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圖甲是“研究合外力做功與動能變化的關系”實驗裝置示意圖,已稱量出砂桶質(zhì)量m、小車質(zhì)量M,實驗步驟如下:
A.把紙帶的一端固定在小車的后面,另一端穿過打點計時器;
B.改變木板的傾角,以重力的一個分力平衡小車及紙帶受到的摩擦力;
C.用細線將木板上的小車通過一個定滑輪與懸吊的砂桶相連;
D.接通電源,放開小車,讓小車拖著紙帶運動,打點計時器就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的點,測出x、x1、x2(如圖乙所示),查得打點周期為T.
(1)判斷重力的一個分力是否已與小車及紙帶受到的摩擦力平衡的直接證據(jù)是紙帶上的點跡間距是否均勻;
(2)探究結(jié)果的表達式是$\frac{1}{2}$M($\frac{{x}_{2}}{2T}$)2-$\frac{1}{2}$M($\frac{{x}_{1}}{2T}$)2 (用相應符號表示).
(3)該實驗存在的系統(tǒng)誤差來源于繩對小車的拉力約等于(但并不等于)砂桶的重力,請?zhí)岢鲆粋消除系統(tǒng)誤差的思路:以砂桶和小車組成的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或用力傳感器測出細線對小車的拉力大小.

分析 (1)平衡摩擦力是用重力的下滑分量來平衡小車受到的摩擦力,故最簡潔的方法是調(diào)節(jié)木板傾角,使小車恰能勻速下滑;
(2)本題“探究恒力做功與動能改變的關系”,則要知道恒力的大小,和小車的動能,所以要測量小車的質(zhì)量M、砂及砂桶的質(zhì)量m;要探究的結(jié)論是合外力做的功等于小車動能的變化量;
(3)小車受到的拉力近似等于砂桶的總重力,為減小實驗誤差可以以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或應用力傳感器測出小車受到的拉力.

解答 解:(1)如果已經(jīng)平衡好摩擦力,則此時小車做勻速運動,紙帶上點跡間距應該相等,如果沒有完全平衡摩擦力,紙帶上打出的點間距不均勻,因此根據(jù)只紙帶上打出的點間距是否均勻可以判斷是否已平衡摩擦力.
(2)由題意可知,合外力對小車做的功為:W=mgx,
小車從A運動到B動能的變化量為:△EK=$\frac{1}{2}$MvB2-$\frac{1}{2}$MvA2=$\frac{1}{2}$M($\frac{{x}_{2}}{2T}$)2-$\frac{1}{2}$M($\frac{{x}_{1}}{2T}$)2
所以探究結(jié)果的表達式是:mgx=$\frac{1}{2}$M($\frac{{x}_{2}}{2T}$)2-$\frac{1}{2}$M($\frac{{x}_{1}}{2T}$)2;
(3)為零消除系統(tǒng)誤差:繩對小車的拉力約等于砂桶的重力,
可以:以砂桶和小車組成的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也可以用力傳感器測出細線對小車的拉力大。
故答案為:(1)紙帶上的點跡間距是否均勻;(2)$\frac{1}{2}$M($\frac{{x}_{2}}{2T}$)2-$\frac{1}{2}$M($\frac{{x}_{1}}{2T}$)2;(3)以砂桶和小車組成的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或用力傳感器測出細線對小車的拉力大。

點評 本題考查了平衡摩擦力方法的判斷、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消除系統(tǒng)誤差的方法,掌握實驗注意事項與實驗原理可以解題,“探究恒力做功與動能改變的關系”與“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系”有很多類似之處,在平時學習中要善于總結(jié)、比較,提高對實驗的理解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如圖所示,A、B、C是某電場中的3個等勢面,其中電勢差UAB=UBC,一帶電粒子(不計重力)從A等勢面進入并穿過電場,其軌跡與等勢面的交點依次為a、b、c,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若帶電粒子帶負電,則受到的電場力一定垂直等勢面向下
B.若帶電粒子帶負電,則勻強電場的場強方向一定垂直等勢面向上
C.粒子在穿過電場過程中,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一定減少
D.A、B、C三個等勢面的電勢的關系是φ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圖中一組平行實線可能是電場線也可能是等勢面,一個電子只在電場力作用下從a點運動到b點的軌跡如圖中虛線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如果實線是電場線,則a點的電勢比b點的電勢低
B.如果實線是等勢面,則a點的電勢比b點的電勢低
C.如果實線是電場線,則電子在a點的電勢能比在b點的電勢能大
D.如果實線是等勢面,則電子在a點的電勢能比在b點的電勢能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一輛轎車前一半位移內(nèi)在一般公路上行駛速度為15m/s,在后一半位移內(nèi)上了高速公路速度為30m/s.設一般公路和高速公路在一直線上,則在這整個位移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20m/s.若前一半時間內(nèi)在一般公路上行駛速度為15m/s,在后一半時間內(nèi)上了高速公路速度為30m/s,則在這整個位移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22.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8.某興趣小組利用圖1所示實驗裝置,驗證“合外力做功和動能變化的關系”.小車及車中砝碼的質(zhì)量為M,沙桶和沙的質(zhì)量為m,小車的速度可由小車后面拉動的紙帶經(jīng)打點計時器打出的點計算得到.

(1)在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有AD.
A.將木板的右端墊起,以平衡小車的摩擦力
B.每次改變小車的質(zhì)量時,都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在小車運動過程中,對于M、m組成的系統(tǒng),m的重力做正功
D.用直尺測量細線的長度作為沙桶下落的高度
(2)圖2是某次實驗時得到的一條紙帶,打點計時器使用頻率為廠的交流電.在紙帶上相鄰兩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根據(jù)此紙帶可得出小車通過計數(shù)點E時的速度VE=$\frac{f{(s}_{6}-{s}_{4})}{10}$.
(3)若用B、E兩點來研究合外力做功和動能變化的關系,需要驗證的關系式為$mg({s}_{5}-{s}_{2})=\frac{1}{200}(M+m){f}^{2}[{({s}_{6}-{s}_{4})}^{2}-({s}_{3}-{{s}_{1}}^{2})]$(用所測物理量的符號表示).
(4)該小組同學希望通過此實驗裝置研究摩擦力對小車所做的功,應如何操作?將木板調(diào)整水平,重復以上步驟,利用$W=mg\overline{BE}-\frac{1}{2}(M+m)({{v}_{E}}^{2}-{{v}_{B}}^{2})$求出(寫出一種方法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甲、乙兩物體在t=0時刻經(jīng)過同一位置沿x軸運動,其v-t圖象如圖所示,則( 。
A.甲、乙在t=0到t=1 s之間沿加速度方向相同
B.乙在t=0到t=7 s之間的位移為零
C.甲在t=0到t=4 s之間做單方向直線運動
D.甲、乙在t=6 s時的加速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5.某實驗小組采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探究:“合外力做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實驗時,先接通電源再松開小車,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點,小車所受到的拉力F為0.20N.
(1)實驗前,木板左端被墊起一些,使小車在不受拉力作用時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平衡摩擦力.
(2)某同學選取一條比較理想的紙帶做分析,將小車剛開始運動時對應在紙帶上的點記為起始點O(圖2),在點跡清晰段依次選取七個計數(shù)點A、B、C、D、E、F、G,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為0.1s,測量出從起始點O至各計數(shù)點的距離x,計算出計數(shù)點對應小車的瞬間速度v、計數(shù)點與O點的速度平方差△v2、起始點O到計數(shù)點的過程中細繩對小車做的功W,其中,計數(shù)點D的三項數(shù)據(jù)中有一項沒有計算,請把計算結(jié)果填入表格中.


計數(shù)點OABCDEFG
x/cm15.5021.6028.6136.7045.7555.7566.77
v/(m•s-10.6560.7550.9531.051
△v2/(m2•s-20.4300.5700.9081.105
W/J0.04320.05720.09150.112
(3)根據(jù)表中數(shù)值以W為縱坐標、以△v2為橫坐標,在坐標紙上作出W-△V2圖象.
(4)根據(jù)圖3分析得到的結(jié)論:功W與速度的平方差△V2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2.如圖所示,A、B兩小球之間用長6m的細線相連,將兩球相隔0.8s先后從同一高度處以4.5m/s的初速度水平拋出,g取10m/s2,求B拋出后經(jīng)多長時間A、B兩球連線可拉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3.某實驗小組設計如圖甲所示實驗裝置“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已知小車的質(zhì)量M,砝碼盤的質(zhì)量m0,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頻率f=50Hz.

(1)探究方案的實驗步驟
A.按圖安裝好實驗裝置;
B.調(diào)節(jié)長木板的傾角,輕推小車后,使小車能沿長木板向下做勻速運動;
C.取下細繩和砝碼盤,記錄砝碼盤中砝碼的質(zhì)量m;
D.將小車緊靠打點計時器,接通電源后放開小車,得到一條打點清晰的紙帶,由紙帶求得小車的加速度a;
E.重新掛上細繩和砝碼盤,改變砝碼盤中砝碼的質(zhì)量m,重復多次步驟B~D,得到多組m、a.
(2)記錄數(shù)據(jù)及數(shù)據(jù)分析
①實驗中打出的其中一條紙帶如圖乙所示,由該紙帶可求得小車的加速度a=0.9m/s2.(保留1位有效數(shù)字)
②實驗小組認為小車受到的合外力F=mg,根據(jù)記錄數(shù)據(jù)和紙帶,將計算得到合外力和加速度填入設計的表中(表略).
③建立a-F坐標系,利用②中得到的表中數(shù)據(jù)描點得到如圖丙所示的圖線.根據(jù)圖線,結(jié)論“小車加速度a與外力F成正比”是不成立(選填“成立”或“不成立”)的;已知圖線延長線與橫軸的交點A的坐標是(-0.08,0),由此可知,砝碼盤的重力(填實驗中有關物理量的名稱)等于0.08N.(已知數(shù)據(jù)測量是準確的)
(3)方案評估
如果認為小車受到的合外力等于砝碼盤和砝碼的總重力,即F=(m0+m)g,實驗中是否要求砝碼和砝碼盤的總質(zhì)量遠小于小車的質(zhì)量?否(選填“是”或“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