、扁莖缺刻葉.發(fā)生基因突變的乙植株基因型和表現(xiàn)型分別是AABb、扁莖缺刻葉.
(3)已知a基因和b基因分別控制兩種優(yōu)良性狀.現(xiàn)要利用甲、乙兩植株為材料進行雜交實驗,培育出同時具有兩種優(yōu)良性狀的植株,請完成如下實驗過程.
①甲、乙植株開花后分別自交;
②分別種下甲、乙兩植株的自交后代,從長出的甲植株自交后代中選出性狀為圓莖缺刻葉的植株,從長出的乙植株自交后代中選出性狀為扁莖圓葉的植株,將選出的甲植株后代和乙植株后代進行雜交.
③種下雜交后代,讓其自交,得到種子,再種下,從中選擇表現(xiàn)型為圓莖圓葉的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葉綠體的(  )
A.外膜上B.內膜上C.類囊體薄膜上D.基質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某科學工作者為研究最適合黑藻生長的光照強度,設計了下面的實驗:首先取6等分黑藻分別放入6個加入等量0.01g/mLNaHCO3溶液后用冷開水充滿的廣口瓶中;然后將6套裝置放入暗室中,用20W、50W、75W、100W、200W和500W的臺燈等距離地分別照射1-6號裝置,30min后停止光照,測量光合作用產生的O2體積(密閉廣口瓶內的水受到O2的排擠會從排水口一滴滴流到量筒里,根據(jù)量筒內接收的水的體積即可計算出產生的氧氣體積.)實驗結果如表
不同條件下氧氣的釋放量(mL)
組次20W(1號)50W(2號)75W(3號)100W(4號)200W(5號)500W(6號)
1.85.09.012.021.019.0
1.85.38.011.520.018.0
2.05.08.012.020.019.0
平均值1.875.18.311.8320.318.70
請分析回答有關問題:
(1)該實驗中的自變量是光照強度.列出實驗中的兩個控制變量(無關變量)CO2(或NaHCO3溶液)、溫度、PH、光照時間、黑藻等.
(2)6套裝置各瓶中均加入約500mL0.0lg/mLNaHCO3溶液,其作用是保證相同濃度的CO2供應.
(3)表中測得的氧氣量并非光合作用實際產生的氧氣量,其原因是黑藻自身的呼吸作用會消耗氧氣.
(4)如果在實驗過程使用了不同品種的黑藻,則這樣設計違背了科學實驗的單一變量原則.
(5)若將5號裝置中的黑藻突然移至4號裝置的條件下,短時間內光合細胞中ATP含量會降低,C3含量會升高.
(6)通過該實驗還不能確定最適合黑藻生長的光照強度,請寫出該如何開展進一步的探究:在100-500W范圍內設置多組梯度進行實驗.
(7)該科學工作者還做了另外的實驗,發(fā)現(xiàn)經過重鉻酸鉀過濾后(紅光透過)的光合作用放氧量比用氨飽和的4%硫酸銅溶液過濾后(藍紫光透過)的放氧量高,說明光質(波長)也能影響光合作用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回答有關動植物生命活動調節(jié)的實驗研究問題:

科研人員在黑暗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水平放置的豌豆種子,獲得圖1所示豌豆幼苗,研究生長素(IAA)對植物背地(向上)生長的影響.
(1)豌豆幼苗中合成IAA的主要部位是幼苗的幼葉(頂端).
(2)實驗一、科研人員切取幼苗的AB段(上胚軸),分別檢測P側和D側的IAA含量.結果發(fā)現(xiàn)P側的IAA濃度較高,推測該側細胞的伸長
生長較快,導致上胚軸向上彎曲,表現(xiàn)出背地性.
(3)實驗二、科研人員將若干幼苗分為兩組,每一組切取AB段并縱剖為P側和D側兩部分,將其中一組B端插入含有14C-IAA溶液的試管中,另一組A端插入.6h后分別測定兩組不接觸14C-IAA溶液一端的14C-IAA相對濃度,結果如圖2.A端插入和B端插入結果相比較,說明IAA(生長素)極性運輸強于非極性運輸,并且P側運輸能力較強.
圖3甲為人體手背皮膚(A)接受一定刺激后引起肱二頭。‥)發(fā)生收縮而產生屈肘動作的神經傳導路徑示意圖.圖3乙為圖甲中某部分結構放大圖,據(jù)圖回答問題:
(4)當興奮在B上傳導時,興奮部位的膜內側電位變化為負電位→正電位(由負變正).
現(xiàn)切斷Ⅰ處,在Ⅱ處施加適宜的電流刺激,則在A、B、C、D、E中能測到電位變化的有D、E.
(5)嗎啡有鎮(zhèn)痛作用,原因是嗎啡能和圖乙中[③]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使其失去與神經遞質結合的能力,從而阻斷了興奮的傳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