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空間有平行于紙面的勻強電場,一電荷量為﹣q的質(zhì)點(重力不計),在恒定拉力F的作用下沿虛線由M勻速運動到N,如圖所示,已知力F和MN間夾角為θ,MN間距離為d,則(  )

A.MN兩點的電勢差為
B.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大小為
C.帶電小球由M運動到N的過程中,電勢能減少了Fdcosθ
D.若要使帶電小球由N向M做勻速直線運動,則F必須反向

【答案】A
【解析】解:A、根據(jù)動能定理得,F(xiàn)dcosθ﹣qUMN=0,UMN= ,A符合題意.

B、電場線方向沿F方向,MN沿電場線方向距離為dcosθ,由公式E= 得,E= = ,B不符合題意.

C、小球M到N做﹣Fdcosθ的功,電勢能增大Fdcosθ.C不符合題意.

D、小球在勻強電場中受到的電場力恒定不變,根據(jù)平衡條件,由N到M,F(xiàn)方向不變.D不符合題意.

所以答案是:A

【考點精析】利用動能定理的綜合應用對題目進行判斷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應用動能定理只考慮初、末狀態(tài),沒有守恒條件的限制,也不受力的性質(zhì)和物理過程的變化的影響.所以,凡涉及力和位移,而不涉及力的作用時間的動力學問題,都可以用動能定理分析和解答,而且一般都比用牛頓運動定律和機械能守恒定律簡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物體A和B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相向運動,它們的初動能之比EKA:EKB=4:1,兩者相遇后發(fā)生正碰.它們在碰撞的過程中,動能同時減小到零,又同時增大,最后兩者反向運動,則兩物體的質(zhì)量之比mA:mB為( )
A.1:1
B.4:1
C.1:4
D.1: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質(zhì)點做直線運動的位移x與時間t的關系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國際單位),則該質(zhì)點( )

A. 1s內(nèi)的位移是5m

B. 2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6m/s

C. 任意相鄰的1s 內(nèi)位移差都是1m

D. 任意1s內(nèi)的速度增量都是2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時刻,甲.乙兩車分別從相距的兩地,同時沿同一直線向同一方向行駛,甲車在前,以的初速度,大小為的加速度做勻減速運動;乙車在后,從靜止開始以加速度做勻加速運動,求:

1)從時刻起,甲車道停止運動經(jīng)過的時間;

2)如果乙車要在甲車停止前追上甲車,其加速度應滿足的條件;

3)若乙車的加速度,求在乙車追上甲車之前,兩車的最遠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相距L=10m的A、B兩個小球均以v0=10m/s向右運動,隨后兩球相繼滑上傾角為30°的足夠長的光滑斜坡,地面與斜坡平滑連接,取g=10m/s2 . 求:A球滑上斜坡后經(jīng)過多長時間兩球相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輛汽車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兩車在某一時刻剛好經(jīng)過同一位置,此時甲的速度為5m/s,乙的速度為10m/s,以此時作為計時起點,它們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根據(jù)以上條件可知( )

A.在t=4s時,甲、乙兩車相距最遠
B.在t=10s時,甲、乙兩車相距最遠
C.甲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D.乙車在運動過程中速度的方向發(fā)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物體在斜面上保持靜止狀態(tài),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重力可分解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對斜面的壓力
B.物體對斜面的壓力與斜面對物體的支持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C.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與斜面對物體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
D.斜面對物體的作用力一定豎直向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物塊A和長木板B質(zhì)量均為m=1kg,AB之間、B與地面之間動摩擦因數(shù)分別為μ1=0.5μ2=0.2,開始時A靜止在B左端,B停在水平地面上.某時刻起給A施加一大小為9N的水平拉力F,t0=1s后撤去F,最終A恰好停在B右端.(g10m/s2

(1)通過計算說明前1s內(nèi)木板B是否運動.

(2)1s末物塊A的速度.

(3)A開始運動到恰好停在木板B的右端B所產(chǎn)生的位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反映汽車從靜止勻加速啟動(汽車所受阻力f恒定),達到額定功率后以額定功率運動最后做勻速運動的速度隨時間及加速度、牽引力和功率隨速度變化的圖象,其中不正確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