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BC中,已知A=
π
6
,a=25
2
,b=50
2
,解此三角形.
考點:正弦定理
專題:解三角形
分析:由sinA,a,b的值,利用正弦定理求出sinB的值,確定出B的度數(shù),進而求出C的度數(shù),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的值即可.
解答: 解:∵在△ABC中,A=
π
6
,a=25
2
,b=50
2
,
∴由正弦定理
a
sinA
=
b
sinB
得:sinB=
bsinA
a
=
50
2
×
1
2
25
2
=1,
∴B=
π
2
,C=
π
3
,c=
b2-a2
=25
6
點評:此題考查了正弦定理,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數(shù)值,熟練掌握正弦定理是解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等腰△ABC的底邊AB=6
6
,高CD=3,點E是線段BD上異于點B,D的動點,點F在BC邊上,且EF⊥AB,現(xiàn)沿EF將△BEF折起到△PEF的位置,使PE⊥AE,記BE=x,S(x)表示△BEF的面積,V(x)表示四棱錐P-ACFE的體積.
(Ⅰ)求S(x)和V(x)的表達式;
(Ⅱ)當x為何值時,V(x)取得最大值?
(Ⅲ)說明異面直線AP與EF所成的角θ與x的變化是否有關系,若無關,寫出θ的值(不必寫出理由與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90°,AA1=3,AC=BC=2,D為AB中點,E為BB1上一點,且
BE
EB1
=λ.
(Ⅰ)當λ=
2
7
時,求證:CE⊥平面A1C1D;
(Ⅱ)若直線CE與平面A1DE所成的角為30°,求λ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以x軸負半軸為始邊作角α與β(0<β<α<π),它們的終邊分別與單位圓相交于點P、Q,已知點P的坐標為(-
3
5
,
4
5
).
(1)求
sin2α+cos2α+1
1+tanα
的值;
(2)若
OP
OQ
=0,求sin(α+
β
2
)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數(shù)列{an}中,a1=1,an+1=2an-4n+7,其中n=1,2,3,….
(Ⅰ)計算a2,a3,a4的值;
(Ⅱ)根據(jù)計算結果猜想{an}的通項公式,并用數(shù)學歸納法加以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MA⊥平面ABCD,四邊形ABCD為菱形,四邊形ADNM為平行四邊形,點E為AB中點.
(Ⅰ)求證:AN∥平面MEC;
(Ⅱ)求證:AC⊥平面BD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1)已知α是第三角限的角,化簡
1+sinα
1-sinα
-
1-sinα
1+sinα

(2)已知α∈(
π
2
,π)且sin(π-α)+cos(2π+α)=
2
3
,求sin3
2
-α)+cos3
π
2
-α)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AB=
3
,AA1=2,E是BB1的中點,且CE交BC1于點P,點Q在線段BC上,CQ=2QB.
(1)證明:CC1∥平面A1PQ;
(2)若BC⊥平面A1PQ,求二面角A1-QE-P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定義域R上的偶函數(shù)f(x)對任意的實數(shù)x都有f(x)=-f(x+
2
3
),且f(-1)=1,f(0)=-2,則f(1)+f(2)+…f(2013)的值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