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a,直角梯形ABCD中,∠A=∠B=90°,AB=BC=
12
AD=1,E是底邊AD的中點,沿CE將△CDE折起,使A-CE-D是直二面角(如圖b).在圖b中過D作DF⊥平面BCD,EF∥平面BCD.
①求證:DF?平面CDE;
②求點F到平面ACD的距離;
③求面ACE與面ACF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
分析:①先根據(jù)線面垂直判定定理可知BC⊥平面CDE,過E作EG⊥CD,垂足為G,則EG⊥平面BCD,根據(jù)DF⊥平面BCD,則DF∥EG,DF、EG共面,都在平面DEG中,從而DF?平面CDE.
②在四面體ACDF中,AE⊥平面CDF,設點F到平面ACD的距離為h,根據(jù)等體積法可求出h;
③以E為原點,EA、EC、ED所在直線分別為x軸、y軸、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求出平面ACF的一個法向量和面ACE的一個法向量,然后求出兩個法向量的夾角,從而求出面ACE與面ACF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
解答:解:①依題意DE⊥BC,CE⊥BC,
因為DE∩CE=E,
所以BC⊥平面CDE,過E作EG⊥CD,
垂足為G,則EG⊥平面BCD,
又因為DF⊥平面BCD,
所以DF∥EG,DF、EG共面,都在平面DEG中,
所以DF?平面CDE.
②在四面體ACDF中,AE⊥平面CDF,設點F到平面ACD的距離為h,
VACDF=
1
3
×S△CDF×AE=
1
3
×S△ACD×h
,直接計算知DF=
2
2
,AD=CD=
2
,AE=1,AC=
2
,S△ACD=
3
4
×AC2=
3
2
,
從而
1
3
×
1
2
×CD×DF×AE
1
3
×
1
2
×
2
2
×
2
×1=
1
3
×
3
2
×h
,h=
3
3

③以E為原點,EA、EC、ED所在直線分別為x軸、y軸、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則A(1,0,0)、C(0,1,0)、F(0,-
1
2
1
2
)
,
AC
=(-1,1,0)
AF
=(-1,-
1
2
1
2
)
,
設平面ACF的一個法向量為
n
=(p,q,r)
,
n
AC
=0
n
AF
=0
,即
-p+q=0=0
-p-
q
2
+
r
2
=0

所以取
n
=(1,1,3)
,面ACE的一個法向量為
n/
=(0,0,1)
,
所以面ACE與面ACF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cosθ=
n
n/
|
n
|•|
n/
|
=
3
11
點評:本題有折疊、建立四面體、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等方式“構造空間圖形”,當然,構造的方式還有視圖等;求解的問題有線面關系、角度、距離等,其中③僅適合理科學生.對理科學生而言,②也可用向量法,在上述空間直角坐標系下,面ACD的一個單位法向量
n1
=
1
3
(1,1,1)
,根據(jù)數(shù)量積的幾何意義,h=|
FD
n1
|=
1
3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在直角梯形ABCD中,∠A=∠D=90°,AB<CD,SD⊥平面ABCD,AB=AD=a,SD=
2
a.
(Ⅰ)求證:平面SAB⊥平面SAD;
(Ⅱ)設SB的中點為M,且DM⊥MC,試求出四棱錐S-ABCD的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如圖a,直角梯形ABCD中,∠A=∠B=90°,AB=BC=數(shù)學公式AD=1,E是底邊AD的中點,沿CE將△CDE折起,使A-CE-D是直二面角(如圖b).在圖b中過D作DF⊥平面BCD,EF∥平面BCD.
①求證:DF?平面CDE;
②求點F到平面ACD的距離;
③求面ACE與面ACF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廣東省江門市高考數(shù)學后階段備考指導和猜題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如圖a,直角梯形ABCD中,∠A=∠B=90°,AB=BC=AD=1,E是底邊AD的中點,沿CE將△CDE折起,使A-CE-D是直二面角(如圖b).在圖b中過D作DF⊥平面BCD,EF∥平面BCD.
①求證:DF?平面CDE;
②求點F到平面ACD的距離;
③求面ACE與面ACF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2011年高考數(shù)學綜合復習試卷(2)(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如圖a,直角梯形ABCD中,∠A=∠B=90°,AB=BC=AD=1,E是底邊AD的中點,沿CE將△CDE折起,使A-CE-D是直二面角(如圖b).在圖b中過D作DF⊥平面BCD,EF∥平面BCD.
①求證:DF?平面CDE;
②求點F到平面ACD的距離;
③求面ACE與面ACF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