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如圖表示基因控制性狀的相關(guān)過程,請據(jù)圖回答:

(1)圖1中的乙丙圖示過程中需要的原料分別是核糖核苷酸、氨基酸,若在甲、乙、丙過程中堿基配對出現(xiàn)錯誤,則可能發(fā)生基因突變的是甲.
(2)圖2是某植物花色由三對獨立遺傳的基因共同決定花中相關(guān)色素的合成途徑,當基因型為AaBbDd的植株自交,理論上子代中紫花植株所占比例為$\frac{57}{64}$,子代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2種.
(3)據(jù)調(diào)查,在近30年間,我國的一千多個普通野生稻分布點已消失了80%,現(xiàn)存的普通野生稻分布于南方8個。▍^(qū)),每一個分布點的普通野生稻種群都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從生物多樣性角度看,其直接后果是普通野生稻的基因多樣性減少.

分析 根據(jù)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
圖1中,甲過程DNA分子的兩條鏈均做模板,是DNA分子的復制過程;乙過程中以DNA分子的一條鏈為模板形成單鏈結(jié)構(gòu),是轉(zhuǎn)錄過程;丙圖是在核糖體上以mRNA為模板、以氨基酸為原料,以tRNA為運輸氨基酸的工具形成多肽鏈的過程,為翻譯過程.
圖2為花中相關(guān)色素的合成途徑,基因A能控制酶1的合成,酶1能將白色前體物合成紅色素;基因B能控制酶2合成,酶2能將紅色素合成紫色素;基因D能控制酶3的合成,酶3能將白色前體物合成紫色素,因此紫花的基因型為A_B_dd或____D_,白花的基因型為aa__dd,紅花的基因型為A_bbdd.

解答 解:(1)圖1中的乙、丙圖示過程中分別mRNA和蛋白質(zhì),所以需要的原料分別是核糖核苷酸、氨基酸,若在甲、乙、丙過程中堿基配對出現(xiàn)錯誤,則可能發(fā)生基因突變的是甲,即DNA分子復制過程中.
(2)圖2是某植物花色由三對獨立遺傳的基因共同決定花中相關(guān)色素的合成途徑,當基因型為AaBbDd的植株自交,理論上子代中紫花植株所占比例為1-$\frac{1}{4}×\frac{1}{4}$-$\frac{3}{4}×\frac{1}{4}×\frac{1}{4}$=$\frac{57}{64}$,子代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3×3×3-1×3×1-2×1×1=22種.
(3)種群都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在近30年間,我國的一千多個普通野生稻分布點已消失了80%,這直接導致普通野生稻的基因多樣性減少.
故答案為:
(1)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甲   
(2)$\frac{57}{64}$   22   
(3)基本單位       基因(遺傳)

點評 本題結(jié)合花中相關(guān)色素的合成途徑的圖形分析,綜合考查基因與性狀的關(guān)系、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及應用,要求考生識記基因控制性狀的途徑,能根據(jù)圖中信息判斷基因與性狀的關(guān)系;掌握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能根據(jù)圖中信息判斷不同表現(xiàn)型對應的基因型,能運用逐對分析法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一表示空氣中的CO₂含量對某綠色植物光和作用的影響,圖二表示一天24h蔬菜大棚內(nèi)CO2濃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水平虛線為實驗開始時大棚內(nèi)的CO2濃度.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兩圖中光合作用強度和呼吸作用強度相等的點有M、D、H(字母),此時細胞中能產(chǎn)生[H]的部位有細胞質(zhì)基質(zhì)、葉綠體、線粒體.圖二中積累有機物最多的點是H.
(2)經(jīng)過24h后,大棚內(nèi)植物能否生長能.據(jù)圖分析原因是I點CO2含量低于A點,說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有機物積累.
(3)圖二中A點所進行的生理反應表達式為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4)圖一中限制N點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強度和溫度.N點時葉肉細胞葉綠體中的ADP的運動方向是從葉綠體基質(zhì)到類囊體薄膜.
(5)若將葉面積相等的甲、乙兩種植物的葉片分別放置在相同體積、溫度適宜且恒定的密閉小室中,給予充足的光照,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B
A.甲、乙兩葉片的光合作用強度一定相同
B.甲、乙兩葉片的光合作用強度在一段時間后都將逐漸下降
C.若實驗一段時間后,甲葉片所在小室中的CO2濃度較乙低,則甲葉片的呼吸作用強度一定比乙低
D.若實驗一段時間后,甲葉片所在小室中的CO2濃度較乙低,則甲固定CO2的能力較弱
(6)以測定的CO2吸收量與釋放量為指標,研究溫度對某綠色植物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的影響,結(jié)果如表所示:
溫度/℃51020253035
光照下CO2吸收量(mg•h-211.83.23.73.53
黑暗下CO2釋放量(mg•h-20.50.7512.333.5
溫度在25℃-30℃之間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總量逐漸增加(填“增加”或“減少”).假設呼吸作用晝夜不變,植物在25℃時,一晝夜中給植物光照15小時,則一晝夜CO2吸收量為34.8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關(guān)于消毒效果的論述中,正確的是( 。
A.體積分數(shù)為70%的酒精對外植體消毒效果好,但用時長,去除易
B.用質(zhì)量分數(shù)為0.1%的氯化汞對外植體消毒效果最好,用時較短,去除易
C.體積分數(shù)為10%的過氧化氫對外植體消毒效果最好,但易揮發(fā)、用時長,去除最易
D.抗菌素對外植體消毒效果較好,消毒時間較長,去除難易程度適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如圖表示4種植物細胞的細胞周期(按順時針方向),其中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的b→a→b表示細胞增殖過程的一個細胞周期
B.圖甲中的b→a與丙圖中的b→a所用的時間肯定不同
C.從a→b,細胞核中DNA含量加倍
D.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最好實驗材料是植物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下列圖1和圖2分別表示某動物(2n=4)體內(nèi)細胞正常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細胞內(nèi)染色體、染色單體和DNA含量的關(guān)系及細胞分裂圖象,請分析回答:

(1)圖1中a、b、c柱表示染色單體的是b,圖1中所對應的細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體的是Ⅲ、Ⅳ.
(2)圖1中Ⅱ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對應于圖2中的乙,由Ⅱ變?yōu)棰螅喈斢趫D2中乙→丙的過程.由Ⅰ變成Ⅱ的過程中,細胞核內(nèi)發(fā)生的分子水平的變化是DNA分子的復制.
(3)圖2中甲細胞正在進行有絲分裂,含有0條染色單體;該動物體細胞含有4條染色體.
(4)圖2中具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有甲、乙,染色體數(shù):染色單體數(shù):核DNA數(shù)=1:2:2的細胞是乙、丙.
(5)圖2中乙細胞產(chǎn)生的子細胞名稱為次級卵母細胞和(第一)極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甲、乙兩位同學分別用小球做遺傳規(guī)律模擬實驗.甲同學每次分別從Ⅰ、Ⅱ小桶中隨機抓取一個小球并記錄字母組合;乙同學每次分別從Ⅲ、Ⅳ小桶中隨機抓取一個小球并記錄字母組合.將抓取的小球分別放回原來小桶后,再多次重復.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乙同學的實驗只模擬了遺傳因子的分離和配子隨機結(jié)合的過程
B.實驗中每只小桶內(nèi)兩種小球的數(shù)量和小球總數(shù)都必須相等
C.甲同學的實驗可模擬兩對基因自由組合的過程
D.甲、乙重復100次實驗后,Dd和AB組合的概率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已知某雙鏈DNA分子中A占15%,那么該DNA分子中C應占多少?( 。
A.15%B.30%C.35%D.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洋蔥根尖細胞在含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培養(yǎng)基上完成一個細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標記的培養(yǎng)基中繼續(xù)分裂至中期,其染色體的放射性標記分布情況是( 。
A.每條染色體中都只有一條染色單體被標記
B.每條染色體的兩條染色單體被標記
C.有半數(shù)的染色體中只有一條染色單體被標記
D.每條染色體的兩條染色單體都不被標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衡水高一下學期一調(diào)考試生物試卷 (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根據(jù)下面的光合作用圖解判斷,相關(guān)說法不正確的是( )

A.⑥過程發(fā)生于葉綠體基質(zhì)中

B.⑤過程發(fā)生于葉綠體類囊體薄膜上

C.圖示①~④依次為[H]、ATP、CO2、(CH2O)

D.②不僅用于還原C3化合物,還可促進礦質(zhì)離子的吸收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