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四邊形ABCD的每條邊和對角線的長都等于a,點M、N分別是邊AB、CD的中點,求證:
(1)MN為AB和CD的公垂線;     
(2)求MN的長;
(3)求異面直線AN與CM所成角的余弦值.
考點:異面直線及其所成的角
專題:空間角
分析:(1)如圖所示,連接DM,CM.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和線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性質定理可證AB⊥MN,CD⊥MN.即MN為AB和CD的公垂線.
(2)由(1)可得:在Rt△ACM中,利用勾股定理可得CM=
AC2-AM2
,在Rt△CMN中,同理可得MN=
CM2-CN2
即可.
(3)由于
CA
=
CM
+
MN
+
NA
,利用數(shù)量積的性質即可得出.
解答: 證明:(1)如圖所示,連接DM,CM.
∵空間四邊形ABCD的每條邊和對角線的長都等于a,點M、N分別是邊AB、CD的中點,
∴CM⊥AB,DM⊥AB,CM∩DM=M,
∴AB⊥平面CMD,
∴AB⊥MN.
同理可證:CD⊥MN.
∴MN為AB和CD的公垂線.
(2)由(1)可得:在Rt△ACM中,CM=
AC2-AM2
=
a2-(
1
2
a)2
=
3
2
a

在Rt△CMN中,MN=
CM2-CN2
=
3a2
4
-(
1
2
a)2
=
2
2
a

(3)設異面直線AN與CM所成角為θ.
cos<
CM
MN
>=-
MN
CM
=-
2
2
a
3
2
a
=-
2
3
=cos<
MN
,
NA

CA
=
CM
+
MN
+
NA

CA
2
=
CM
2
+
MN
2
+
NA
2
+2
CM
MN
+2
MN
NA
+2
CM
NA
,
∴a2=
3a2
4
+
2a2
4
+
3a2
4
+
3
2
2
2
a•(-
2
3
)×2
+
3
2
3
2
a×cos<
CM
,
NA
,
解得cos<
CM
,
NA
=
2
3
,
∴cosθ=
2
3
點評:本題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線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性質定理、異面直線的公垂線、勾股定理、數(shù)量積的性質、異面直線所成的夾角等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方法,考查了推理能力和計算能力,考查了空間想象能力,屬于難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設△ABC的內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若
a
cos
A
2
=
b
cos
B
2
=
c
cos
C
2
,則△ABC是( 。
A、直角三角形
B、鈍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邊三角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AT切⊙O于T,若AT=2
6
,AE=3,AD=4,DE=2,則BC等于(  )
A、3B、4C、6D、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f(x)滿足f(x+2)=f(x),且當0≤x<2時,f(x)=x3-x,則函數(shù)y=f(x)的圖象在區(qū)間[0,6]上與x軸的交點的個數(shù)為(  )
A、6B、7C、8D、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1+mx)n(m∈R,n∈N*)的展開式的二項式系數(shù)之和為32,且展開式中含x3項的系數(shù)為80.
(1)求m,n的值;
(2)求(1+mx)n(1-x)6展開式中含x2項的系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3年11月12日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為了搞好對外宣傳工作,會務組選聘了16名男記者和14名女記者擔任對外翻譯工作,調查發(fā)現(xiàn),男、女記者中分別有10人和6人會俄語.
(1)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完成以下2×2列聯(lián)表:
  會俄語 不會俄語 總計

 
 

 
 

 
 

 
 

 
 

 
 
總計
 
 
 
 
30
(2)回答能否在犯錯的概率不超過0.10的前提下認為性別與會俄語有關?
參考公式:K2=
n(ad-bc)2
(a+b)(c+d)(a+c)(b+d)
,其中n=a+b+c+d.
參考數(shù)據(jù):
P(K2≥k0 0.40 0.25 0.10 0.010
k0 0.708 1.323 2.706 6.6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函數(shù)f(x)=ex+e-x,其中e是自然對數(shù)的底數(shù).
(1)證明:f(x)是R上的偶函數(shù);
(2)若關于x的不等式mf(x)≤e-x+m-1在(0,+∞)上恒成立,求實數(shù)m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觀察下列等式:
(1+1)=2×1
(2+1)(2+2)=22×1×3
(3+1)(3+2)(3+3)=23×1×3×5

照以上式子規(guī)律:
(1)寫出第4個等式,并猜想第n個等式;(n∈N*
(2)用數(shù)學歸納法證明上述所猜想的第n個等式成立.(n∈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在四面體A-BCD中,AD⊥平面BCD,BC⊥CD,AD=2,BD=2
2
.M是AD的中點,P是BM的中點,點Q在線段AC上,且AQ=3QC.
(1)證明:PQ∥平面BCD;
(2)若∠BDC=45°,求直線BM與平面ABC所成角的余弦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