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某電池充電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簡化為理想變壓器.如果正常工作時輸入電壓為220V,輸出電壓為4.2V,輸出電流為0.65A,則(  )
A.原線圈輸入電流約為0.20 AB.原線圈輸入電流約為0.01 A
C.原副線圈的匝數(shù)比約為52:1D.原副線圈的匝數(shù)比約為1:52

分析 根據(jù)輸入功率等于輸出功率可以求出原線圈輸入電流,根據(jù)電壓與匝數(shù)成正比求出原副線圈的匝數(shù)之比

解答 解:AB、根據(jù)輸入功率等于輸出功率,有${U}_{1}^{\;}{I}_{1}^{\;}={U}_{2}^{\;}{I}_{2}^{\;}$,得${I}_{1}^{\;}=\frac{{U}_{2}^{\;}}{{U}_{1}^{\;}}{I}_{2}^{\;}=\frac{4.2}{220}×0.65A$≈0.01A,故A錯誤,B正確;
CD、$\frac{{n}_{1}^{\;}}{{n}_{2}^{\;}}=\frac{{U}_{1}^{\;}}{{U}_{2}^{\;}}=\frac{220}{4.2}≈\frac{52}{1}$,即原副線圈的匝數(shù)比約為52:1,故C正確,D錯誤;
故選:BC

點評 掌握住理想變壓器的電壓、電流之間的關系,輸入功率和輸出功率之間的關系即可解決本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1.如圖甲所示,矩形金屬線框繞與磁感線垂直的轉軸在勻強磁場中勻速轉動,產生的交變電動勢隨時間變化規(guī)律的圖象如圖乙所示.已知線圈內阻為1.0Ω,外接燈泡的電阻恒為9.0Ω,則( 。
A.交流電壓表V的示數(shù)為20 V
B.電路中的電流方向每秒鐘改變10次
C.燈泡消耗的電功率為36 W
D.電動勢e的瞬時值表達式為e=20 cos(10 πt)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20.某同學采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測量小滑塊與木板表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將足夠長的木板水平放置,彈簧的一端與固定擋板相連,另一端緊靠帶有遮光條的小滑塊但不與之拴接,先用小滑塊壓縮彈簧至某一位置,釋放后記錄小滑塊上的遮光條通過光電門的擋光時間t,并測量小滑塊停止時的位置B與光電門A的距離L.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彈簧的原長位置在光電門左側.
(1)利用游標卡尺測得遮光條的寬度如圖乙所示,則遮光條的寬度為d=3.6mm;  
(2)實驗中是否需要測量小滑塊的質量?答:否(填“是”或“否”)
(3)該同學重復多次實驗,記錄多組(t.L)數(shù)據(jù).并選擇L為縱軸,$\frac{1}{{t}^{2}}$為橫軸,擬合得到一條過坐標原點的傾斜的直線.若該直線的斜率為a,則小滑塊與長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的表達式為μ=$\frac{9vfrfrd^{2}}{2ag}$.(用題目中已有的符號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為驗證機械能守恒,某同學完成實驗如下:該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所用的電源為學生電源,輸出電壓為6V的頻率為50Hz的交流電和直流電兩種.重錘從高處由靜止開始下落,重錘上拖著的紙帶打出一系列的點,對紙帶上的點跡進行測量,即可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①他進行了下面幾個操作步驟:
A.按照圖a示安裝器件;
B.將打點計時器接到電源的“直流輸出”上;
C.用天平測出重錘的質量;
D.先接通電源,后釋放紙帶,打出一條紙帶;
E.測量紙帶上某些點間的距離;
F.根據(jù)測量的結果計算重錘下落過程中減少的重力勢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動能.
其中沒有必要進行的步驟是C,操作不當?shù)牟襟E是B.
②設重錘質量為m、打點計時器的打點周期為T、重力加速度為g.圖b是實驗得到的一條紙帶,A、B、C、D、E為相鄰的連續(xù)點.根據(jù)測得的s1、s2、s3、s4寫出重物由B點到D點勢能減少量的表達式mg(s3-s1),動能增量的表達式$\frac{m{s}_{4}({s}_{4}-2{s}_{2})}{8{T}^{2}}$.由于重錘下落時要克服阻力做功,所以該實驗的動能增量總是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勢能的減小量.
③該同學根據(jù)紙帶算出各點的速度v,量出下落距離h,并以$\frac{{v}^{2}}{2}$縱軸、以h為橫軸畫出圖象,應是圖中的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4.圖甲為測量物塊與水平桌面之間動摩擦因數(shù)的實驗裝置示意圖.AB是半徑足夠大的四分之一固定圓弧軌道,與水平面相切于B點,并在B點固定一光電門,C點在水平桌面的最右端,在地面上的豎直投影為C′.重力加速度為g,實驗步驟如下:

①用天平測量物塊和遮光片的總質量為m;用游標卡尺測量遮光片的寬度為d;
②用刻度尺測量出水平桌面上B、C兩點間距離為l;C、C?的豎直高度為h;
③將帶有遮光片的物塊從最高點A由靜止釋放,用數(shù)字毫秒計測出遮光片經(jīng)過光電門所用的時間,在物塊落地處標記其落點為D;
④重復步驟③,共做10次;
⑤將10個落地點用一個盡量小的圓圍住,用刻度尺測量圓心到C′的距離為s;算出遮光片經(jīng)過B點光電門所用時間的平均值為△t;
⑥根據(jù)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求出物塊與水平桌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
回答下列問題:
(1)用20分度的游標卡尺測量d時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其讀數(shù)為0.950cm;
(2)物塊到達B點時的動能EkB可用m、d、△t表示為EkB=$\frac{1}{2}m(\frac99htftb{△t})^{2}$;
(3)物塊與水平桌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frac{1}{2gl}(\frac9jvfvfr{△t})^{2}-\frac{{s}^{2}}{4hl}$;(用已知量或實驗測量量的字母表示)
(4)實驗步驟④⑤的目的是通過多次實驗減小實驗結果的誤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4.為了用彈簧測力計測定兩木塊A和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甲、乙兩同學分別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方案.
①為了用某一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表示A和B之間的滑動摩擦力大小,你認為甲方案更易于操作;簡述理由因為甲方案拉木塊時不需要勻速拉動,便于控制.
②若A和B的重力分別為100N和150N,當甲中A被拉動時,彈簧測力計a示數(shù)為60N,b示數(shù)為110N,則A、B間的動摩擦力為60N,動摩擦因數(shù)為0.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某同學把一個小鐵塊放在一斜劈的頂端,小鐵塊沿斜劈面下滑,如圖所示.他想測量小鐵塊和斜劈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于是找來一個電子秤和一個量角器.他先把小鐵塊和斜劈一起放到電子秤上,電子秤的讀數(shù)為M1,然后將斜劈放在電子秤上,把小鐵塊輕放在斜面頂端,當小鐵塊下滑時,電子秤的讀數(shù)為M2,他用量角器測量斜劈斜角的傾角為θ.若要測量小鐵塊與斜劈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他還需測量小鐵塊的質量m(填物理量及相應字母),用他測量的物理量表示小鐵塊下滑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tanθ-\frac{{M}_{1}-{M}_{2}}{msinθcos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8.如圖所示,斜面A傾角θ=30°,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質量m=1kg的小物體B用細繩系。K的另一端固定于O點,小物體B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frac{\sqrt{3}}{3}$,現(xiàn)用水平力F緩慢推動斜面體,當繩與斜面方向的夾角也為θ=30°時,求(取g=10m/s2
(1)繩子的拉力和斜面對小物體B支持力的大。
(2)水平推力F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下列幾種表述中,涉及到的計時數(shù)據(jù),指時間的是( 。
A.中央電視臺新聞聯(lián)播節(jié)目用時30分鐘
B.1997年7月1日零時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C.您已經(jīng)等了很久了吧
D.您這么早就來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