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6.一物體做直線運動的v-t圖象如圖所示,根據(jù)圖象可知,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在0-8s內(nèi)的平均速度方向與1s末的速度方向相反
B.物體在0-2s內(nèi)的速度變化比2-4s內(nèi)的速度變化快
C.物體在2-4s內(nèi)位移為零
D.物體在2s末速度方向發(fā)生改變

分析 由速度時間圖象可直接讀出物體的運動過程中速度的變化,由圖象的斜率可得出加速度,根據(jù)面積表示位移,來分析物體的運動性質(zhì).

解答 解:A、物體在0-8s內(nèi)的位移為 x=12×3×2-12×5×2=-2m<0,則物體在0-8s內(nèi)的平均速度¯v<0,可知,平均速度方向與1s末的速度方向相反.故A正確.
B、根據(jù)圖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物體在0-2s內(nèi)的加速度大小比2-4s內(nèi)的加速度小,則物體在0-2s內(nèi)的速度變化比2-4s內(nèi)的速度變化慢.故B錯誤.
C、根據(jù)面積表示位移,可知物體在2-4s內(nèi)位移為零,故C正確.
D、2s末前后物體的速度都為正,速度方向沒有改變,故D錯誤.
故選:AC

點評 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v-t圖象的認(rèn)識,記住圖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面積表示位移,要知道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特點是加速度不變.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6.下列對于公式E=Unzrrv5l的理解,正確的是(  )
A.它僅適用于勻強電場
B.只要測出兩點間的電勢差和兩點間的間距就可以算出電場強度
C.在勻強電場中,場強的數(shù)值等于單位距離上降低的電勢
D.場強的另一個單位V/m,適用于任何電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汽車以10m/s的速度勻速行駛,因趕時間司機加速前進(jìn),經(jīng)10s后速度變?yōu)?0m/s,求:
(1)此過程中速度變化量是多少?
(2)這段時間內(nèi)加速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關(guān)于摩擦力與彈力的關(guān)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有彈力一定有摩擦力B.彈力方向一定與摩擦力方向相同
C.有摩擦力一定有彈力D.摩擦力方向一定與彈力方向不垂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中科大著名服務(wù)機器人“可佳”要執(zhí)行一項任務(wù),給它設(shè)定了如下動作程序:機器人在平面內(nèi),由點(0,0)出發(fā),沿直線運動到點(3,1),然后又由點(3,1)沿直線運動到點(1,4),然后又由點(1,4)沿直線運動到點(5,5),然后又由點(5,5)沿直線運動到點(2,2)(單位:m).整個過程中機器人所用時間是22 s.則(  )
A.機器人不會兩次通過同一點
B.整個過程中機器人的位移大小為22 m
C.整個過程中機器人的平均速率為1 m/s
D.整個過程中機器人的平均速度為2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關(guān)于電場強度和電勢差的關(guān)系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場強度越大的地方,電勢越高,任意兩點間的電勢差越大
B.沿著電場線方向,單位距離上降落的電勢越大,則電場強度越大
C.電勢降低的方向必定是電場強度的方向
D.沿著電場線方向,任何相同距離上的電勢降低必定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如圖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三個木塊a、b、c,質(zhì)量均為m,a、c之間用輕質(zhì)細(xì)繩連接.現(xiàn)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b上,三者開始一起做勻加速運動,運動過程中把一塊橡皮泥粘在某一木塊上面,達(dá)到穩(wěn)定后系統(tǒng)仍加速運動,且始終沒有相對滑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粘在a木塊上面,繩的張力減小,a、b間摩擦力變大
B.若粘在b木塊上面,繩的張力和a、b間摩擦力一定都減小
C.若粘在c木塊上面,繩的張力增大,a、b間摩擦力不變
D.無論粘在哪塊木塊上面,系統(tǒng)的加速度一定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某同學(xué)用螺旋測微器,測量一薄的金屬圓片厚度.讀出圖中的示數(shù).螺旋測微器示數(shù)為1.683±0.001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木塊和木板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木塊的速度為5m/s,木板的速度為8m/s.在木塊未離開木板時,分析木板和木塊的受力情況.分別用點代替木板和木塊畫出它們的受力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