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PQ為平面α、β的交線,已知二面角α-PQ-β為直二面角,A∈PQ,B∈α,C∈β,CA=CB=kAB(k∈R*),∠BAP=45°.
(1)證明:BC⊥PQ;
(2)設點C在平面α內的射影為點O,當k取何值時,O在平面ABC內的射影G恰好為△ABC的重心?
(3)當時,求二面角B-AC-P的大。

【答案】分析:(1)在平面β內過點C作CE⊥PQ于點E,由題知點E與點A不重合,連接EB.看出點C在平面α內的射影為點E,根據(jù)線與線垂直得到線與面垂直,得到結論.
(2)由(1)知,O點即為E點,設點F是O在平面ABC內的射影,連  接BF并延長交AC于點D,由題意可知,若F是△ABC的重心,則點D為AC的中點,根據(jù)三垂線定理得到線與線垂直,得到結論.
(3)以O為原點,以OB、OA、OC所在的直線為x軸、y軸、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O-xyz,設出線段的長度,表示出要用的點的坐標,做出兩個平面的法向量,根據(jù)向量之間的角度來求面與面的夾角.
解答:解:(1)在平面β內過點C作CE⊥PQ于點E,由題知點E與點A不重合,連接EB.
∵α⊥β,α∩β=PQ,∴CE⊥α,即點C在平面α內的射影為點E,
又∵CA=CB,∴EA=EB.∵∠BAE=45°,∴∠ABE=45°,∠AEB=90°,故BE⊥PQ,又∵CE⊥PQ,∴PQ⊥平面EBC,∵BC?平面EBC,故BC⊥PQ.
(2)由(1)知,O點即為E點,設點F是O在平面ABC內的射影,連  接BF并延長交AC于點D,由題意可知,若F是△ABC的重心,則點D為AC的中點.
∵BO⊥PQ,平面角α-PQ-β為直二面角,
∴BO⊥β,∴OB⊥AC,由三垂線定理可知AC⊥BF,即AC⊥BD,∴AB=BC=AC,即k=1;反之,當k=1時,三棱錐O-ABC為正三棱錐,此時,點O在平面ABC內的射影恰好為△ABC的重心.
(3)由(2)知,可以O為原點,以OB、OA、OC所在的直線為x軸、y軸、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O-xyz(如圖所示)
不妨設,在Rt△OAB中,∠ABO=∠BAO=45°,所以BO=AO=,由CA=CB=kAB且得,AC=2,∴OC=1,則
所以
設n1(x,y,z)是平面ABC的一個法向量,由
取x=1,得
易知n2=(1,0,0)是平面β的一個法向量,
設二面角B-AC-P的平面角為θ,所以,由圖可知,
二面角B-AC-P的大小為
點評:本題看出線面之間的關系和用向量來求兩個平面的夾角的問題,把向量利用到立體幾何中,降低了題目的難度,本題是近幾年高考必考的題型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所示,PQ為平面α、β的交線,已知二面角α-PQ-β為直二面角,A∈PQ,B∈α,C∈β,CA=CB=kAB(k∈R*),∠BAP=45°.
(1)證明:BC⊥PQ;
(2)設點C在平面α內的射影為點O,當k取何值時,O在平面ABC內的射影G恰好為△ABC的重心?
(3)當k=
6
3
時,求二面角B-AC-P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藍山縣模擬)某旅游景區(qū)的觀景臺P位于高(山頂?shù)缴侥_水平面M的垂直高度PO)為2km的山峰上,山腳下有一段位于水平線上筆直的公路AB,山坡面可近似地看作平面PAB,且△PAB為等腰三角形.山坡面與山腳所在水平面M所成的二面角為α(0°<α<90°),且sinα=
2
5
.現(xiàn)從山腳的水平公路AB某處C0開始修建一條盤山公路,該公路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n-1段依次為
C0C1,C1C2,C2C3,…,Cn-1Cn(如圖所示),且C0C1,C1C2,C2C3,…,Cn-1Cn與AB所成的角均為β,其中0<β<90°,sinβ=
1
4
.試問:
(1)每修建盤山公路多少米,垂直高度就能升高100米.若修建盤山公路至半山腰(高度為山高的一半),在半山腰的中心Q處修建上山纜車索道站,索道PQ依山而建(與山坡面平行,離坡面高度忽略不計),問盤山公路的長度和索道的長度各是多少?
(2)若修建xkm盤山公路,其造價為
x2+100
 a萬元.修建索道的造價為2
2
a萬元/km.問修建盤山公路至多高時,再修建上山索道至觀景臺,總造價最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黃岡重點作業(yè)·高二數(shù)學(下) 題型:047

如圖所示,已知平面α∩β=MN,PQα,KLβ,且PQ∥KL.設A∈PQ.AB⊥KL,AC⊥MN,垂足分別為B、C.

求證:MN⊥平面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在三棱錐P-ABC中,PA⊥平面ABC,AC⊥BC,D為側棱PC的中點,它的正(主)視圖和側(左)視圖如圖所示.

(1)證明:AD⊥平面PBC.

(2)求三棱錐D-ABC的體積.

(3)在∠ACB的平分線上確定一點Q,使得PQ∥平面ABD,并求此時PQ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