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相同條件下,溫度越高,顆粒越小,布朗運動越明顯
B.荷葉上的露珠成球形是表面張力的結果
C.不斷改進技術,熱機吸收的熱量可以全部轉化為有用功
D.晶體具有各向異性,具備各向同性的都是非晶體
E.水的飽和汽壓隨溫度的升高而變大

分析 布朗運動是懸浮在液體中固體顆粒的運動,是由于液體分子規(guī)則的碰撞造成的,則布朗運動反映了液體中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布朗運動受溫度高低和固體顆粒大小的影響;表面張力形成的原因是:液體跟氣體接觸的表面存在一個薄層,叫做表面層,表面層里的分子比液體內(nèi)部稀疏,分子間的距離比液體內(nèi)部大一些,分子間的相互作用表現(xiàn)為引力,即是表面張力,表面張力的存在使液體表面想被拉伸的彈簧一,總有收縮的趨勢樣,從而形成表面張力;熱力學第二定律:不可能把熱從低溫物體傳到高溫物體而不產(chǎn)生其他影響,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取熱使之完全轉換為有用的功而不產(chǎn)生其他影響;多晶體是各向同性的,非晶體都是各向同性的;水的飽和汽壓隨溫度的升高而變大.

解答 解:A.布朗運動受溫度高低和固體顆粒大小的影響,故A正確;
B.表面層里的分子比液體內(nèi)部稀疏,分子間的距離比液體內(nèi)部大一些,分子間的相互作用表現(xiàn)為引力,即是表面張力,表面張力的存在使液體表面想被拉伸的彈簧一,總有收縮的趨勢樣,從而形成表面張力,故B正確;
C.由熱力學第二定律: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取熱使之完全轉換為有用的功而不產(chǎn)生其他影響,故C錯誤;
D.多晶體是各向同性的,非晶體都是各向同性的,故D錯誤;
E.水的飽和汽壓隨溫度的升高而變大,故E正確.
故選:ABE.

點評 要知道布朗運動既不是顆粒分子的運動,也不是液體分子的運動,而是液體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反映;知道晶體和非晶體的區(qū)別,會從形狀、熔點、各個方向上的物理性質區(qū)分它們,但是要注意多晶體這一特例.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貴州省遵義市高二文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摩擦起電和感應起電原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摩擦起電的原因是電荷的轉移,感應起電原因是產(chǎn)生電荷

B.摩擦起電的原因是產(chǎn)生電荷,感應起電原因是電荷的轉移

C.摩擦起電和感應起電原因都是電荷的轉移

D.摩擦起電和感應起電原因都是產(chǎn)生電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貴州省遵義市高二理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EF與GH間為一無場區(qū)。無場區(qū)左側A、B為相距為d、板長為L的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屬板,兩板上加某一電壓從而在板間形成一勻強電場,其中A為正極板。無場區(qū)右側為一點電荷形成的電場,點電荷的位置O為圓弧形細圓管CD的圓心,圓弧半徑為R,圓心角為120°,O、C在兩板間的中心線上,D位于GH上。一個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帶正電粒子以初速度沿兩板間的中心線射入勻強電場,粒子出勻強電場經(jīng)無場區(qū)后恰能進入細圓管,并做與管壁無相互擠壓的勻速圓周運動。(已知靜電力常量為k,不計粒子的重力、管的粗細)。求:

(1)O處點電荷的電荷量;

(2)兩金屬板間所加的電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宇航員站在一星球表面上的某高處,沿水平方向拋出一個小球,經(jīng)過時間t,小球落到星球表面,測得拋出點與落地點之間的距離為L,若拋出時的初速度增大到2倍,則拋出點與落地點之間的距離為$\sqrt{3}$L.已知兩落地點在同一水平面上,該星球的半徑為R,萬有引力常數(shù)為G,求:
(1)小球拋出點離該星球表面的高度(用L表示).
(2)該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3)該星球的質量M.(用題中已知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如圖所示,裝有水銀的細U形管與巨大的密封氣罐A相連,導熱性能均良好,左端封閉有一段空氣柱,氣溫為-23℃時,空氣柱長為62cm,右端水銀面比左端低40cm.當氣溫升到27℃時,U形管兩邊高度差增加了4cm,則氣罐內(nèi)氣體在-23℃時的壓強為是多少cmH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如圖,A、B、C三個物塊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A的質量是B的2倍,B和C的質量相同,A、B之間有一輕質彈簧,彈簧的兩端與物塊接觸而不固連.將彈簧壓緊到不能再壓縮時用細線把A和B緊連,使彈簧不能伸展,以至于A、B可視為一個整體.現(xiàn)使A、B以某一速度向右運動,B與C(處于靜止狀態(tài))相碰并粘合在一起,以后細線突然斷開,彈簧伸展,從而使A與B、C分離.已知A離開彈簧后的速率與碰撞前相等.求系統(tǒng)損失的機械能與彈簧釋放的彈性勢能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放射性同位素${\;}_{6}^{14}$C被考古學家稱為“碳鐘”,它可以用來判定古生物體的年代.宇宙射線中高能量中子碰撞空氣中的氮原子后,就會形成不穩(wěn)定的${\;}_{6}^{14}$C,它容易發(fā)生β衰變,變成一個新核,其半衰期為5730年.該衰變的核反應方程式為${\;}_{6}^{14}C$→${\;}_{7}^{14}N{+}_{-1}^{0}e$.${\;}_{6}^{14}$C的生成和衰變通常是平衡的,即生物機體中${\;}_{6}^{14}$C的含量是不變的.當生物體死亡后,機體內(nèi)${\;}_{6}^{14}$C的含量將會不斷減少.若測得一具古生物遺骸中${\;}_{6}^{14}$C含量只有活體中的25%,則這具遺骸距今約有11460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貴州省遵義市高二理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一邊長為的立方體金屬板上均勻分布著電荷量為Q的電荷,在垂直于板且過立方體中心O的軸線上有a、 b、c三個點,a和b、b和o、 o和c間的距離均為,在a點處固定有一電荷量為q (q<0)的點電荷。已知b點處的場強為零,則c點處場強的大小為(k為靜電力常量)(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霧霾天氣對大氣中各種懸浮顆粒物含量超標的籠統(tǒng)表述,是特定氣候條件與人類活動相互作用的結果.霧霾中,各種懸浮顆粒物形狀不規(guī)則,但可視為密度相同、直徑不同的球體,并用PM10、PM2.5分別表示直徑小于或等于10μm、2.5μm的顆粒物(PM是顆粒物的英文縮寫).
某科研機構對北京地區(qū)的檢測結果表明,在靜穩(wěn)的霧霾天氣中,近地面高度百米的范圍內(nèi),PM10的濃度隨高度的增加略有減小,大于PM10的大懸浮顆粒物的濃度隨高度的增加明顯減小,且兩種濃度分布基本不隨時間變化.
據(jù)此材料,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PM10表示直徑小于或等于1.0×10-6m的懸浮顆粒物
B.PM10受到的空氣分子作用力的合力始終大于其受到的重力
C.PM10和大懸浮顆粒物都在做布朗運動
D.PM2.5濃度隨高度的增加逐漸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