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 設有半徑為3的圓形村落,A、B兩人同時從村落中心出發(fā),B向北直行,A先向東直行,出村后不久,改變前進方向,沿著與村落周界相切的直線前進,后來恰與B相遇.設A、B兩人速度一定,其速度比為3:1,問兩人在何處相遇?
解:如圖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由題意
可設A、B兩人速度分別為3v千米/小時 ,
v千米/小時,再設出發(fā)x0小時,在點P改變
方向,又經(jīng)過y0小時,在點Q處與B相遇.
則P、Q兩點坐標為(3vx0, 0),(0,vx0+vy0).
由|OP|2+|OQ|2=|PQ|2知,………………3分
(3vx0)2+(vx0+vy0)2=(3vy0)2,
即.
……①………………6分
將①代入……………8分
又已知PQ與圓O相切,直線PQ在y軸上的截距就是兩個相遇的位置.
設直線相切,
則有……………………11分
答:A、B相遇點在離村中心正北千米處………………12分
【解析】略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重慶市西南師大附中高三下學期五月月考數(shù)學(理) 題型:解答題
(本小題滿分12分)
古代印度婆羅門教寺廟內的僧侶們曾經(jīng)玩過一種被稱為“河內寶塔問題”的游戲,其玩法如下:如圖,設有n()個圓盤依其半徑大小,大的在下,小的在上套在A柱上,現(xiàn)要將套在A柱上的盤換到C柱上,要求每次只能搬動一個,而且任何時候不允許將大盤套在小盤上面,假定有三根柱子A、B、C可供使用.
現(xiàn)用an表示將n個圓盤全部從A柱上移到C柱上所至少需要移動的次數(shù),回答下列問題:
(1) 寫出a1,a2,a3,并求出an;
(2) 記,求和();
(其中表示所有的積的和)
(3) 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2010-2011學年重慶市高三5月月考考試理科數(shù)學 題型:解答題
本小題滿分12分)
古代印度婆羅門教寺廟內的僧侶們曾經(jīng)玩過一種被稱為“河內寶塔問題”的游戲,其玩法如下:如圖,設有個圓盤依其半徑大小,大的在下,小的在上套在A桿上,現(xiàn)要將套在A柱上的盤換到C柱上,要求每次只能搬動一個,而且任何不允許將大盤套在小盤上面,假定有三柱子A,B,C可供使用。
現(xiàn)用表示將n個圓盤全部從A柱上移到C上所至少需要移動的次數(shù),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并求出
(2)記,求和;
(其中表示所有的積的和)
(3)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重慶市高三下學期五月月考數(shù)學(理) 題型:解答題
1. (本小題滿分12分)
古代印度婆羅門教寺廟內的僧侶們曾經(jīng)玩過一種被稱為“河內寶塔問題”的游戲,其玩法如下:如圖,設有n()個圓盤依其半徑大小,大的在下,小的在上套在A柱上,現(xiàn)要將套在A柱上的盤換到C柱上,要求每次只能搬動一個,而且任何時候不允許將大盤套在小盤上面,假定有三根柱子A、B、C可供使用.
現(xiàn)用an表示將n個圓盤全部從A柱上移到C柱上所至少需要移動的次數(shù),回答下列問題:
(1) 寫出a1,a2,a3,并求出an;
(2) 記,求和();
(其中表示所有的積的和)
(3) 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2011屆重慶市南開中學高三5月月考考試理科數(shù)學 題型:解答題
本小題滿分12分)
古代印度婆羅門教寺廟內的僧侶們曾經(jīng)玩過一種被稱為“河內寶塔問題”的游戲,其玩法如下:如圖,設有個圓盤依其半徑大小,大的在下,小的在上套在A桿上,現(xiàn)要將套在A柱上的盤換到C柱上,要求每次只能搬動一個,而且任何不允許將大盤套在小盤上面,假定有三柱子A,B,C可供使用。
現(xiàn)用表示將n個圓盤全部從A柱上移到C上所至少需要移動的次數(shù),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并求出
(2)記,求和;
(其中表示所有的積的和)
(3)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