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所示,AO是具有一定質量的均勻細桿,可繞O軸在豎直平面內自由轉動.細桿上的P點與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圓柱體接觸,圓柱體靠在豎直的檔板上而保持平衡.已知桿的傾角θ=60°,球的重力大小為G,豎直檔板對球的壓力大小為,各處的摩擦都不計,試回答下列問題:

(1)作出圓柱體的受力分析圖

(2)通過計算求出圓柱體對均勻細桿AO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水平地面對圓柱體作用力的大小.

【答案】(1)作出圓柱體的受力分析圖如圖.

(2)圓柱體對均勻細桿AO的作用力的大小是4G,水平地面對圓柱體作用力的大小是3G.

【解析】

試題分析:(1)圓柱體受到重力、擋板的彈力、桿的壓力和地面的支持力,作出受力分析圖.

(2)根據(jù)平衡條件求解細桿對圓柱體的壓力和地面對圓柱體的作用力,再由牛頓第三定律求解圓柱體對均勻細桿AO的作用力的大。

解:(1)圓柱體受到重力、擋板的彈力、桿的壓力和地面的支持力,作出受力分析圖,如圖.

(2)豎直檔板對球的壓力大小N2=,根據(jù)平衡條件得

N3sinθ=N2,解得,N3=4G

由牛頓第三定律求解圓柱體對均勻細桿AO的作用力的大小為N3′=N3=4G.

由豎直方向平衡得,N1=G+N3cosθ=3G

答:(1)作出圓柱體的受力分析圖如圖.

(2)圓柱體對均勻細桿AO的作用力的大小是4G,水平地面對圓柱體作用力的大小是3G.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勻速圓周運動是一種勻速運動

B.勻速圓周運動是一種勻變速運動

C.物體做圓周運動,合外力一定沿半徑指向圓心

D.勻速圓周運動是一種變加速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為DIS(位移傳感器、數(shù)據(jù)采集器、計算機)研究加速度和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

(1)在該實驗中必須采用控制變量法,應保持__________________不變,平衡摩擦力后,用鉤碼所受的重力作為__________________,用DIS測小車的加速度.

(2)改變所掛鉤碼的數(shù)量,多次重復測量.

在某次實驗中根據(jù)測得的多組數(shù)據(jù)可畫出a-F關系圖線如圖所示.

分析此圖線的OA段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_________;

②(單選題)此圖線的AB段明顯偏離直線,造成此誤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

A.小車與軌道之間存在摩擦

B.紙帶與打點計時器之間存在摩擦

C.所掛鉤碼的總質量太大

D.所用小車的質量太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國際制單位中不屬于基本單位的是(

A.牛頓B.摩爾C.安培D.開爾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質點靜止放在半徑為R的半球體上,質點與半球體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質點與球心的連線與水平地面的夾角為θ,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地面對半球體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B. 質點對半球體的壓力大小為mgcosθ

C. 質點所受摩擦力大小為μmgsinθ

D. 質點所受摩擦力大小為mgcos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在勻強電場中,將帶電荷量q=-6×10-6 C的電荷從電場中的A點移到B點,克服電場力做了2.4×10-5 J的功,再從B點移到C點,電場力做了1.2×10-5 J的功.求:

(1)A、B兩點間的電勢差UAB和B、C兩點間的電勢差UBC;

(2)如果規(guī)定B點的電勢為零,則A點和C點的電勢分別為多少?

(3)作出過B點的一條電場線(只保留作圖的痕跡,不寫做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物體帶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有的物體內部有電荷,有的物體內部沒有電荷,所以有帶電的物體,也有不帶電的物體

B. 物體不帶電是因為所帶的正電荷數(shù)目和負電荷數(shù)目相等

C. 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荷,點電荷和元電荷

D. 我們可以通過某一種方式創(chuàng)造電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自由擺動的秋千,擺動的幅度愈來愈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機械能守恒

B.總能量守恒,機械能減少

C.能量正在消失

D.動能減少,重力勢能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重力勢能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的重力勢能是屬于物體和地球所共有的,單獨一個物體談不上存在重力勢能

B.重力對物體做正功,物體的重力勢能就會增加

C.質量為m的物體距離地面高度為h,其具有的重力勢能一定為mgh

D.物體重力勢能的改變只與物體始末位置的高度差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