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在平直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向東行駛的汽車,制動后做勻減速運動,從汽車開始制動計時,3.0秒內(nèi)前進了42m,求:
(1)汽車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從汽車開始制動計時,6.0s內(nèi)汽車前進的距離.

分析 (1)根據(jù)位移時間關(guān)系式求汽車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先求出汽車速度減為0的時間,判斷汽車是否停止,再根據(jù)位移時間關(guān)系式求汽車前進的距離;

解答 解:(1)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公式有:$x={v_0}t+\frac{1}{2}a{t^2}$
得:$a=\frac{{2(x-{v_0}t)}}{t^2}=-4m/{s^2}$負號表示加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反  
汽車的加速度大小為4m/s2,方向向西
(2)從汽車開始制動計時,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公式有:vt=v0+at,
汽車減速為零的時間t,有:$t=\frac{{0-{v_0}}}{a}=5s$<6s       
故汽車制動后汽車前進的距離為:$x=\frac{v_0}{2}t=\frac{20}{2}×5m=50m$
答:(1)汽車的加速度大小為4m/s2,方向向西
(2)從汽車開始制動計時,6.0s內(nèi)汽車前進的距離為50m

點評 本題考查了運動學(xué)中的剎車問題,是道易錯題,注意汽車速度減為零后不再運動.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0.從h=1.8m高處以水平速度v0=8m/s拋出一個物體,不計空氣阻力,取g=10m/s2.求:
(1)物體從拋出到落地的時間
(2)物體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
(3)物體落地時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我們在學(xué)習(xí)物理知識的同時,還要領(lǐng)悟并掌握物理問題的思想與方法,如理想模型法、控制變量法、極限思想法、等效替代法,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建立質(zhì)點的概念時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B.由平均速度引入瞬時速度的概念采用了極限思想法
C.建立合力與分力的概念時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D.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時,采用了控制變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在物理學(xué)的發(fā)展歷程中,下面的哪位科學(xué)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時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 。
A.愛因斯坦B.牛頓C.伽利略D.亞里士多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所示,在θ=300的斜面上,有一質(zhì)量m=1kg的物塊,已知物塊與斜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動摩擦因數(shù)$μ=\frac{{\sqrt{3}}}{3}$.若對物塊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物塊仍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則F的大小不可能是 (g=10m/s2)( 。
A.6NB.8NC.10ND.12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5.如圖所示,光滑水平直導(dǎo)軌上有三個質(zhì)量均為m的物塊A、B、C,物塊B、C靜止,物塊B的左側(cè)固定一輕彈簧(彈簧左側(cè)的擋板質(zhì)量不計);讓物塊A以速度v0朝B運動,壓縮彈簧;當(dāng)A、B速度相等時,B與C恰好相碰并粘接在一起,然后繼續(xù)運動.假設(shè)B和C碰撞過程時間極短.那么從A開始壓縮彈簧直至與彈簧分離的過程中,求.
(1)A、B第一次速度相同時的速度大小;
(2)A、B第二次速度相同時的速度大。
(3)彈簧被壓縮到最短時的彈性勢能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2.如圖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小滑塊(可視為質(zhì)點)通過不可伸長的細繩穿過水平平臺上的小孔O連接,第一次讓B緊貼著平臺,給A一個速度,使其繞著O點做勻速圓周運動,B剛好可以保持靜止且與平臺之間無擠壓;第二次將B的位置下移至距離平臺高度為繩長的三分之一處,再次讓A繞著O點做勻速圓周運動,B仍然可以保持靜止.不計一切摩擦,平臺厚度可以忽略,求這兩次A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線速度和周期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圖為某電動汽車在加速性能試驗過程中的v-t圖象.為了簡化計算,可作如下近似:汽車運動時受到的阻力恒定,在0~30s內(nèi)做勻加速直線運動,30s后汽車發(fā)動機的功率保持不變.近似后可得( 。
A.15 s末、30 s末汽車的牽引力大小之比為2:1
B.15 s末、30 s末汽車的發(fā)動機功率之比為1:2
C.30 s末、54 s末汽車的加速度大小之比為4:3
D.0~30 s內(nèi)、30~54 s內(nèi)汽車發(fā)動機做功之比為5: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20.某實驗小組只用一個彈簧秤進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實驗
(1)請將以下實驗步驟補充完整:
①如圖,把兩根細線中的一條細線與彈簧秤連接,然后同時拉這兩條細線,使橡皮條的一端伸長到O點,記下秤的示數(shù)F1和兩細線的方向;
②放回橡皮條后,將彈簧秤連接到另一根細線上,再同時拉這兩條細線,使橡皮條的一端伸長到O點,并使兩條細線位于記錄下來的方向上,記下秤的示數(shù)F2;
③再次放回橡皮條后,用彈簧秤連接一根細線,拉動細線,使橡皮條的結(jié)點到達位置O點,記下此時彈簧秤的讀數(shù)F和細線的方向.
④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出F1和F2的合力與步驟③比較,得出結(jié)論.
(2)圖示步驟中,若保持彈簧秤所在一側(cè)細線方向不變,O點位置不變,將右側(cè)細線緩慢移至虛線位置,彈簧秤讀數(shù)的變化情況是:逐漸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