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與直線l2:y=-kx之間的陰影區(qū)域記為W.其左半部分記為W1.右半部分記為W2.(Ⅰ)分別用不等式組表示W(wǎng)1和W2,(Ⅱ)若區(qū)域W中的動點P(x.y)到l1.l2的距離之積等于d2.求點P的軌跡C的方程,(Ⅲ)設不過原點O的直線l與(Ⅱ)中的曲線C相交于M1.M2兩點.且與l1.l2分別交于M3.M4兩點.求證△OM1M2的重心與△OM3M4的重心重合.">
(20)如圖,直線l1ykxk>0)與直線l2y=-kx之間的陰影區(qū)域(不含邊界)記為W,其左半部分記為W1,右半部分記為W2.

(Ⅰ)分別用不等式組表示W1W2;

(Ⅱ)若區(qū)域W中的動點P(xy)到l1,l2的距離之積等于d2,求點P的軌跡C的方程;

(Ⅲ)設不過原點O的直線l與(Ⅱ)中的曲線C相交于M1,M2兩點,且與l1,l2分別交于M3,M4兩點.求證△OM1M2的重心與△OM3M4的重心重合.

(20)解:(Ⅰ)W1={(x, y)| kx<y<-kx,x<0},

W2={(x, y)|-kxy<kx,x>0},

(Ⅱ)直線l1:kxy=0,直線l2:kxy=0,由題意得

,

.

    由P(x,y)∈W,知k2x2y2>0,

    所以,即.

所以動點P的軌跡C的方程為.

(Ⅲ)當直線lx軸垂直時,可設直線l的方程為xaa≠0).由于直線l,曲線C關于x軸對稱,且l1l2關于x軸對稱,于是M1M2M3M4的中點坐標都為(a,0),所以△OM1M2,△OM3M4的重心坐標都為(,0),即它們的重心重合,

當直線lx軸不垂直時,設直線l的方程為y=mx+nn≠0).

.

由直線l與曲線C有兩個不同交點,可知k2m2≠0且

△=>0.

M1M2的坐標分別為(x1, y1),(x2, y2),

.

M3,M4的坐標分別為(x3, y3),(x4,y4),

,

從而

所以y3+y4=m(x3+x4)+2nm(x1+x2)+2ny1+y2,

所以

    于是△OM1M2的重心與△OM3M4的重心也重合.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0•重慶一模)已知F是拋物線y2=4x的焦點,Q是拋物線的準線與x軸的交點,直線l經(jīng)過點Q.
(Ⅰ)若直線l與拋物線恰有一個交點,求l的方程;
(Ⅱ)如題20圖,直線l與拋物線交于A、B兩點,
(。┯浿本FA、FB的斜率分別為k1、k2,求k1+k2的值;
(ⅱ)若線段AB上一點R滿足
|AR|
|RB|
=
|AQ|
|QB|
,求點R的軌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0•重慶一模)已知F是拋物線y2=4x的焦點,Q是拋物線的準線與x軸的交點,直線l經(jīng)過點Q.
(I)若直線l與拋物線恰有一個交點,求l的方程;
(II)如題20圖,直線l與拋物線交于A、B兩點,記直線FA、FB的斜率分別為k1、k2,求k1+k2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重慶卷文20)如圖(20)圖, 為平面,AB=5,A,B在棱l上的射影分別為A′,B′,AA′=3,BB′=2.若二

面角的大小為,求:

(Ⅰ)點B到平面的距離;

(Ⅱ)異面直線lAB所成的角(用反三角函數(shù)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重慶卷文20)如圖(20)圖, 為平面,AB=5,A,B在棱l上的射影分別為A′,B′,AA′=3,BB′=2.若二

面角的大小為,求:

(Ⅰ)點B到平面的距離;

(Ⅱ)異面直線lAB所成的角(用反三角函數(shù)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