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從A到B運用動能定理,即可求出物體到達B點時的速度;
(2)對整個過程運用動能定理,即可求出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解答 解:(1)對物體從A到B運用動能定理有:
mgR=12mv2B
解得:vB=√2gR
把R=60cm=0.6m,g=10m/s2代入解得:
vB=√2×10×0.6m/s=2√3m/s
(2)設(shè)B到C的距離為x,對物體在整個過程中運用動能定理有:
mgR-μmgx=0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μ=Rx=0.63=0.2
答:(1)物體到達B點時的速度為2√3m/s;
(2)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
點評 本題考查動能定理的綜合運用,解題關(guān)鍵是要選擇好合適的過程運用動能定理,注意單位的換算,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有的物態(tài)變化中雖然吸收熱量但溫度卻不升高 | |
B. | 液體表面層中分子間的相互作用表現(xiàn)為引力 | |
C. | 液體的蒸發(fā)現(xiàn)象在溫度較低時停止發(fā)生 | |
D. | 汽化現(xiàn)象是液體分子間因相互排斥而發(fā)生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ν0<ν1 | B. | ν3=ν2+ν1 | C. | ν0=ν1+ν2+ν3 | D. | 1v1=1v2+1v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