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棲類的某種蛙中,雄性個體的性染色體組成是XY,雌性個體的性染色體組成是XX。如果讓蝌蚪在20℃條件下發(fā)育時,雌雄比例約為1:1。如果讓蝌蚪在30℃條件下發(fā)育時,不管它們具有什么性染色體,全部發(fā)育為雄性。那么較高的溫度是改變了發(fā)育著的蝌蚪(XX)的性染色體而使之改變性狀,還是只改變了性別的表現(xiàn)型呢?
(1)請你設計實驗來探究這一問題(只說出大體操作思路即可)。材料、用具:同一雙親產生的適量的蛙受精卵、相同的飼料、顯微鏡、各種試劑等。
實驗步驟: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隨機選取若干只成蛙并進行編號,分別從其體內選取有分裂能力的細胞制成裝片,用顯微鏡觀察其染色體組成。
第三步:記錄觀察的結果,并進行分析。
預期實驗結果: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溫度條件下發(fā)育成的蛙的性別有差異,說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3)由蛙受精卵發(fā)育成蝌蚪經(jīng)過的主要階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驗證甲狀腺激素促進幼小動物發(fā)育的實驗中,常用蝌蚪作為觀察對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