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知平面直角坐標系內(nèi)兩定點A、B,點P是線段所在直線上某一點,試用向量法探索點P的坐標.

答案:
解析:


提示:

線段的兩個端點和其上的一個點共線,由此轉(zhuǎn)化為向量共線的問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點P是直角坐標平面內(nèi)的動點,點P到直線l1:x=-2的距離為d1,到點F(-1,0)的距離為d2,且
d2
d1
=
2
2

(1)求動點P所在曲線C的方程;
(2)直線l過點F且與曲線C交于不同兩點A、B(點A或B不在x軸上),分別過A、B點作直線l1:x=-2的垂線,對應的垂足分別為M、N,試判斷點F與以線段MN為直徑的圓的位置關系(指在圓內(nèi)、圓上、圓外等情況);
(3)記S1=S△FAM,S2=S△FMN,S3=S△FBN(A、B、M、N是(2)中的點),問是否存在實數(shù)λ,使S22=λS1S3成立.若存在,求出λ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進一步思考問題:若上述問題中直線l1:x=-
a2
c
、點F(-c,0)、曲線C:
x2
a2
+
y2
b2
=1(a>b>0,c=
a2-b2
)
,則使等式S22=λS1S3成立的λ的值仍保持不變.請給出你的判斷
 
 (填寫“不正確”或“正確”)(限于時間,這里不需要舉反例,或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2014屆福建省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數(shù)學 題型:解答題

..(本小題滿分14分)坐標法是解析幾何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坐標法是以坐標系為橋梁,把幾何問題轉(zhuǎn)化成代數(shù)問題,通過代數(shù)運算研究幾何圖形性質(zhì)的方法.請利用坐標法解決以下問題:

(Ⅰ)在直角坐標平面內(nèi),已知,對任意,試判斷的形狀;

(Ⅱ)在平面內(nèi),已知中,,的中點,,求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本題滿分18分)本題共有3個小題,第1小題滿分4分,第2小題滿分6分,第3小題滿分8分.

已知點是直角坐標平面內(nèi)的動點,點到直線的距離為,到點的距離為,且.

(1)求動點P所在曲線C的方程;

(2)直線過點F且與曲線C交于不同兩點A、B(點AB不在x軸上),分別過A、B點作直線的垂線,對應的垂足分別為,試判斷點F與以線段為直徑的圓的位置關系(指在圓內(nèi)、圓上、圓外等情況);

(3)記,,(A、B、是(2)中的點),問是否存在實數(shù),使成立.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進一步思考問題:若上述問題中直線、點、曲線C:,則使等式成立的的值仍保持不變.請給出你的判斷            (填寫“不正確”或“正確”)(限于時間,這里不需要舉反例,或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本題滿分18分)本題共有3個小題,第1小題滿分4分,第2小題滿分6分,第3小題滿分8分.

已知點是直角坐標平面內(nèi)的動點,點到直線的距離為,到點的距離為,且.

(1)求動點P所在曲線C的方程;

(2)直線過點F且與曲線C交于不同兩點AB(點AB不在x軸上),分別過A、B點作直線的垂線,對應的垂足分別為,試判斷點F與以線段為直徑的圓的位置關系(指在圓內(nèi)、圓上、圓外等情況);

(3)記,,(AB、是(2)中的點),問是否存在實數(shù),使成立.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進一步思考問題:若上述問題中直線、點、曲線C:,則使等式成立的的值仍保持不變.請給出你的判斷            (填寫“不正確”或“正確”)(限于時間,這里不需要舉反例,或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2011年上海市黃浦區(qū)高考數(shù)學二模試卷(理科)(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已知點P是直角坐標平面內(nèi)的動點,點P到直線l1:x=-2的距離為d1,到點F(-1,0)的距離為d2,且
(1)求動點P所在曲線C的方程;
(2)直線l過點F且與曲線C交于不同兩點A、B(點A或B不在x軸上),分別過A、B點作直線l1:x=-2的垂線,對應的垂足分別為M、N,試判斷點F與以線段MN為直徑的圓的位置關系(指在圓內(nèi)、圓上、圓外等情況);
(3)記S1=S△FAM,S2=S△FMN,S3=S△FBN(A、B、M、N是(2)中的點),問是否存在實數(shù)λ,使S22=λS1S3成立.若存在,求出λ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進一步思考問題:若上述問題中直線、點F(-c,0)、曲線C:,則使等式S22=λS1S3成立的λ的值仍保持不變.請給出你的判斷______ (填寫“不正確”或“正確”)(限于時間,這里不需要舉反例,或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