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聊城一模)如圖,在三棱錐P-ABC中,已知PC⊥平面ABC,點C在平面PBA內(nèi)的射影D在直線PB上.
(1)求證:AB⊥平面PBC;
(2)設(shè)AB=BC,直線PA與平面ABC所成的角為45°,求異面直線AP與BC所成的角;
(3)在(2)的條件下,求二面角C-PA-B的余弦值.
分析:(1)要證AB⊥平面PBC,可證AB⊥PC,AB⊥CD,由線面垂直的性質(zhì)及點在面內(nèi)射影的定義可證明;
(2)由PC⊥平面ABC,知∠PAC=45°,設(shè)AB=BC=1,則PC=AC=
2
,以B為原點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求出點B、A、C、P坐標,進而寫出
AP
、
BC
的坐標,則異面直線AP與BC所成的角可轉(zhuǎn)化為
AP
、
BC
的夾角計算,注意其與異面角間的關(guān)系;
(3)取AC的中點E,連結(jié)BE,易證
BE
是平面PAC的一個法向量.設(shè)平面PAB的一個法向量為
n
=(x,y,z),由
n
BA
,
n
AP
可求得
n
,從而二面角C-PA-B的余弦值可轉(zhuǎn)化為兩法向量的夾角余弦值,注意向量的夾角與二面角夾角的關(guān)系;
解答:證明:(1)由于PC⊥平面ABC,AB?平面ABC,所以AB⊥PC,
由于點C在平面PBA內(nèi)的射影在直線PB上,
所以CD⊥平面PAB.
又因為AB?平面PBA,所以AB⊥CD.
因此AB⊥平面PCB.
解:(2)因為PC⊥平面ABC,
所以∠PAC為直線PC與平面ABC所成的角,
于是∠PAC=45°,設(shè)AB=BC=1,則PC=AC=
2
,
以B為原點建立如圖所示空間直角坐標系,
則B(0,0,0),A(0,1,0),C(1,0,0),P(1,0,
2
)
,
AP
=(1,-1,
2
),
BC
=(1,0,0),
BA
=(0,1,0)
,
因為cos<
AP
BC
>=
AP
BC
|
AP
|•|
BC
|
=
1
2
,
所以異面直線AP與BC所成的角為60°;
(3)取AC的中點E,連結(jié)BE,則
BE
=(
1
2
,
1
2
,0)

因為AB=BC,所以BE⊥AC.
又因為平面PCA⊥平面ABC,所以BE⊥平面PAC.
因此,
BE
是平面PAC的一個法向量.
設(shè)平面PAB的一個法向量為
n
=(x,y,z),
則由
n
BA
n
AP
,得
y=0
x-y+
2
z=0
,取z=1,得
y=0
x=-
2
,
因此,
n
=(-
2
,0,1)

于是cos<
n
,
BE
>=
n
BE
|
n
||
BE
|
=
-
2
2
2
2
3
=-
3
3

又因為二面角C-PA-B為銳角,故所求二面角的余弦值為
3
3
點評:本題考查線面垂直、異面直線及其所成角、二面角,考查空間向量在立體幾何中的應(yīng)用.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2010•聊城一模)設(shè)z=1-i(i為虛數(shù)單位),則z2+
2
z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2010•聊城一模)已知A、B為拋物線C:y2=4x上的不同兩點,F(xiàn)為拋物線C的焦點,若
FA
=-4
FB
,則直線AB的斜率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2010•聊城一模)不等式|2x-a|<2的解集為M,則“0≤a≤4”是“1∈M”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2010•聊城一模)設(shè)集合U={1,2,3,4,5},A={1,2,3},B={2,5},則A∩(?U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2010•聊城一模)如圖,在直角梯形ABEF中,將四邊形DCEF沿CD折起,使∠FDA=60°,得到一個空間幾何體如圖所示.
(1)求證:BE∥平面ADF;
(2)求證:AF⊥平面ABCD;
(3)求三棱錐E-BCD的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