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圖為盧瑟福和他的同事們做α粒子散射實驗裝置的示意圖,熒光屏和顯微鏡一起分別放在圖中的A、B、C、D四個位置時,關于觀察到的現象,下述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相同時間內放在A位置時觀察到屏上的閃光次數最多
B.相同時間內放在B位置時觀察到屏上的閃光次數比放在A位置時少得多
C.放在C、D位置時屏上觀察不到閃光
D.放在D位置時屏上仍能觀察到一些閃光,但次數極少

A、放在A位置時,相同時間內觀察到屏上的閃光次數最多.說明大多數射線基本不偏折,可知金箔原子內部很空曠.故A正確;
B、放在B位置時,相同時間內觀察到屏上的閃光次數較少.說明較少射線發(fā)生偏折.故B正確;
C、放在CD位置時,屏上仍能觀察一些閃光,但次數極少.故C不正確;
D、放在D位置時,屏上可以觀察到閃光,只不過很少很少.說明很少很少射線發(fā)生大角度的偏折.故D正確.
故選:AB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產生線狀譜的是( 。
A.熾熱的鋼水B.發(fā)亮的白熾燈
C.熾熱的高壓氣體D.固體或液體汽化成稀薄氣體后發(fā)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1998年6月,我國科學家和工程師研制的阿爾法磁譜儀由發(fā)現號航天飛機搭載升空,探測字宙中是否有反物質.我們知道物質的原子是由帶正電的原子核及帶負電的電子組成,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而反物質的原子則是由帶負電的反原子核及帶正電的正電子組成,反原子核由反質子和反中子組成,與質子、中子、電子等這些物質粒子相對應的反質子、反中子、反電子等均稱為反粒子.由于反粒子具有與相應粒子完全相同的質量及相反的電磁性質,故可用下述方法探測:如圖所示,設圖中各粒子或反粒子沿垂直于勻強磁場B方向()進入橫截面為MNPQ的磁譜儀時速度相同,若氫()原子核在Ox軸上的偏轉位移為x0,且恰為其軌道半徑的一半.

(1)請畫出反氫核()和反氦核(He)的軌跡;
(2)求出它們在Ox軸上的偏轉位移x1和x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頻率為v的光子,具有的能量為hv、動量為
hv
c
.將這個光子打在處于靜止狀態(tài)的電子上,光子將偏離原運動方向,這種現象稱光子的散射.下列關于光子散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光子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且傳播速度變小
B.光子由于在與電子碰撞中獲得能量,因而頻率增大
C.由于受到電子碰撞,散射后的光子波長小于入射光子的波長
D.由于受到電子碰撞,散射后的光子頻率小于入射光子的頻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多選題

盧瑟福對α粒子散射實驗的解說是(  )
A.使α粒子產生偏轉的力主要是原子中的電子對α粒子的作用力
B.使α粒子產生偏轉的力主要是庫侖力
C.原子核很小,α粒子接近它的機會很小,所以絕大多數的α粒子仍眼原來的方向前進
D.能產生大角度偏轉的α粒子是穿過原子時離原子核近的α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在α粒子散射實驗中,絕大多數α粒子都沿直線運動,但有少數α粒子發(fā)生大角度偏轉,其原因是( 。
A.原子的全部正電荷和幾乎全部質量集中在一個很小的核上
B.正電荷在原子中是均勻分布的
C.原子中存在著帶負電的電子
D.原子只能處在一系列不連續(xù)的能量狀態(tài)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鈾238()經歷一次僅衰變變成Th原子核,同時放出一個γ光子(頻率為ν),α粒子的質量為m。
①寫出衰變方程;
②衰變后,α粒子的速度為v,而Th原子核的運動方向恰好與α粒子的速度方向相反,不考慮γ光子的動量,那么Th原子核的速度為多大?
③如果核反應放出的能量全部轉化為動能和γ光子的能量,那么該衰變發(fā)生的質量虧損△m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一個質子和一個中子聚變結合成一個氘核,同時輻射一個γ光子。已知質子、中子、氘核的質量分別為m1、m2、m3,普朗克常量為h,真空中的光速為c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核反應方程是H+n→H+γ
B.聚變反應中的質量虧損Δm=m1+m2-m3
C.輻射出的γ光子的能量E=(m3-m1-m2)c
D.γ光子的波長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2009年高考浙江理綜卷)氦原子核由兩個質子與兩個中子組成,這兩個質子之間存在著萬有引力、庫侖力和核力,則3種力從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  )
A.核力、萬有引力、庫侖力
B.萬有引力、庫侖力、核力
C.庫侖力、核力、萬有引力
D.核力、庫侖力、萬有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