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場源電荷Q=2×10-4 C,是正點電荷.檢驗電荷q=-2×10-5 C,是負點電荷,它們相距r=2m,且都在真空中,靜電力常量k=9.0×109N•m2/C2,如圖所示.求:
(1)q受的靜電力.
(2)若沒有檢驗電荷q,求B點的場強EB

分析 (1)根據(jù)庫侖定律求出q所受的靜電力.
(2)由電場強度的定義式求出B點的場強EB;

解答 解:(1)根據(jù)庫侖定律得,q所受的靜電力為:
  F=k$\frac{Qq}{{r}^{2}}$=9×109×$\frac{2×1{0}^{-4}×2×1{0}^{-5}}{{2}^{2}}$N=9N
(2)根據(jù)電場強度的定義式知,B點的場強為:
EB=$\frac{F}{q}$=$\frac{9}{2×1{0}^{-5}}$N/C=4.5×105 N/C
若沒有檢驗電荷q,B點的電場強度不變.
答:(1)q受的靜電力是9N.
(2)若沒有檢驗電荷q,B點的場強EB是4.5×105N/C.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掌握庫侖定律和電場強度的定義式,知道場強的大小由電場本身性質決定,與放入電場中的檢驗電荷無關.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某學習小組在研究電磁感應實驗中做了很多的探究.模型簡化如下:如圖,勻強磁場豎直向上穿過水平放置的金屬框架,框架寬為L,右端接有電阻R,磁感應強度為B,一根質量為m、電阻為r的金屬棒以v0的初速度沿框架向左運動,棒與框架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測得棒運動的距離為S,則金屬棒在速度為v0時兩端的電壓U=$\frac{R}{R+r}BL{v_0}$;整個過程中,流過電阻R的電量q=$\frac{BLS}{R+r}$,電阻R上的焦耳熱Q$\frac{R}{R+r}({\frac{1}{2}mv_0^2-μmg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牛頓通過理想斜面實驗總結出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B.開普勒用20年的時間研究第谷的行星觀測記錄,總結出了開普行星運動定律
C.第2s末到第4s初的時間間隔是1s
D.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形狀或體積發(fā)生的改變,叫做彈性形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6.質量m=4.0×105kg的列車從高速鐵路的某車站由靜止出發(fā),經(jīng)過t=300s達到最高速度v=90m/s.設此加速過程為勻加速直線運動,求此過程中
(1)列車的加速度大;
(2)列車受到的合力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3.圖為“測量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實驗步驟如下:
①測得遮光片的寬度為b;兩光電門之間的距離為d;
②調整輕滑輪,使細線水平;
③讓物塊從光電門A的左側由靜止釋放,用數(shù)字毫秒計分別測出遮光片經(jīng)過光電門A和光電門B所用的時間△t1和△t2,求出加速度a;
④多次重復步驟③,求a的平均值$\overline{a}$;

回答下列為題:
(1)物塊的加速度a可用d、b、△t1,和△t2,表示為a=$\frac{^{2}}{2d}(\frac{1}{△{t}_{2}^{2}}-\frac{1}{△{t}_{1}^{2}})$
(2)(多選題)為減小實驗誤差,可采取的方法是BC
A.增大遮光片寬度bB.減小遮光片寬度b
C.增大兩光電門間距dD.減小兩光電門間距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3.如圖,一上端開口、下端封閉的細長玻璃管豎直放置.玻璃管的下部封有長ll=25.0cm的空氣柱,中間有一段長為l2=25.0cm的水銀柱,上部空氣柱的長度l3=40.0cm.已知大氣壓強為P0=75.0cmHg.現(xiàn)將一活塞(圖中未畫出)從玻璃管開口處緩緩往下推,使管下部空氣柱長度變?yōu)閘'1=20.0cm.假設活塞下推過程中沒有漏氣,求活塞下推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有一理想變壓器,副線圈所接電路如圖所示,燈L1、L2為規(guī)格相同的兩只小燈泡.當S斷開時,燈L1正常發(fā)光.S閉合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阻R消耗的電功率增大B.燈L1、L2都能正常發(fā)光
C.原線圈的輸入功率減小D.原、副線圈的電流比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7.甲、乙兩同學均設計了測動摩擦因數(shù)的實驗.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

(1)甲同學所設計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其中A為一質量為M的長直木板,B為木板上放置的質量為m的物塊,C為物塊右端連接的一輕質彈簧測力計.實驗時用力將A從B的下方抽出,通過C的讀數(shù)F1即可測出動摩擦因數(shù).則該設計能測出A與B(填“A與B”或“A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其表達式為μ=$\frac{{F}_{1}}{mg}$.
(2)乙同學的設計如圖乙所示.他在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木板上固定有A、B兩個光電門,與光電門相連的計時器可以顯示帶有遮光片的物塊在其間的運動時間,與跨過定滑輪的輕質細繩相連的輕質測力計能顯示掛鉤處所受的拉力.實驗時,多次改變砂桶中砂的質量,每次都讓物塊從靠近光電門A處由靜止開始運動,讀出多組測力計示數(shù)F及對應的物塊在兩光電門之間的運動時間t.在坐標系中作出F-$\frac{1}{{t}^{2}}$的圖線如圖(丙)所示,圖線的斜率為k,與縱軸的截距為b.因乙同學不能測出小車質量,故該同學還應該測出的物理量為光電門A、B之間的距離x.根據(jù)該測量物理量及圖線信息可知物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表達式為μ′=$\frac{2xb}{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壓表和電流表的讀數(shù)分別為10V和0.1A,電流表的內阻為0.2Ω,則Rx的測量值100Ω;真實值99.8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