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下列哪項是淀粉、纖維素和糖原的共同特征( 。
A.都共同存在于動植物細胞中B.都是細胞內(nèi)貯存能量的主要物質(zhì)
C.都含有C、H、O、N四種元素D.它們的基本組成單位都是葡萄糖

分析 多糖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體,包括淀粉、纖維素、糖原,淀粉和纖維素是植物細胞的多糖,糖原是動物細胞的多糖,淀粉和糖原是儲能物質(zhì),纖維素是植物細胞壁的組成成分.

解答 解:A、粉和纖維素是植物細胞的多糖,糖原是動物細胞的多糖,A錯誤;
B、纖維素是植物細胞壁的組成成分,不是能源物質(zhì),B錯誤;
C、淀粉、纖維素、糖原的組成元素都是C、H、O,沒有N,C錯誤;
D、淀粉、纖維素、糖原都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體,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淀粉、纖維素、糖原的比較掌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所示,種群甲表示一種鷹的數(shù)量變化情況.那么對乙的判斷,準確的是( 。
A.乙種群是鷹的天敵B.乙種群與鷹為共生關系
C.乙種群與鷹沒有關系D.乙種群能為鷹輸入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下列不屬于細胞質(zhì)基質(zhì)、葉綠體基質(zhì)和線粒體基質(zhì)的共性的是(  )
A.都含有DNAB.都含有許多種酶C.都含有RNAD.都能夠合成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圖所示為ATP和ADP相互轉移的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過程和b過程中都有[H]的生成
B.a過程和b過程都只在細胞器中進行
C.①過程通常和細胞內(nèi)的吸能反應相聯(lián)系
D.②過程是ATP中離腺苷最近的高能磷酸鍵斷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今年我國南方地區(qū)遭遇大旱,隨著干旱時間持續(xù),作物葉片開始發(fā)黃,光合速率下降,植株生長緩慢.某研究性學習小組采用盆栽試管苗的實驗,探究土壤干旱對葉片光合速率的影響原因.實驗開始時土壤水分充足,然后A組停止?jié)菜珺組土壤水分條件保持適宜,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實驗開始第2天第4天第6天第8天
ABABABABAB
葉片光合速率umol/m2.s)5.55.55.55.55.05.64.14.82.54.7
葉片葉綠素含量(mg/g)4.54.54.54.44.54.34.04.43.74.5
(1)上述實驗中屬于對照組的是B(A/B).如果你是該小組成員,你認為可以用于測量葉片光合速率的指標是氧氣釋放量(或二氧化碳吸收量).葉綠素主要吸收的光譜為紅橙光和藍紫光.

(2)根據(jù)實驗測得的數(shù)據(jù),請在圖甲中繪制出葉片葉綠素含量的變化曲線.

(3)根據(jù)你所繪的曲線圖,分析植物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有:
①干旱初期,氣孔關閉導致二氧化碳供應不足;
②干旱后期,葉片中的葉綠素含量下降.
(4)光合速率也受光合產(chǎn)物從葉中輸出速率的影響.某植物正處于結果期,如乙圖①.若只留一張葉片,其他葉片全部摘除,如乙圖②,則留下葉片的光合速率,原因是結果期的植物對營養(yǎng)的需要量大,枝條上僅一片葉時,總光合產(chǎn)物減少,會迅速輸出,故光合速率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名貴花卉進行離體培養(yǎng)時不應采用該植株的( 。
A.莖尖B.子房壁C.花粉粒D.葉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關于光合作用探究歷程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恩格爾曼的實驗證明了O2由葉綠體釋放出來
B.普利斯特利的實驗證明植物能夠更新空氣
C.魯賓和卡門的實驗證明了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O2來自于H2O
D.卡爾文實驗探明了CO2中碳的轉化途徑為:CO2→C5→(C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遺傳性狀統(tǒng)計分析表揭示了(  )
性狀顯性隱性F2比例
種子形狀
子葉顏色
豆莢形狀
5474(圓滑)
6022(黃色)
882(飽滿)
1850(皺縮)
2001(綠色)
299(不飽滿)
2.96:1
3.01:1
2.95:1
F2顯、隱性總比例的平均值2.98:1
F2顯、隱性總比例的近似值3.00:1
A.性狀決定比值精確度
B.統(tǒng)計樣本越大顯隱比值越接近理論值
C.統(tǒng)計誤差主要來自性狀
D.顯隱性狀理論比值可能是2.98: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屬于動物細胞工程最常用的工具酶的是(  )
A.限制酶B.DNA連接酶C.果膠酶D.胰蛋白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