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物體,受水平力F的作用,在粗糙的水平面上運動,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如果物體做加速直線運動,F(xiàn)對物體做正功
B.如果物體做減速直線運動,F(xiàn)對物體做負功
C.如果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F(xiàn)對物體做正功
D.如果物體做減速直線運動,F(xiàn)對物體做正功

分析 根據(jù)物體的運動性質(zhì)明確拉力方向與運動方向間的關系,再根據(jù)功的公式即可明確拉力做功情況.

解答 解:由圖可知,拉力與運動方向相同,則根據(jù)功的公式可知,拉力對物體一定做正功,不論物體是加速還是減速運動.故ACD正確,B錯誤.
本題選錯誤的,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功的計算,要注意功的大小只取決于力、位移以及二者的夾角,與物體的運動性質(zhì)無關.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如圖所示,被絕緣桿支撐的導體A帶正電,當帶負電的導體B靠近A時,A帶的( 。
A.正電荷增加B.負電荷增加C.電荷數(shù)不變D.正、負電荷均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拋出的物體的運動是平拋運動
B.曲線運動一定有加速度,且加速度一定是變化的
C.物體所受的合力減小,速度變化率減小,速度一定減小
D.作用力對A物體做正功,反作用力一定不對A物體做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1.為了測定氣墊導軌上滑塊的加速度,滑塊上安裝了寬度為3.0cm的擋光條,如圖所示,滑塊在牽引力作用下,先后勻加速通過兩個光電門,配套的數(shù)字計時器記錄了擋光條通過第一個光電門時的時間為△t1=0.30s,通過第二個光電門的時間為△t2=0.10s,擋光條從開始擋住第一個光電門到開始擋住第二個光電門的時間間隔為△t3=4.0s.則滑塊通過第一個光電門時的瞬時速度為0.1 m/s,滑塊通過第二個光電門的瞬時速度為0.3m/s.滑塊的加速度為0.05m/s2,兩個光電門之間的距離是0.8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若把A向右移動少許后,它們?nèi)蕴幱陟o止狀態(tài),則F1、F2的變化情  況分別是(F1為墻壁對B的作用力,F(xiàn)2為B對A的壓力)(  )
A.F1、F2都增大B.F1、F2都減小C.F1增大,F(xiàn)2減小D.F1減小,F(xià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8.有一個帶電荷量q=-3×10-6 C的點電荷,從某電場中的A點移到B點,電荷克服電場力做6×10-4 J的功,從B 點移到C點,電場力對電荷做9×10-4 J的功,問:
(1)AB、BC、CA間電勢差各為多少?
(2)如以B點電勢為零,則A點電勢為多少?電荷在A點的電勢能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如圖所示是某質(zhì)點的vt圖象,則(  )
A.前2 s物體做勻加速運動,后3 s物體做勻減速運動
B.2~5 s內(nèi)物體靜止
C.前2 s和后3 s內(nèi)速度的變化量均為5 m/s
D.前2 s的加速度是2.5 m/s2,后3 s的加速度是-$\frac{5}{3}$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2.如圖所示是某質(zhì)點運動的v-t圖象,請回答:
(1)質(zhì)點在圖中各段的速度如何變化?(或說明各時段運動性質(zhì).)
(2)在0~4s內(nèi)、4s~8s、8s~10s內(nèi)、10s~12s內(nèi)質(zhì)點的加速度各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8.(1)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關系的實驗中,以下操作正確的是BC.
A.平衡摩擦力時,應將重物用細線通過定滑輪系在小車上
B.平衡摩擦力時,應將紙帶連接在小車上并穿過打點計時器
C.每次改變小車的質(zhì)量時,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實驗時,應先放開小車,后接通電源
(2)下表中是該實驗所記錄的部分的數(shù)據(jù).
組別質(zhì)量m/kg受力F/N加速度a/(m•s-2
10.50.25
20.50
31.00
41.0
51.5
若利用1、2、3三組數(shù)據(jù)探究加速度與受力的關系,則2、3組數(shù)據(jù)中物體的質(zhì)量分別為0.5kg,0.5kg;若利用3、4、5三組數(shù)據(jù)探究加速度與物體質(zhì)量的關系,則4、5組數(shù)據(jù)中物體所受的力分別為1.00N,1.0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