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邊長為4,側(cè)棱長為6,Q為BB1的中點,P∈DD1,M∈AB,N∈CD且AM=1,DN=3,(I)若PD=
32
,證明:(I)D1Q∥面PMN;
(II)若P為DD1的中點,求面PMN與面AA1D1D所成二面角的大;
(III)在(II)的條件下,求點Q到面PMN的距離.
分析:(I)設(shè)DD1中點為E,連接BE,連接BD交MN于R.根據(jù)棱柱的性質(zhì),可以證出四邊形QBED1是平行四邊形,得到D1Q∥BE;用△DRN與△BRM全等,可以證出R是BD中點,利用三角形BDE的中位線,證出PR∥BE,從而得到PR∥D1Q.最后用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證出D1Q∥面PMN;
(II)分別以DA、DC、DD1為x軸、y軸、z軸,建立如圖坐標系,然后求出點P、M、N的坐標,可得向量
PM
、
MN
的坐標,然后再用向量數(shù)量積的方法,通過解方程組得到平面PMN的一個法向量
n1
=(1,2,2)
,再找到平面AA1D1D一個的法向量
n2
=(0,1,0)
,最后求出向量
n1
n2
的夾角,從而得到面PMN與面AA1D1D所成二面角的大;
(III)在(II)的坐標系下,求出由點Q指向面PMN內(nèi)點P的向量
QP
的坐標,結(jié)合面PMN的一個法向量
n1
=(1,2,2)
,利用空間點到平面距離的公式,可求得Q到面PMN的距離.
解答:解:(I)設(shè)DD1中點為E,連接BE,連接BD交MN于R
∵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BB1∥DD1且BB1=DD1
∴D1E∥BQ且D1E=BQ
∴四邊形QBED1是平行四邊形,可得D1Q∥BE
在正方形ABCD中,BM∥DN且BM=DN=3
∴△DRN≌△BRM⇒DR=BR
PD=
3
2
=
1
2
DE

∴△DBE中,PR是中位線
∴PR∥BE⇒PR∥D1Q
∵PR?平面PMN,D1Q?平面PMN,
∴D1Q∥面PMN;
(II)分別以DA、DC、DD1為x軸、y軸、z軸,建立如圖坐標系,
則P(0,0,3),M(4,1,0),N(0,3,0)
設(shè)平面PMN的法向量為
n1
=(x,y,z)
,根據(jù)垂直向量的數(shù)量積為零,
n1
PM
=4x+y-3z=0
n1
MN
=-4x+2y=0
,取x=1,得y=z=2
n1
=(1,2,2)

∵平面AA1D1D的法向量為
n2
=(0,1,0)

∴cos<
n1
n2
>=
n1
n2
|n1|
|n2|
=
1×0+2×1+2×0
12+22+22
•1
=
2
3

∴面PMN與面AA1D1D所成二面角的大小為arccos
2
3

(III)∵P(0,0,3),Q(4,4,3)
QP
=(-4,-4,0)

根據(jù)點到平面距離公式,得Q到面PMN的距離為
d=
|QP
n1|
|n1|
=|
-4×1+(-4)×2+0×2
3
| =3

所以點Q到面PMN的距離為3.
點評:本題以求二面角的大小和求點到平面的距離為例,著重考查了線面平行的證明、空間平面與平面所成角的公式和空間點到平面距離公式等知識點,屬于難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所示,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邊長為1,點E在棱AA1上,A1C∥平面EBD,截面EBD的面積為
2
2

(1)A1C與底面ABCD所成角的大。
(2)若AC與BD的交點為M,點T在CC1上,且MT⊥BE,求MT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的頂點坐標分別為A(0,0,0),B(2,0,O),D(0,2,0),A1(0,0,5),則C1的坐標為
(2,2,5)
(2,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邊長為1,高AA1=
2
,它的八個頂點都在同一球面上,那么球的半徑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與它的側(cè)視圖(或稱左視圖),E是DD1上一點,AE⊥B1C.
(1)求證AE⊥平面B1CD;
(2)求三棱錐E-ACD的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06•廣州模擬)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AB=BC=1,AA1=2,點E為CC1的中點,點F為BD1的中點.
(Ⅰ)證明:EF⊥BD1;
(Ⅱ)求四面體D1-BDE的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