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末,歐文頓通過上萬次的實驗發(fā)現(xiàn):凡是可以溶于脂質(zhì)的物質(zhì),比不能溶于脂質(zhì)的物質(zhì)更容易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質(zhì)組成的。這種研究方法屬于

A.實驗證實B.建構模型C.演繹推理D.提出假說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2013學年湖南省岳陽市高三5月仿真模擬生物試卷 題型:選擇題

生物膜分子結(jié)構模型的探究歷經(jīng)了100多年的時間,目前仍在研究之中。在這期間,無數(shù)科學家積極投身該項研究之中并各自取得一定的進展。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19世紀末,歐文頓對植物細胞的通透性進行上萬次實驗,最終推測膜上含有蛋白質(zhì)

B.1925年,兩位荷蘭科學家抽提出蛙紅細胞內(nèi)所有脂質(zhì),最終確定膜上的磷脂為雙層

C. 1959年,羅伯特森獲得細胞膜“暗—亮—暗”的電鏡照片,認為蛋白質(zhì)分布于膜兩側(cè)

D.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動鑲嵌模型,認為膜上所有磷脂和蛋白質(zhì)都是運動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生物膜分子結(jié)構模型的探究歷經(jīng)了100多年的時間,目前仍在研究之中。在這期間,無數(shù)科學家積極投身該項研究之中并各自取得一定的進展。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1. A.
    19世紀末,歐文頓對植物細胞的通透性進行上萬次實驗,最終推測膜上含有蛋白質(zhì)
  2. B.
    1925年,兩位荷蘭科學家抽提出蛙紅細胞內(nèi)所有脂質(zhì),最終確定膜上的磷脂為雙層
  3. C.
    1959年,羅伯特森獲得細胞膜“暗—亮—暗”的電鏡照片,認為蛋白質(zhì)分布于膜兩側(cè)
  4. D.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動鑲嵌模型,認為膜上所有磷脂和蛋白質(zhì)都是運動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